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3.
4.
对稀土生物效应的细胞生物化学机制的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细胞角度综述了稀土生物效应机理研究的现状。稀土与生物膜上的转运蛋白、受体蛋白及代谢蛋白、细胞质中的酶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间都存在相对作用,表明了稀土对生物的作用是多途径的。同时,细胞核及核外区域对稀土存在不同的敏感浓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稀土对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共同作用的假想模型,并用该模型解释了稀土应用效果的稳定性、突发效应及稀土毒害诸问题。为稀土生物应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7.
富镧稀土农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在广泛应用的稀土农用产品“常乐”是以北方的氟碳铈镧矿为原料,经分组后,制得以镧铈为主的中间产品,再制取“常乐”,其中CeO_2含量占产品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的50%、La_2O_3占27%左右。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纳米金属及氧化物、碳纳米材料以及半导体量子点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同时归纳了纳米材料对藻类的致毒机制,并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贵州织金含稀土磷块岩矿床生物成矿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与本矿床形成有关生物主要是小壳生物、微生物类。生物成矿作用从广义来讲,包括生物成矿作用、生物-化学成矿作用和有机成矿作用等。同时也包括狭义的或直接的和间接的。如生物遗体的堆积作用、专性或特种生物的聚矿作用、生物的吸收和吸附作用。生物新陈代谢改变环境物化条件、生物产生的有机酸等而促使成矿元素富集等作用。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矿床,往往是多种生物成矿作用因素综合影响、控制整个成矿过程,造成矿床成因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中稀土元素以类质同象替换方式存在于磷灰石中。 相似文献
11.
12.
13.
稀土在生物领域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3,自引:2,他引:73
最近几年稀土在生物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和进展。纪云晶等从分子水平、细胞及亚细胞水平、整体动物实验和稀土接触人群肿瘤流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轻稀土确有抑癌作用。在环境研究方面解决了外源稀土的走向和回答了经多年施用稀土会不会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在机理研究方面提出了稀土可替换部分钙、铁等金属离子的“调节”论点和可消除机体内有害自由基的“清除”论点。 相似文献
14.
15.
外源稀土在黄刚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黄刚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 :无定形 Fex 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 >Mn Ox>晶形 Fex Oy>永久负电荷 ;进入黄刚土的外源轻稀土 ,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 (2 9.90~49.72 %)、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 (2 6 .81~ 46 .76 %) ,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 4.93~ 2 8.72 %)。当外源稀土用量在 0 .6 84~ 2 .735 mg/ kg·季时 ,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 ,而用量达13.6 74m g/ kg时 ,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刚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 0 .6 84mg/ kg,此时 ,大豆增产 43.82± 15 .0 8%、油菜增产 17.92± 9.0 7%。 相似文献
16.
稀土在生物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存在着动态平衡,过量自由基可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本文就稀土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稀土的低剂量抑制过氧化和高剂量促进过氧化作用,并对稀土抗氧化作用的阈剂量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作为一种新型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会对稀土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文梳理了2006和2012年出台的2项稀土产业政策,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分别对稀土矿产量、稀土矿产品产量进行预测并计算出政策效应值,用事件研究法定量评价稀土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自2006年实行开采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稀土元素在工业上大量应用的同时, 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 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吸附法相比其他传统水处理方法具有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它是消除稀土离子危害的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 而农业废弃物吸附剂因是农业副产物具有廉价的特性, 且部分农业废弃物吸附稀土离子时吸附量大、反应速率快, 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对农业废弃物吸附材料吸附稀土离子的机理、吸附影响因素、吸附应用与吸附模型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评述, 并对农业废弃物吸附稀土离子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