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余皎 《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0):35-38
综合分析了世界和中国丙烯市场供需、贸易和消费结构等状况,预测了未来丙烯生产及消费的发展趋势,针对中国丙烯的市场状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氯化铁催化剂合成羧酸烯丙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氯化铁水合物催化合成丙酸烯丙酯的条件,并合成了甲酸烯丙酯、乙酸烯丙酯、丙酸烯丙酯、丁酸烯丙烯和戊酸烯丙酯。  相似文献   

3.
增产丙烯,提高炼化企业盈利能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曹湘洪 《化工进展》2003,22(9):911-919
分析了丙烯市场的供求关系,认为丙烯资源面临短缺、产量供不应求,应采取措施,增产丙烯;评述了增产丙烯的技术开发进展,重点介绍了C4^ 烯烃裂解制丙烯技术、烯烃歧化生产丙烯的技术;提出了应加快增产丙烯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视丙烯精制及其衍生物装置的技术改造,以提高丙烯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4.
沈大建 《广州化工》2011,39(2):129-131
炼厂气丙烯是丙烯主要来源之一,面对市场对丙烯需求的较大缺口,荆门炼厂实施了以下技术措施来增产丙烯:(1)高反应温度裂解丙烯;(2)ZSM-5分子筛裂解丙烯;(3)丙烷裂解丙烯;(4)汽油回炼裂解丙烯,技术措施投用后,2009年荆门石化增产丙烯1.3万t,增产幅度为1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我国丙烯的供需现状,并分别介绍了当今丙烯生产的技术,并对我国丙烯生产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丙烯的市场现状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颈松 《化工时刊》1998,12(9):30-35,47
概述了丙烯的工业来源、主要用途、供需现状,对当前丙烯超紧的形势和将来的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增产丙烯的具体途径。同时对我国丙烯的供需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催化干气中乙烯的回收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英 《化工时刊》2003,17(9):21-22
炼油厂的催化裂化干气中含有较多的氢、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大部分炼油厂将其作为燃料烧掉,随着石油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对炼厂催化干气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我国催化干气中乙烯的变压吸附和变温变压吸附技术,中冷油吸收技术,膜分离吸收技术等分别作了历史与现状的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分析数据与丙烯生产工艺相结合,讨论了影响丙烯中甲醇含量的原因。结果表明裂解原料中的含氧化合物是影响丙烯中甲醇含量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工艺生产特点,提出了对丙烯中甲醇含量控制的对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许艺 《化工时刊》2003,17(3):50-53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除用于生产聚丙烯外,还是生产丙烯腈,丁醇、辛醇、环氧丙烷、异丙醇、丙苯、丙烯酸、羧基醇及壬基酚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丙烯的齐聚物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主要成分,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比烃类蒸气裂解能产生更多的丙烯。当用蒸气裂解生产丙烯时,丙烯收率最多只有33%、而用催化脱氢法生产丙烯,总收率可达74%-86%,用唯一原料生产唯一产品,催化脱氢的设备投资比烃类蒸气裂解低33%。并且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能有效地得用液化石油气资源使之转变为有用的烯烃。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材料》2008,22(3):184-185
分子中含二苯甲酮衍生物侧基的聚硅氧烷对紫外光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可用作光催化聚合反应的光敏剂、化妆品的紫外吸收剂、织物的抗紫外整理剂;但其水溶性较差,影响了应用范围的扩大。西北大学的安秋风等人利用聚甲基氢硅氧烷与4-(β-羟基-γ-烯丙氧)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α-烯基聚醚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水溶性聚醚-二苯甲酮衍生物侧基聚硅氧烷(PE—PUVSi)。  相似文献   

