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透射电镜对Cu-Zn合金中贝氏体片的亚结构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观察,发现贝氏体片中存在孪晶亚结构,表明贝氏体是通过切变机制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贝氏体组织及其精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用钢的室温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贝氏体铁素体内有不同形貌、尺度的残余奥氏体膜存在,它们把贝氏体铁素体分割或包围为不同层次结构单元,以残余奥氏体膜为分界面确定了贝氏体铁素体不同层次的精细结构单元及尺度。贝氏体铁素体条束由亚片条、亚单元和基本单元(或称之为超亚单元)组成。常见的亚片条、亚单元和基本单元尺度分别在25~80nm、25~80nm、5.0~30nm范围内不等。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新型高强韧微变形钢(GDL-1)空冷和油淬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细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GDL-1空冷的显微组织以窄束状贝氏体加粒状贝氏体为主加少量马氏体,贝氏体组织中存在的超细化亚片条和亚单元尺寸,与残留奥氏体膜组合,使临界裂纹张开位移显著增大,从而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运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低碳Mn-Nb-Ti钢中出现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结果表明,在1200℃加热空冷正火时获得条型粒状贝氏体组织,而在1200℃加热于550℃等温处理时得到块型粒状贝氏体组织。前者是在具有板条亚结构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M-A)小岛,后者是在块状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由退化珠光体和(M-A)所组成的混合岛状物。本文对粒状贝氏体的形成机制也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改进农机耙片的材质和工艺,研制开发了1种新型Mo—Nb贝氏体钢,它采用液态挤压铸造使耙片一次成形,以代替原65Mn钢和传统生产工艺。新型Mo—Mb贝氏体钢是通过合金化和控制冷却速度的方法,不需热处理而在铸态下直接得到贝氏体组织和所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Mo—Nb贝氏体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热处理后的65Mn钢。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碳含硅贝氏体钢不 组织结构对高应力冲击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10℃等浊得到的下贝氏体上有比350℃等温的上贝氏体更高的耐磨性,在同一硬度下,贝-马复相组织的耐磨性高于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7.
铸态Mo—Nb贝氏体钢耐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Mo-Nb贝氏体钢的化学成份对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保证贝氏体钢耐磨性的硬度和韧性指标的最佳配合,以达到取代65Mn钢制造耙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P92钢的临界点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组织进行观察及分析,得到P92钢的TTT图。结果表明:P92钢的TTT图中不只有高温时的珠光体转变区,还有Ms点附近的贝氏体转变区;珠光体组织为粒状、纤维状或四棱柱状,上贝氏体由片状贝氏体铁素体亚单元构成,下贝氏体组织为片状的贝氏体铁素体上分布着点状碳化物。  相似文献   

9.
硅-锰系TRIP钢仅含碳、硅、锰等合金元素,采用亚温等温淬火及完全淬火加亚温等温淬火热处理,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三相组织,残余奥氏体分别呈块状和针状。该钢在Ms~Md温度之间拉伸试验表明其力学性能提高显著。完全淬火加亚温等温淬火试样在50℃拉伸时,伸长率最高值达41.5%。  相似文献   

10.
贝氏体钢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国内外贝氏体钢研究开发的现状。当前贝氏体钢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Mo-B系列、Mn-B系列、新型准贝氏体钢系列、超细组织空冷贝氏体钢等;贝氏体钢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已得到推广与应用;随着贝氏体钢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贝氏体钢的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铸态Mo-Nb贝氏体钢耐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Mo-Nb贝氏体钢的化学成份对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保证贝氏体钢耐磨性的硬度和韧性指标的最佳配合、以达到取代65Mn钢制造耙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Q690C低碳粒状贝氏体钢热影响区M-A组元演变及其对各亚区韧性的影响,采用全自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gas welding, MAG)施焊并在接头各个区域开V型缺口进行冲击试验,分析各亚区韧性与各亚区组织、断口、M-A组元统计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焊缝为针状铁素体,断口上韧窝细小密集,呈韧性断裂,虽然M-A组元数量很多,且存在于晶界,但是由于尺寸小,大都为块状,所以对冲击韧度影响不大;熔合区与粗晶区均为上贝氏体,且M-A组元大多以长条状分布于上贝氏体板条束间;其中熔合区的冲击韧度最差,系粗大基体引发的解理断裂;其余各亚区韧性接近母材,无明显恶化,M-A组元多呈较小块状,存在于晶界。由上述结果可知,M-A的分布、尺寸与形态的演变受控于为领先相的基体组织;细小的贝氏体基体及针状铁素体基体可弥补M-A组元对韧性的危害;组织控制仍应以基体组织控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镜观察,仔细研究某钢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320℃等温组织是下贝氏体和马氏体及少量粒状贝氏体,回火后获得良好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化学不均匀性对粉末烧结钢下贝氏体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Ni-Cu-Mo-C系粉末烧结钢中碳和镍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下贝氏体组织形貌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孔洞及晶界处出现的贫碳区促进下贝氏体组织在其附近优先形成,镍能够抑制下贝氏体针的形核和长大,碳以镍包石墨形式加入比以石墨粉形式加入获得的下贝氏体针分布更为均匀,数量更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贝氏体球墨铸铁的成分和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由实验得出:贝氏体球铁经860℃等温淬火+290℃回火,能大大提高耐磨性,用其取代45钢作球磨机衬板,效益显著。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贝氏体球墨铸铁和45钢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可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新瑞  崔琳 《山西机械》1997,(4):30-31,34
通过电镜观察,仔细研究某钢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320℃等温组织是下贝氏体和马氏体及少量粒状贝氏体,回火后获得良好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机电信息》2006,(17):63-63
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原山东医疗器械厂)是专业生产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中速旋转式压片机、滴丸剂、水丸机等设备的名厂家,该公司是国内最先研制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的厂家,ZPYG45型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主要适用于片剂生产,可将颗料原料压制成各种规格的圆形片、异形片和环形片。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和20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Z-11准贝氏体钢在20~450℃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超过450℃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变形抗力减少;在900℃拉伸时,准贝氏体钢变形抗力与20钢变形抗力相当,说明准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高温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微合金化非调质钢强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新开发的微合金化非调质钢的强化与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钢的强化包括相变强化、位错和亚结构强化、弥散强化以及细晶强化,而韧性则是由粒状贝氏体的铁素体基体的韧性及晶粒尺寸两方面所决定,并且该钢热轧空冷态和回火态的强韧化机制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对Fe-44%C超高碳钢奥氏体化后分别进行直接淬火、中温(150,175,200,225,250℃)等温淬火不同时间及退火处理,主要研究了中温等温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以及中温等温时贝氏体束的形成模式。结果表明:试验钢在低于200℃的中温等温时形成了独立分散的棒状贝氏体,高于200℃时形成了贝氏体束,其由新生贝氏体棒在已生成的贝氏体棒侧部平行长成演变而来;贝氏体棒中的碳固溶度高于珠光体铁素体中的,且随着中温等温温度的降低,贝氏体棒中的碳固溶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