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他又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公民的身份,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矛盾的心理,并用两种声音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爱·摩·福斯特是一位极具人文主义思想的英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印度之行>充分体现了他反时侵略、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民主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观.透过<印度之行>分析了福斯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原因,探讨了<印度之行>中福斯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E.M.福斯特名作《印度之行》中主要人物的分析,探讨E.M.福斯特对人类关系的坚定信念,他在探讨人类关系中经历了怀疑,冷漠与恐惧,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他对真爱的追寻。  相似文献   

5.
"他者化"是现当代东方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普遍现象,林丰民等著的《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挖掘了其产生的内在社会文化根源。对"他者化"现象的反思,有助于东方文化的自我认识与表达。"他者化"现象是文化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一是增强文化自信,二是重建东方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入手,将编译从纯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加以审视。通过对“杭州网”编译语料的中英文对比分析,发现其“改写”显得过度;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来看,部分地方媒体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呈现“他者化”趋势。鉴此,文章提出地方媒体编译策略,即保持语际转换中两种语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动态平衡,树立“受众至上”的传播理念,强化编译地方特色,发挥网络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之行》中,E.M.福斯特围绕阿齐兹的犯罪审判,对英国统治下印度的法庭、法庭审判场景、审判气氛和参与法庭审判的观众、律师和法官等各式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本文介绍了殖民地时期印度的法律发展历程,探讨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对于印度的种族偏见以及在对阿齐兹审判过程中的反映.本文认为,通过对于阿齐兹审判的描写,小说揭示了英国强加于印度的法律制度以及该法律制度与印度本土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冲突,充分反映了殖民地法律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8.
以福柯的权力话语为立论视觉,考察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形象,分析了吸血鬼们作为“他者”必然灭亡的命运,进而探讨了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作为“他者”的身份被异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美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家用》中,讲述了由两床百纳被引起的关于坚强的黑人母亲、性格懦弱的小女儿麦琪和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对黑人生活的描绘得到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的好评。然而,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不难看出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实则是作为"他者"出现的,由此可以解读出艾丽斯·沃克的"他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印度裔美国女学者盖娅特里.查克拉巴蒂.斯皮瓦克(Gayat ri C.Spivak),被认为是当今仅次于赛义德的最有影响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后殖民批评家。她的文学批评以独特的文化文本批评视野,既揭露了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压迫,也批判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及其文本对第三世界妇女真实面貌和生存状况的歪曲和遮蔽,这种从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所进行的分析,对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站在西方文化域场之外的“他者视野”,或者抛开宗教的强加,回到“历史视野”,《圣经》是一本杂糅了历史、神话、信仰、伦理道德以及文学艺术的“多元读本”。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文化母体,《圣经》孕育着社会契约的胚胎,推动着人类最初的道德启蒙和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12.
&lt;了不起的盖茨比&gt;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弗&#183;司各特&#183;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对少数族裔者的客体他者化现象以及他者化主体自身为寻求主流精神归属的种种模仿行为,可以揭示隐匿在美国文化深层的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阿南塔穆尔蒂是印度当代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坎纳达语新文学运动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一个婆罗门的葬礼》是一部现代印度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虽然曾因抨击婆罗门教的腐朽与虚伪而引起激烈争议,却最终由于将印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融为一体而成为一部成功小说的样本,从而展示了一种强烈的启蒙意义并获得了世界性影响。他的短篇小说集《太阳的牡马及其他故事》是他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有力地证明了作家是印度现代派文学的一名圣手。  相似文献   

14.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在世界文坛声誉日隆。汤亭亭是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女勇士》展示了生活在异域的华人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和面,临的困境,也透露出华裔作家创作的共性特征:其创作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想象和改写了中国文化,使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变异为带有社会集体想象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殖民地文化中,伪“满洲国”文化是殖民主义文化的东方标本。日本殖民主义者借助伪“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残暴地推行法西斯专制主义长达十四年之久,不仅使东北人民在生命财产上受到严重危害,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饱受了精神摧残之苦。虽然这已成为历史,但是治愈思想文化方面的精神创伤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艰难过程。这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所指出:“由于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奴化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在我国也有很深影  相似文献   

16.
以电影《金山》为个案考察跨文化传播中他者表征的新特点及其动因,认为全球媒介场域中的电影生产呈现出全球与地方之间的互动与协商关系,对他者的表征日渐超越本质主义的表征方式,呈现出混杂、改写与模仿的趋势。跨文化传播在突出“他者”异质性的同时,更诉诸于彰显文化间的同质性;再语境化、去语境化、模拟和改写为其具体的“混杂”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观”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维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18.
印度教的室建陀本是火神的后裔,随着印度文化的发展,融入了湿婆神话的系统中,成为湿婆之子。本文通过梳理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迦梨陀娑的《鸠摩罗出世》中的室建陀出世的情节,试图从被创造以及被压缩的元素中一窥印度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以福斯特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理论为视角,分析了《白鲸》中的船长埃哈伯与《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两个人物形象,比较发现:埃哈伯疯狂偏执的性格始终如一,是典型的扁平人物;谢逊的命运几经重大转变,堪称成功的圆形人物。作家的创作意图、人生经历和宗教信仰是造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罗蒂是西方哲学客观主义传统的掘墓人。他站在元哲学的高度以实用主义为武器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粉碎了人心的“镜式”本质,打破了“心——身”问题的迷梦,摧毁了客观性的基础,宣扬“协同性”的原则。基于此的“后哲学文化”理论,就是要将传统哲学消解在文化之中。但是客观性与协同性是人类认识和描绘世界和自身的两个方面,罗蒂的厚此薄彼不免使自己陷入矛盾之中。而且其“后哲学文化”实质上就是对话。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日益单极化的今天,这种对话难脱“文化殖民主义”的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