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过氧化物在聚丙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有同过氧化物来调节PP基础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可生产多种行业用PP专用料。介绍可控流变性PP的生产方法,反应机理;有机过氧化物的使用量和加工方法;有机过氧化物工业化模拟试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油层压裂中传统使用的支撑剂为石英砂或陶粒。这两种支撑剂都不能防止压裂作业后井筒周围的支撑剂吐出或裂缝排空,以及压碎支撑剂和嵌入较软地层。国外七十年代将研制的树脂涂层砂用于水力压裂,它具有石英砂和陶粒所缺乏的优点,称之为中等强度支撑剂。室内评价了这种支撑剂,与石英砂及陶粒做了对比,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本文综合了评价简况。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在亚得里亚海有许多日益枯竭的气田,正利用100个浅海平台进行开采.近几年,通常的做法是重新进入此气田开发现有地质构造周围更小的气藏.亚得里亚海的作业区很大,每年动员4~5部钻机,平均完井40口,100多次砂控作业.除了墨西哥湾和西非外,亚得里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砂控区之一.完井设计是复杂的,大多数采用套管完井且是双层完井.作业者在单井里完井4~10层.亚得里亚海的气开采以树脂干涂层体系为特征,用于支撑剂有两个目的:①有助于阻止细砂运移和孔隙空间堵塞;②防止产砂.这些涂层的成功应用以及结合砾石充填修井和新的完井方式增加了气藏储量.虽然两种类型的树脂干涂层体系在砂控完井中并未获得成功,但表现出了对亚得里亚海完井设计改进的影响潜力,提高了从含有过多细砂的层段开采油藏储量的可能性.因为细砂困扰,有很多大的气藏还未得到完全开发.表面改性剂(SMA)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初,进行了5口井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此气田的一个产细砂层里,经SMA处理的井是唯一不产细砂的井.Eni现在计划利用修井机重新进入亚得里亚海气田,应用SMA技术来防止早期的开采失败.使用液体树脂体系(LRS)来修复损坏的筛管,不需要内层筛管就可达到不出砂的目的.LRS技术的成功应用揭示了无筛管完井或许成为一种主要的完井方法,甚至在枯竭、松软、受污的砂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对鳞片树脂涂层的性能、特点等进行研究,并讨论其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钢基体表面处理是提高涂层结合强度的关键环节,文章对当今氟树脂涂层钢基体表面处理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传统表面处理技术的长处与不足,并对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认为高效无污染、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是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阐述聚丙烯树脂在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与再现性,为聚丙烯树脂在出厂检测、实验室数据比对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牛慧  秦亚伟  杨婷婷  董金勇 《石油化工》2014,43(12):1364-1369
利用SEM、熔体剪切流变法和动态机械热分析法研究了釜内聚合制备的β-定向结晶聚丙烯(PP)中成核剂的分散及其分散状态的演变,并与普通PP树脂及熔融共混法制备的β-PP树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釜内聚合法能实现成核剂微粒在PP颗粒中的纳米尺度均匀分散。高度分散的成核剂微粒经历反复的熔融剪切亦不会出现明显聚集,并可以在注塑成型的试样中诱导产生尺度均一且分布均匀的β球晶。釜内聚合法能获得成核剂稳定分散的PP树脂。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梯度淋洗法(SGEF)对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专用树脂(PPR)进行了结构分级,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及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了级分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乙烯含量,并对级分加和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未分级的原样进行了对比,探讨了SGEF方法的可行性。得到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量地给出PPR中乙烯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刚  袁秀芳  赵唤群 《石油化工》2004,33(7):656-661
在200 kt/a气相法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透明聚丙烯专用树脂的工业开发,并对生产的透明聚丙烯专用树脂采用13C NMR、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技术进行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规共聚 聚丙烯树脂K4818具有典型的无规共聚物序列结构,序列结构中PPE和PEP(P表示丙烯链段,E表示乙烯链段)含量高,乙烯较均匀地分布在共聚物链上。K4818树脂的拉伸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28 MPa,冲击强度大于或等于3.0kJ/m2,雾度小于或等于30%。K4818树脂成型性好,制品具有机械强度高、透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树脂涂层在原油管输中的防结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蜡与固体壁面间的界面性能考虑,在管道内壁涂覆一层低表面能的树脂涂层,可以改变管壁表面性质,减小管壁与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防止结蜡的目的,为改善高含蜡原油在管道输送时易凝和粘滞的状况,在实验室用自行设计的结蜡器评价了硅,氟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等少层在青海原油,胜利原油和辽河原油输送中的防结蜡效果,结果表明,它们有不同程度的防强蜡作用,其中硅树脂的最大防蜡率可达74.7%。  相似文献   

