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和今后怎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三农”思想,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邓小平对“三农”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并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通过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和观点,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当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靠农民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颇多,信息畅通与否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发展中壮大县域经济,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栽体。  相似文献   

6.
以纪录片《大国崛起》苏联篇为视角,探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价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党和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列宁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深度关切。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7.
与繁荣的城市和发达的工商业相并存的是农业的落后和农村的贫困。“三农”问题成为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寻找农村反贫困的内在机理,提出从减负增收、调整结构、减少农民、加大投入、发展教育和形成农民“压力集团”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上,以往的途径已经行不通。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推进城镇化能拉动内需,带动第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我国转移农村人口,减少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同时也为工程咨询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本刊刊登的《我国农业工程咨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文,论述了工程咨询业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正处于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三农”政策环境,预期农业建设项目咨询、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科技咨询、农业企业工程管理咨询是未来农业工程咨询最重要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对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加快小城镇发展,将有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为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意义上看,农民与农业、农村属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农民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农业、农村则是其客体对象;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双方的相互统一,要受种种限制,其中主体自身的限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正确的认识农民主体,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实现主客体的顺利统一,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关心农村人口的现实利益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解决农村老人防老、养老的后顾之忧,必须探索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本文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从现阶段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三农”问题的现状,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包括树立科学的发展现,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乡村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三农”情怀是个体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热爱之情,是推动高职学生自愿投身农村建设事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高职学生普遍对“三农”认知程度较低,缺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意识和动力。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思政课须顺应时代要求,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理论教学的正确引导以及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辅助,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而"三农"信息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在淮北市的建设成就、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限制因素等方面对信息化与淮北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自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尝试,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党日后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以及革命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的农村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必须要解决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不当、路政管理不力、养护不力和运输市场无序的问题,必须把乡村公路纳入国家公路网络中来,根据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输秩序所具有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特殊性,依法进行管理,做到“依法治交”,实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期的农村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必须要解决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不当、路政管理不力、养护不力和运输市场无序的问题,必须把乡村公路纳入国家公路网络中来,根据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输秩序所具有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特殊性,依法进行管理,做到“依法治交”,实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的农村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要根据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输秩序所具有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特殊性,依法进行管理。做到“依法治交”,实现党扣政府执政为民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随着农村社会转型和市场化的推进,农村不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只有正确认识和认真化解农村现实矛盾,才能制定出有效解决农村现实矛盾的具体措施,从而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