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中间件产品主要关注于应用的功能性需求,对应用的服务质量(QoS)需求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难以满足分布式交互在时间、空间、可靠性等方面的QoS需求。首先对消息中间件和QoS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消息中间件的多维QoS管理模型,介绍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并对该模型的核心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模型以消息中间件为平台,对分布式交互的QoS进行管理,以满足分布式交互的QoS需求。  相似文献   

2.
服务质量QoS管理是满足分布式环境中端到端QoS需求的关键,而中间件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主要交互平台.首先对中间件和QoS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在分析传统QoS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消息中间件(MOM)的QoS管理模型,重点分析多维QoS在该模型中的应用,最后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多维QoS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璐  王德鹏 《福建电脑》2009,25(11):23-23,45
中间件是一种位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层软件,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交互和集成问题。首先对消息中间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基于消息中间件的多维QoS管理模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个实例详细研究了基于消息中间件的多维QoS管理模型如何在网上证券交易中对分布式交互的QoS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视频点播等多媒体应用一般都有较高的QoS要求,而现有的多数网络系统并不提供QoS保障,这就要求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提供强有力的QoS管理机制以满足多媒体应用的需要。文章对视频点播系统中QoS管理的框架结构及通用对象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实时CORBA的QoS资源管理Ag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迅速发展的各种基于CORBA的分布式实时应用均具有高性能的网络服务质量要求,而为应用提供及时可用的资源保证是其核心所在。本文介绍了实时CORBA的资源管理设施QRMF,该QoS资源管理Agent自治地调节分布实时应用的资源分配满足应用QoS需求,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本文还详细讨论了RT-ORBase中各种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何小霞  谭良 《计算机科学》2015,42(8):220-224, 243
随着Web服务应用的快速增长,用户如何在众多功能相似的Web服务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出满足自己QoS需求的Web服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工作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对QoS的量化存在客观性和准确性问题,其二是对服务质量缺乏语义描述,QoS匹配时也仅限于数值上的匹配。针对这两个问题,利用Hadoop的分布式注册、查找服务模式,提出了基于Hadoop的Web服务语义可信QoS发现模型。本模型从数值匹配和QoS语义匹配两方面考虑,首先,用主客观赋权模式为多维QoS属性赋权值,提高QoS属性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加入信誉度参数来提高Web服务QoS属性的可信性;其次,对OWL-S进行了QoS本体扩展,以满足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语义匹配需求。通过验证表明,本模型能有效解决查询瓶颈和单点失效问题,且能根据用户QoS需求偏好更加准确地找到满足用户需要的Web服务。  相似文献   

7.
TRQ:Ad hoc网络中基于QoS的可信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Ad hoc网络具有缺乏足够的物理保护、拓扑结构动态变化、采用分布式协作、节点的带宽和计算能力有限等特点,导致传统的路由安全机制不再适合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同时,满足QoS需求的路由协议研究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引入非密码学方式中的信任模型,结合QoS的要求,提出一种既满足QoS时延最小又保证节点可信度尽可能高的新路由判据,采用分布式启发式算法TRQ来建立路由,并对该算法进行理论的可行性分析,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对TRQ算法进行了验证,又与经典的QAODV协议进行性能对比.总之,TRQ算法对网络的实时性QoS要求和安全都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种可扩展的Web Service QoS 管理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eb Service是目前研究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技术之一.随着Web Service的广泛应用,研究者们普遍认识到,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即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是面向服务的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者们尝试从多个角度对QoS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然而,现有工作普遍关注基于QoS的动态服务选择和组装等上层应用技术,而对于如何获取、存储、度量QoS等基础支持技术研究较少,而这些基础性工作对QoS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显著的重要性.此外,不同应用领域对Web Service QoS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有一套灵活的机制支持在QoS模型定义、QoS度量方法、QoS信息采集等方面体现出的领域特性.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Web Service QoS信息管理框架,详细分析了该框架涉及到的重要方法与核心技术,并给出了该框架在北京大学软件构件库系统中的设计决策和方案.最后,介绍了文中框架在一个863计划项目中的应用实例,该实例展示了用户根据其应用的领域需求对本框架进行扩展并进行Web Service QoS管理的方法,从而验证了本管理框架的可扩展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应用于网格的一些调度算法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对QoS的多样化需求,比如DBC(deadline and budget constrained)调度算法只支持两维的QoS需求,即截止期限(deadline)和预算(budge)。而对于真正的网格应用,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应该加强,用户应能对提交的工作提出多种多样的QoS需求。在对传统DBC算法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QoS指导的DBC最优算法”,以确保搜索到所有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不仅包括价格、时间最优,而且满足他们自己定义的专有QoS需求。为了测试这一最优算法,所做的模拟实验是以上海网格环境中各高性能结点的数据信息作为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一种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通信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SBF摄编放网络智能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通信平台的设计。