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潮电子》2006,(9):114-115
当麻省理工学院所推出的100美元的电脑在全球激起的波澜还未平息时,英特尔Eduwise低价电脑又面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出了。这款电脑采用什么型号的处理器并未公布,  相似文献   

2.
被英特尔和AMD打压了近十年的威盛,在2009年终于翻身.凭借着突然兴盛起来的上网本,威盛找到了新的立脚点,也打破了英特尔此前在上网本芯片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市场局面. 日前,联想公司向外界宣布,将在最新的产品中采用威盛提供的Nano(凌珑)处理器.业界认为,联想加入威盛阵营,显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此前,联想一直采用的是英特尔提供的芯片.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开跟英特尔和AMD在高端领域的竞争,威盛一直采取边缘化策略,专注于低成本、低能耗市场.如今,随着市场的变化,它与英特尔的正面交锋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4.
5.
《今日电子》2005,(12):44
威盛科技近日表示他们不会和美国微处理器巨头英特尔协商更新授权协议,相反,他们会开发自己的中央处理器技术。“根据双方在2005年签定的交叉授权协议,CPU授权会在2006年4月到期,”一名威盛官员说。“我们已经下决心开发自己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威盛表示,即使授权期满,  相似文献   

6.
威盛电子 《通信世界》2009,(21):I0025-I0025
在5月之前,恐怕谁都不会想到威盛Nano“凌珑”处理器会在商用服务器领域成为关注的热点。日前戴尔所发布的超轻型服务器产品XS11-VX8没有老生常谈般地使用英特尔或者AMD的处理器,而是采用了威盛的Nano“凌珑”处理器,而这也是Nano首次在服务器产品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三大芯片厂商当中,英特尔当仁不让地占据着第一的宝座。并远远地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作为追赶者,威盛经过多年的隐忍和奋发图强,终于攒够了向对手亮剑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低价牌     
《新潮电子》2004,(9):14-14
《可怕的温州人》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趣事:1998年.一家日本著名打火机企业派出考察团抵达了温州,他们此行只想搞清楚一个深坦心中已久的疑问——中国人生产的打火机价格凭什么少了一个“零”?在温州最有名的打火机厂.老板周大虎的介绍让他们倒抽一口凉气:同样的电子点火小部件,日本公司生产一只成本为人民币1元,周大虎的进价是0.1元,而为大虎跑龙套的家庭企业生产成本仅为0.01元。日本考察团离去时,每个团员均脸色阴郁,心情沉重……  相似文献   

12.
胡鹏 《电子测试》2002,(12):34-34
EPIA-ME6000是小编见过最小的主板,只有170×170mm,只有常见的Full ATX主板一半大小; EPIA也是小编见过集成度最高的主板,只需插上内存,接上硬盘、外设就可以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家庭电子》2009,(12):47-47
在ULV超低电压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逐渐火热时,威盛GMB的ULV Netnote又给用户带来一个新的选择。威盛GMB Netnote采用了GMB产业联盟理念的开放式平台设计,以威盛的处理器、芯片组技术为主导,可以说是结合了众多厂商的综合实力的一款产品。  相似文献   

15.
《IT时代周刊》2005,(3):10-11
2005年1月23日外电消息,据英国网站Theinquirer看到的芯片厂商AMD公司的内部文件披露,AMD将在今后12个月里通过彻底改革品牌战略和企业状况来重新为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16.
在愉悦的心情中读了贵刊编辑寄来的新杂志,特别是读到写我的老朋友陈文琦管治下的威盛科技(《借低功耗处理器改写格局威盛叫板英特尔胜算几何》,“公司”,2008年6月20日)的文章,我感到有种别样的亲切。我愿意借贵刊宝地简单谈谈我对陈文琦的一些印象。  相似文献   

17.
18.
据报道,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威盛已经成为收购目标,潜在的买家来自中国大陆的通信芯片厂商。在2012年上半年,威盛遭受净亏损新台币18.6亿元(6200万美元),和一年前同期相比,亏损增加63%,与EPS早已经是负的新台币1.89元。虽然威盛在7月实现营收增长,但是,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和中国大陆白牌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观察家们大多不看好威盛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每半年更新一次平台,这几乎已成为全球芯片制造商新的摩尔定律。2008年1月6日,Santa Rosa Refresh迅驰平台(即所谓的新迅驰四)在全球正式发布,而此时距离英特尔(Intel)在2007年5月9日发布迅驰四平台Santa Rosa仅相隔不到8个月的时间。英特尔还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布所全新的Montevina平台,也就是外界俗称的第五代迅驰,这其中的言外之意非常明显——Santa Rosa Refresh充其量只能算作一款过渡型产品。对于即将购买笔记本产品的消费者和负责OEM的笔记本厂商,面对如此的情况必然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是苦等Montevina还是尝鲜Santa Rosa Refresh?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