11.
12.
氢调法生产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丙烯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11万t/a聚丙烯(PP)装置采用氢调法生产高熔体流动速率(MFR)PP树脂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以N-Ⅲ 型高效PP催化剂作为主催化剂,并加入外给电子体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可使产品的等规度不小于97%;通过控制反应釜适宜的加氢量,可使产品的MFR波动范围在± 0.3g/min;所生产PP树脂的MFR为0.2~6.0g/min,产品优级品率高于99%。  相似文献   

13.
对酚醛树脂砂在三元复合驱应用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室内实验及机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耐碱树脂砂的研究及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耐碱低温自固化树脂砂以环氧树脂包覆,具有化学性能稳定,耐酸、耐碱性好,能够低温固化,导流能力高,在压裂防砂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现已现场试验3口井,压后未出现支撑剂返排现象,先期试验的2口井压裂有效期已达13个月。现场试验证明该树脂砂能够有效防止支撑剂运移,延长压裂有效期,为三元复合驱压裂增产增注提供了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万t/a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原料T38F,当熔体流动指数控制在(0.30±0.01)g/min,等规度控制在95.5%-97.0%,第一环管反应器的粉料熔体流动指数控制在0.09—0.10g/min,其分配率为53%左右时,所生产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前者综合性能较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有利于后续加工。  相似文献   

15.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中单因素评价向量的确定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其关键是单因素评价向量的确定.首先结合注水开发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理论,确定了单因素评价向量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然后引入经典的岭形分布函数,采用新的方法得出了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水驱开发效果等综合评价时的隶属函数,根据这些隶属函数就可得出单因素评价向量.大量的实例计算表明,该单因素评价向量确定方法符合油田生产实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注拉吹瓶用透明聚丙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聚丙烯装置上开发生产出透明聚丙烯用基础树脂RM045,经过对成核剂及其他助剂的筛选实验,确定以RM045为基础树脂、HB2002为成核剂、硬脂酸为分散剂、1010/168为复配抗氧剂的基础配方,开发出一种注拉吹瓶用透明聚丙烯树脂。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专用料适合注拉吹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注拉吹瓶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自成核退火法(SSA)对几种不同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树脂进行了等规度及等规序列分布表征,研究了其结晶行为与成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万t/a聚丙烯装置初期所产BOPP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破膜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装置聚合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BOPP树脂的成膜稳定性取决于其等规度分布情况,即高等规度组分含量应较低,低等规度组分含量应较高,峰高比值(Ipeak1/Ipeak2)以小于1为宜;随着催化剂与外给电子体质量比(T/D)的增大,BOPP树脂的高等规度组分含量逐渐降低,中、低等规度组分含量相对上升,晶片厚度变薄,分布加宽,成膜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扶余油田基于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油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余油田泉四段主力油层为典型的湖盆三角洲沉积,经过30多年的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受单砂体切叠、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构型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依据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深入解剖了微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切叠、储层构型、储层非均质性、井网部署、注采关系等因素对湖盆三角洲储层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机理,优选关键控制因素,建立由关键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预测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三角洲储层剩余油预测的分析方法,总结了5种受多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预测模式,为老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西班牙Polymer Char公司生产的Crystex QC分析仪测定聚丙烯中二甲苯可溶物的质量分数(简称仪器法),考察了该方法的精密度与重复性,并与目前通用的GB/T 24282—2009(简称称重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仪器法测得的35℃三氯苯可溶物质量分数和称重法测得的25℃二甲苯可溶物质量分数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 1;采用仪器法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8次,测得结果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88%,1.14%,回收率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10%,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