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α-耐高温淀粉酶酶解法制备多孔玉米淀粉吸油材料,以吸油率为衡量指标设计实验优化多孔玉米淀粉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为5.0、酶添加量3%、酶解时间12h、底物浓度25%,该条件下吸油率最高可达112.04%,对油脂吸附效果良好,其吸油率、比容积、膨胀率、透光率及溶解率性能指标比玉米淀粉分别提高了82.30%、21.94%、38.29%、7.39%、69.83%。FTIR分析表明,酶解作用使得玉米淀粉只是特征吸收峰有略微变化,并没有使玉米淀粉的分子结构发生显著改变;SEM分析显示,多孔玉米淀粉颗粒完整,孔洞明显,成孔效果良好,有利于增加比表面积,提升吸油性能。  相似文献   

3.
蔡敏 《广西化工》2012,(2):12-13
分别采用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复合酶水解淀粉得到多孔淀粉,并通过分析测试不同水解条件下多孔淀粉的吸油率和微观形貌,研究酶的种类以及水解时间对多孔淀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酶(葡萄糖淀粉酶∶α-淀粉酶=3∶1)水解16h得到的多孔淀粉的吸油率最大,达到了31.84%。在多孔淀粉的制备过程中,采用复合酶水解16h得到的多孔淀粉的吸油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陈宁  吴奇可 《广州化工》2023,(13):65-67
研究在制备多孔玉米淀粉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影响条件。用十字交叉法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下使用酶水解法所制得的多孔玉米淀粉的吸水率测试,用在单一变量相同的条件下最大值减最小值,比较所得差值的大小,差值大的影响较大。以玉米淀粉含量、α-淀粉酶含量、温度变化、糖化酶含量为影响因素设置九组实验,测得制取多孔玉米淀粉吸水率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温度变化>玉米淀粉含量>糖化酶含量>α-淀粉酶含量。本次实验所制得的多孔玉米淀粉以吸水率为800%~1 200%为标准都为合格品;四个影响因素相比,温度变化对制取多孔玉米淀粉吸水率影响较大。本研究选定的最优工艺,为提高多孔玉米淀粉的产率和综合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不同的盐酸浓度、温度、淀粉用量和反应时间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取得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盐酸水解红薯淀粉制备微孔淀粉,通过吸油率考察了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盐酸浓度为1.5%、温度为45℃、淀粉用量为20g、反应时间为8h时,制备红薯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多孔淀粉的生物法制备、改性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忠  王鹏  缪铭  黄敏捷 《现代化工》2005,25(Z1):77-80
多孔淀粉是一种中空变性淀粉,有超声波照射、喷雾、机械撞击、醇变性和酸水解等多种生产方法.介绍了酶水解制备多孔淀粉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并探讨了多孔淀粉的吸附性质和流变学性质,以及现代分析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布拉班德黏度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在多孔淀粉研究中的基本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多孔淀粉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碱法制备大米淀粉的基础上,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对酶解制备多孔淀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酶配比、反应时间、温度、pH、加酶量和底物质量分数6个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了复合酶酶解大米淀粉的工艺条件,并改进了多孔淀粉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是:温度50℃,时间12 h,pH为4.6,m(α-淀粉酶)∶m(糖化酶)=1∶12,酶质量分数为0.50%,底物质量分数25%。制备的多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分别是125.8%和163.2%,比表面积是2.219m2/g。此工艺可为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数据,并为我国的大米和淀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先用a-耐高温淀粉酶处理,制备多孔玉米淀粉,然后以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颗粒态交联淀粉絮凝剂,并对交联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制备多孔交联淀粉的最佳条件为:25 g多孔淀粉,碱性硫酸钠溶液用量50 mL,环氧氯丙烷用量0.75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8 h。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玉米淀粉酶法制备的多孔淀粉为原料,利用次氯酸钠创建碱性反应条件制备氧化玉米多孔淀粉。结果显示,当pH值为10,次氯酸钠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 h,羧基含量达到了0.92%,亚甲基蓝吸附量达到了22.66 mg/g。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氧化玉米多孔淀粉在反应后表现粗糙度增加,但是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并未出现新的吸收峰,相比玉米多孔淀粉,氧化玉米多孔淀粉的峰值温度、起始以及终止糊化温度、焓值均有所下降,同时两者的晶型并未发生变化,均为A型。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混合介质,利用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CO2干燥制备多孔淀粉,分别考察了水醇比、糊化时间、固含量、冷藏时间、乙醇置换用量、置换时间等对凝胶体积收缩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多孔淀粉形貌及孔结构,并考察了多孔淀粉的吸油性能。