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人类活动对柳河水沙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柳河主要站不同年段的水量、沙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雨量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所占比重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证明人类活动是占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刘阳 《吉林水利》2022,(12):31-34
结合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1967—2020年实测水沙数据,对其近53年输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非线性趋势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均呈现弱递减变化,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07×108m3/·10a和-35.9×104t/·10a。夏季径流和输沙量递减较为明显,其递减趋势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冬季径流量和输沙量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于变化环境下柳河水沙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合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1967—2020年实测水沙数据,对其近53年输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非线性趋势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均呈现递减变化,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07×108 m3/10 a和-35.900×104 t/10 a。夏季径流和输沙量递减较为明显,其递减趋势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冬季径流量和输沙量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于变化环境下柳河水沙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柳河流域上辨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7%增加到54%,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85%.径流系数由0.56减少到0.50,侵蚀模数由2 086 t/(km2·a)减少到1 094t/(km2·a).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沙变化受人类活动、流域气候、下垫面条件的影响,而人类活动是河流水沙变化直接影响因素。从柳河流域六个水文站多年径流泥沙观测资料看,径流量、输沙量均有递减趋势;通过分析,河道内径流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自从1983年柳河流域上游被列为全国八大水土流失治理区之后,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7%增加到54%,林地面积由11万ha增加到22万ha,人工草地面积由2万ha增加到4万ha,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85%,径流系数由0.56减少到0.50,侵蚀模数由2086t/km2.a减少到1094t/km2.a。  相似文献   

6.
柳河流域输沙能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柳河流域实测资料的分析,阐述了柳河流域输沙能力的分布和沙质类型,并就其沿程、年份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柳河流域的治理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4年为现状年,2010年为近期设计水平年,202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对柳河流域水资源现状特别是辽宁省部分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两水平年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柳河各个河段及支流含沙量、输沙能力、径流等情况,掌握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分布,探讨流域内的变化规律,为柳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搞清清水河流域不同时期、年际及年内水沙变化特点,以清水河流域固原、韩府湾和泉眼山3个水文站长系列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采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对水沙量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确定了各站年水沙突变点年份。研究表明:与长时期相比,近期2010—2015年除泉眼山站水量增加6.2%外,其他各站水沙量均减少,水沙减少范围分别为58.8%~65.7%和64.3%~94.4%,沙量减幅大于水量减幅。清水河流域年水量的58.5%~65.6%和年沙量的85.6%~89.4%都集中在汛期,年际间水沙丰枯悬殊。各站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突变时间存在差异性,各站水沙量近期呈减少趋势。同时也对影响清水河流域水沙条件变化的降雨量、坡面水土保持措施、水库运用和淤地坝建设等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柳河流域被列为全国八大重点治理区之一,全区统一规划,大力开展以小流域治理为中心的水土保持,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改革耕作方式。制定切实有效政策,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规划治理面积732.3km2,截止1991年已治理面积达到95.7%。林草覆盖率提高到54%,土壤肥力得到提高,田间小气候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柳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河为辽河下游右岸的一条多泥沙支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泥沙主要来自内蒙所辖的奈曼、库伦两旗境内的扣河子、养畜牧河及铁牛河三条支流,其中扣河子来量最大。大量的泥沙下泄,使柳河下游河道及辽河干流下游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淤积,个别河段已成为悬河。泥沙淤积造成了流域内许多中小型水库报废。本文详细地叙述了柳河流域的气象、水文、泥沙等基本特性,为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防止辽、柳河下游淤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水文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统计理论的概念,从建立泥沙频率分布曲线入手,分析了松辽流域主要河流(松花江、辽河)水沙频率之间的关系.定量界定了水沙丰平枯组合类型,将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划分为丰、平、枯(大、中、少)3个等级,以频率作为实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丰、平、枯(大、中、少)划分的标准,结合泥沙频率研究成果,对松辽流域主要河流的水沙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松辽流域人为活动时河流泥沙、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水沙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茹玉英  刘杰  朱岐武  朱世同 《人民黄河》2005,27(1):28-29,32
根据利津水文站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1950年以来黄河口水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进入河口的水沙量、水沙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水沙搭配、洪水特性等均发生了特征性变异,即枯水枯沙年连续出现时间长,年际变幅减小;10月份水沙特征已接近非汛期,洪峰流量逐年减小;汛期约50%的时间、全年有72.8%的时间流量小于500m^3/s;小流量级径流量和挟带泥沙量比例增大,大流量级径流量和挟带泥沙量比例减小;输水流量级已由2000m^3/s以上降到了1000m^3/s以下,3000m^3/s以上流量级输沙比例减幅达43.35%。  相似文献   

14.
柳河是辽河下游右岸一级支流,是一条多沙河流。通过对流域降雨地区分布、年内变化、年际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对流域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寸滩水文站水沙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寸滩水文站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沙控制站,也是三峡水库的干流入库控制站。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后,由于库区流速减小,将改变原水沙自然移动的变化规律,该站的水沙控制不仅反映了整个长江上游的水沙变化情况,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入库河段的泥沙变化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7.
柳河是松辽流域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河流之一,文中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结合柳河流域实际,分析计算柳河流域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整理现状供、用水量,分析柳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以流域为单元,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确定柳河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在控制地下水合理开采和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依据上一级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柳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柳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控制流域地表水资源的耗损量,将流域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分配到柳河流域各省(区),确定各省(区)地表水分配份额和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通过实施水量分配方案,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彰武县柳河流域内,有侵蚀沟道169 km,面积15.6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1.2% ,是产生侵蚀沙源的重点区。治理难度大,效益低,但通过对沟道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 取 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白云 《海河水利》2022,(2):101-105
为研究鲁东北引水枢纽工程水沙演变特征,利用水工模型试验开展河床水沙演变与闸前冲砂分析。结果表明,泥沙淤积厚度与累计运营时间具有三阶函数关系,但运营累计80 d后泥沙淤积厚度放缓,且淤积速率为先快后慢;断面与排沙闸距离愈远,则泥沙淤积厚度愈大,排沙闸可使泥沙悬浮沉降具有分层性,进而减少闸前泥沙淤积,相同断面上的泥沙淤积受横断面距离比参数影响较小;冲砂试验前100 min仅出渠流量受之影响,冲砂试验150 min时出、入渠流量达一致性,而该节点渠内水位降幅减小;出渠含沙量高于入渠含沙量,但差幅随冲砂进程减小,最终稳定在6.8%。论文研究认为引水枢纽工程并不一定需要人工泄降冲淤,可借助排沙闸的存在利用汛期上游河道泄流完成这一目标,节省引水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洋河干流近期水沙变化对下游灌区的影响,分析洋河二灌区施行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后引水含沙量及泥沙粒径特征,统计怀来气象站和洋河干流响水堡水文站1964—2019年长系列降水、径流和含沙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非汛期时段洋河二灌区具有高于90%的概率可以取到低于规范标准含沙量的水流,且未来灌区引水断面含沙量不会有大幅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