11.
曹宝强 《上海化工》2003,28(1):24-26
对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Ⅱ套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吸收-稳定系统四塔内部构件,采取提高吸收塔压力、提高解吸塔热进料温度、控制稳定塔合适的回流比等措施,使干气中C_3~ 含量降到3%(体积)以下,液化气、稳定汽油产品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聚丙烯粉料灰分的因素,介绍了CS-1型高效催化剂体系聚丙烯灰分理论值计算公式,论述了从完善丙烯精制手段、提高丙烯质量、降低催化剂加料量、提高单釜产量诸方面入手,降低聚丙烯粉料灰分。提高产品质量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元峰 《山东化工》2012,41(9):14-16,19
本工艺成功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催化剂与丙二醇难以分离,导致丙二醇产率低、纯度低、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生产的丙二醇的质量更好,节能、产率高,废物实现零排放,实现了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丙烯氧气氧化制环氧丙烷工艺开发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子氧为氧源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清洁型环氧丙烷合成技术。综述了丙烯氧气氧化工艺的开发背景、开发进展及其经济性。丙烯与O2氧化工艺以及丙烯与O2、H2氧化工艺因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不同而采用相异的催化剂和工艺条件,虽然丙烯氧气氧化工艺存在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但作为具有最佳原子经济性和较低投资费用的新工艺路线,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Quantitative data on the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liquid-phase epoxidation of propylene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extruded titanium silicate in a methanol medium are obtained. The effect of the solvent concentration (13.7–19.1 mol/L), the initial propylene: hydrogen peroxide ratio ((2–5) : 1), and the temperature (30–60°C) on the yield of the target product (propylene oxide) and such byproducts as 1,2-propyleneglycol, 1-methoxy-2-propanol, and 2-methoxy-1-propanol, is studied. The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as a basis for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the conditions of propylene oxide synthesis in a continuous laboratory setup.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由丙碳、叔胺和少量活化剂构成的复合溶剂的开发,并详细地测定了不同压力和操作工况下,这种复合溶剂对CO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以及溶剂的缓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实验证明这种复合溶剂与纯丙碳相比,具有吸收容量大、速率快、脱碳净化度高、对设备无腐蚀等特点,对改进现行的丙碳脱碳工艺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氧/乙醛/过渡金属盐催化剂体系氧化丙烯合成环氧丙烷,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产生的过氧化物浓度始终保持在一极低的水平,具有安全、简便、高效的特点.通过对影响此反应的过渡金属盐催化剂种类、用量以及反应物配比等主要因素的考察,发现在以镍盐为催化剂,乙醛与丙烯投料比为1∶1,70℃等条件下反应90 min,氧化产物环氧丙烷的收率最高可达约90%.  相似文献   

18.
丙烯催化氧化制丙烯酸的两段流化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一段和两段流化床反应器中对丙烯催化氧化制备丙烯酸过程进行了研究. 主要考察了温度、丙烯空速和氧/烯比等操作条件对丙烯氧化制备丙烯醛的第一步反应中丙烯转化率和液相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两段流化床反应器中,由于能够有效抑制气体和固体的返混及催化剂床层中气泡的增长,第一步反应中丙烯转化率和液相收率可以分别大幅度提高到94.2%和74.4%. 得到第一步反应的优化条件为:丙烯空速20~21 L/(h·kg),操作温度360~365℃,氧/烯摩尔比1.6~1.8,在此条件下,考察了连续两步反应中的丙烯转化率和液相收率.  相似文献   

19.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香兰素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玉平  孙宝国  谢建春  郑福平 《精细化工》2004,21(11):831-832,846
以香兰素和丙二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了香兰素丙二醇缩醛,考察了带水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较优的反应条件为:0 48mol1,2 丙二醇与0 2mol香兰素反应,以100mL苯作带水剂,1g硫酸氢钠作催化剂,产率为85 2%。并通过气相色谱、折光率、红外光谱和色质联机等数据对所合成的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20.
环保型聚碳酸亚丙酯复合调湿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英  于国玲 《河南化工》2014,(11):36-38
以溶液共混法将聚碳酸亚丙酯(PPC)、木质素、沸石、硅藻土制得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吸放湿性能。结果表明:无机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快,但湿容量小;有机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中等或较慢,但湿容量大。而通过复合无机与有机调湿材料料,可以得到吸放湿速度快且湿容量大的调湿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