结果发现,水醇比为19∶1,固含量为13%,糊化时间为30min,冷藏时间为5天,醇置换量为5mL/g,置换时间为30min,水醇凝胶的体积收缩程度和质量损失相对较小,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为122m2/g,平均孔径为25.6nm,大豆油的吸附率可达457%(质量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固含量,能改善凝胶的三维网孔密度,增大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及孔容;水醇淀粉凝胶中的淀粉分子能形成一定结晶结构的网络骨架,利于维持水醇凝胶的骨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多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航  黄立新等 《精细化工》2002,19(B08):102-105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作为吸附材料,具有高效、无毒、安全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关注和兴趣,被广泛研究开发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农业、日用化工等行业。综述了近年来多孔淀粉在制备、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研究成果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微米碳化硅基体,氧化铝和氧化钇为烧结助剂,淀粉为造孔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通过测试合成多孔陶瓷的密度、收缩率、力学强度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了不同造孔剂含量对SiC粉体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物相的影响.研究表明:随造孔剂含量的升高,碳化硅陶瓷密度和强度降低,气孔率增加,而造孔剂含量对碳化硅陶瓷的物相组成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氧化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使用NaOCl、KMnO4和H2O2制造氧化淀偻的配方和工艺,并比较了三种氧化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高碘酸钠氧化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的工艺条件和流程。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时间3小时,反应温度30℃,NalO4浓度为0.32mol/l,NalO4与淀粉的摩尔比为1.1:1,所得淀粉的双醛含量接近100%,产品得率达到95%以上。氧化剂高碘酸钠的消耗量大约为理论量,且可通过电解再生,重复使用,避免了大量消耗昂贵高碘酸钠和环境污染,具有实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和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在调湿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马铃薯多孔淀粉,对其进行了SEM表征,考察了pH、α-淀粉酶用量对多孔淀粉吸油率/得率的影响,发现该多孔淀粉具有特殊的中空结构,孔道直径约为7~8μm,孔容积占颗粒体积的50%左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以多孔淀粉为填料、苯丙乳液为成膜物制备了多孔淀粉复合调湿涂料。测定了其涂料基本性能、吸水能力及调湿能力。结果表明:该多孔淀粉复合调湿涂料符合内墙涂料的基本要求,且涂层内部富含孔道和空隙,其吸水率可达150%,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吸放湿性能,可用于内墙调湿涂料。  相似文献   

17.
秦莹  梁兴泉  林宝风  陈亮  吴伟 《化工时刊》2006,20(6):13-15,26
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多孔淀粉的比表面和水解率以及亚甲基蓝吸附率和吸油率的关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计算。得到比表面与水解率、吸油率和吸附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827 348、0.610 89和0.518 97。结果表明比表面与水解率的关联度最高,并得到水解率和比表面的关系方程。通过测定水解率可以反映多孔淀粉比表面的变化状况,由此得到一种评价多孔淀粉性能的简易方法。同时,比表面与水解率的高度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实验条件下酶降解原淀粉颗粒的不同区域在速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张来新  杨琼 《化工时刊》2001,15(11):42-44
用硫酸水解玉米面粉成葡萄糖后,在偏钒酸铵及硫酸的催化下用硝酸氧化制备草酸,探索了反应温度,时间及浓硝酸与玉米面粉配比对草酸产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及熔点确定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酸酶序解法制备了高吸水性玉米多孔淀粉。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酸酶序解过程中各主要因素对多孔淀粉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酸处理条件为:盐酸质量浓度3.0%、淀粉乳质量浓度40%、处理时间70 min、处理温度50℃;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酶加量为理论水解量的40%、酶解时间18 h、酶解温度40℃、pH值4.0。用该酸酶序解法制备的玉米多孔淀粉的吸水率为156.98%,比传统的单用复合酶解法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20.
生物油淀粉胶黏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继宗  张琪  常建民 《现代化工》2013,33(6):62-65,67
对快速热解制得的杨木生物油进行GC-MS分析,确定其含有多种对制备淀粉基胶黏剂有益的有机组分。以生物油质量分数、生物油加入后淀粉乳液pH、生物油与淀粉乳液的反应时间以及固化剂质量分数4个关键条件为实验因素,胶合强度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生物油淀粉胶黏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生物油质量分数为20%,pH为7.5,反应时间为45 min,固化剂质量分数为18%。用该胶黏剂制备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GB/T 9846.3—2004标准中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