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能量回收式车辆制动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世亮 《节能》1999,(1):3-6
介绍了一种新型能量回收型车辆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装置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该装置解决了现有车辆制动装置工作时只能消耗能量而不能回收和重复利用能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公交车辆制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能源与环保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公交车辆,其节能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介绍了各种公交车辆制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方式的局限性,并针对性的对液压储能方式在车辆能量回收与再利用系统中的特点和应用给予了详细的论述,然后针对具有特殊运行工况的城市公交车辆,提出了一种制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系统的模型,以期改善车辆的燃油与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3.
怠速启停与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由ADVISOR软件为依托,以日本本田公司INSIGHT混动汽车为模板,介绍了原ADVISOR控制策略,根据保护蓄电池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嵌入到ADVISOR整车模块中,验证了改进型的控制策略对蓄电池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能源与环保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电动和混合动力摩托车已经成为当今摩托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在电动车辆上的合理运用,能够对其节能和减排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混合动力摩托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通过试验分析,该系统在混合动力摩托车的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针对废弃生物的能量再收进行讨论,并用实验测试数据加以论证。在对有代表性的木屑,砻糠、杂草和城市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进行了流化床的冷态模拟和φ200炉子的热态气化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主要结论为:固体生物质废料经适当粉碎干燥后即可以用该化床进行资源回收;气化物料度<200mm(单尺度),水份含量<30%时可制得约5μJ/μ~3的粗煤气;采用流化床气化处理法进行资源回收不仅具有废料处理量大(强度达1.5T/μ~2H_r)而且回收的资源能量品位高是最方便实用的气体燃料。 显然,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目前普通存在的城市垃圾,废弃生物处理的有效手段——流化床处理法的诱人、广泛和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温位能量在第三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内部回收和外部应用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①实际加工量超出设计值,低温位取热部分不匹配,没有取出全部余热;②低温位能量利用存在潜力,提出新的分级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空调新风与空气品质之间的关系,对几种通风方式作了对比分析,介绍了能量回收换气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对能量回收换气机的节能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得到能量回收换气机应用的可行性,并对未来能量回收换气技术进行了肯定.  相似文献   

9.
应用能量系统的双子系统方法对烟气能量回收系统进行了Yong经济分析优化。在再生烟气物性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以系统内动力回收量与热量回收量与热量回收量的最佳分配而 最大回收经济效益为系统优化的目标,且根据一定的经济模型对有代表性的烟气能量回收系统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系统最大效益下的最优设计操作参数。其优化结果对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豪  雷鸿谦  付军 《节能》2020,39(8):60-62
介绍了一种用于从人体背负背包运动中回收能量的系统。背包本身构成弹簧质量系统的质量,当穿戴者的行走步态以或接近该系统的共振频率激励该系统时,背包质量的位移会变得相当大。通过齿轮齿条将背包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基于磁场的发电机可以旋转,从而产生电能实现发电功能,并通过电力电子电路实现对便携式设备的供能。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比较了串联及并联混合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了三种制动方式及其对能量回馈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能量回收策略回收的制动能量最多;平行制动结构相对简单,且可以回收较多的制动能量,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蓄能、热回收技术及其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张云坤  刘东 《节能技术》2003,21(3):28-30
本文描述了蓄能与热回收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阐明了它们在空调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使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小,从而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这样才能做到节能与环保并重。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a coach-based braking energy recoupment, storage and regeneration system to augment the acceleration of regional commuter trains hauled by diesel locomotives.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were developed having the goal of increasing by 25% the acceleration rate of a train consisting of 10 bi-level coaches hauled by a 3,000 hp diesel locomotive, typical of the rolling stock now in commuter services in Canada and the USA. Examining three alternate hybrid system technologies for train retardation based, respectively, on hydrostatic, battery and ultra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The ultracapacitor hybrid system appeared the most promising due to the capability ofultracapacitors to repeatedly and rapidly accept large energy charges without degradation, temperature insensitive and flexible in the placement of modules in the limited space available. Analyses of train operation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in addition to augmenting acceleration and reducing trip time, braking energy recoupment reduced fuel consumption and concomitant diesel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4.
总结介绍了6种常用的控制方法,阐述各自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针对一实际算例,就能量型与功率型储能系统,设计了其DC/DC和DC/AC控制策略及DC/AC滤波环节,并给予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风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策略下的电池储能能够平滑风电输出的波动,达到并网要求,2种不同类型的储能电池,能够优势互补,利于延长储能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首钢水城钢铁集团余热余能回收及利用的现状,分析水钢在余热余能利用方面的潜力和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水钢余热余能利用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的蓄能技术现状及现有蓄能技术优缺点比较,对未来储能技术发展潜力及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一种优势明显的新储能技术——油压蓄能发电.  相似文献   

17.
工业中液体压力能回收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鞠茂伟  常宇清  周一卉 《节能技术》2005,23(6):518-521,528
工业中减压过程会造成大量的高压流体的压力能损失,如果这部分能量能够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以节省可观的成本,并获得良好的效益。本文以液体压力能回收为出发点,对该领域各种压力能回收技术和装置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并对未来压力能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产生大量再生电能,引入储能系统回收再生电能并进行循环利用,是未来建设节能型社会的要求与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储能系统,首先,介绍了飞轮,超级电容,锂电池等储能系统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其次,比较了三者的性能和经济性,提出了超级电容-锂电池结合的经济性储能模式;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并结合近期储能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菁菁 《中外能源》2007,12(1):104-110
通过某些引进装置的设计能耗、单位能耗、各项公用工程在装鬣能耗中所占比例等一系列数据,分别从装置产生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逐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