它是在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模型CSG-NSGClient/Server基础上开发的,具有多媒体实时传输、命令交互、服务质量(QoS)协商控制和应用编程透明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分布式信息服务平台的QoS要求,对一个异构的数据库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该簇的一个协调中间件的逻辑模型,并对其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模型将数据的新鲜度引入设计过程,用它作为事务处理的QoS参数来提高系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支持服务质量敏感的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应用的开发,中间件需要为组件提供并配置各种服务质量服务的非功能性属性.目前的组件架构提供的服务配置方式大多是静态的,且没有考虑不同客户的需求.在对EJB架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服务质量需求驱动的服务配置框架.研究了根据客户的服务质量需求,在组件实例级别自动生成服务配置决策并实施,实现对不同客户服务差分处理.框架是一个基于服务配置的决策模型,通过多选择背包问题生成服务配置策略.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框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格应用的发展,网格中间件普遍遇到兼容性、扩展性和如何支持QoS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JBI(Java Business Integration)的网格中间件NMBGM(Normalized Message Bus Grid Middleware),它以统一总线和标准化消息为基本思想,遵循SOA架构.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网格应用的兼容性和扩展性问题,并能从多方面支持QoS.此外还给出和分析了这种中间件在网格环境下的组织结构以及在交通网格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影响服务质量的构件资源需求与资源依赖关系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中间件框架。该框架能动态感知负载变化,自适应调整服务器配置参数,确保应用的服务质量。采用回溯算法搜索最优配置,以满足性能需求。以一个信息查询系统作为测试用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松散耦合的分布式信息系统以及Web应用提出了一种带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的数据连接中间件原型。在改善了多用户对数据库连接访问性能的同时,引入数据库连接权限的概念,采用剥夺式连接方式,更加有效的实现了在中间层对用户连接进行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许多分布式应用(如多媒体,实时应用)要求支持多种QoS,如端到端的延迟、丢失率等。QoS与中间件平台的集成自然成了人们研究的焦点。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如CORBA,DCOM和Java/RM1,在这一方面还不成熟。GIOP/IIOP是异种ORB在TCP/IP网络上互操作的基础,因而支持QoS的IIOP是支持QoS的CORBA的基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P的QoS模型和Windows2000中的QoS技术。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支持了QoS的IIOP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主动状态证书撤销机制是一种新的证书撤销验证机制,如何实现该机制还未见具体的案例。在分析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的基础上,结合主动状态证书的订阅/发布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MQP消息中间件的主动状态证书发布与订阅模型。通过实验分析表明,该消息中间件系统应用灵活,系统性能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should be self-managed to simplif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us meet user’s expectation with respect to Quality of Service (QoS). When architecting self-managed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one must take a holistic view on both QoS management and the entities in the mobil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odel that includes both resources and context elements. To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model, it is applied to a video streaming application by: (1) modelling context elements and resources in the environment, (2) specifying context dependencies and Qo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3) designing weakly integrated resource and context managers. We describe a middleware that uses the developed managers when evaluating context dependencies and predict offered QoS of alternative implement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elect the one that can operate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that best satisfies given user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eparable, reusable middleware solution that provides coordinated, end-to-end QoS management over any type of service component, and can use existing (legacy) QoS management solutions (by using wrappers) in a distributed multimedia system. Our middleware solution incorporates strategic and tactical QoS managers, and supports protocols and messages between tactical managers and managed application components, and between QoS managers in the management hierarchy. Strategic QoS managers take a global view of QoS provided by a set of application components within the manager's policy domain. Tactical QoS managers provide local control over application components.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QoS policy domains to scope the authority of a strategic QoS manager. We describe how the management hierarchy is dynamically configured and reconfigured based on runtime needs of th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