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室外应急疏散,是安全疏散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建筑火灾逃生新方法,本文中阐述了提倡室外应急疏散的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应急救生设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情况及应用现状等基本动态进行了归纳介绍,并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推广普及室外应急疏散理念及应急救生设施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2.
叶匡正 《中州建设》2009,(15):61-61
前些日子.因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投资23亿元引发的争议还未平息,又陆续看到一些关于地震博物馆的消息。如成都大邑的汶川地震博物馆.除陈列地震废墟和震毁实物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是一个事故、灾害频发的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对建筑内紧急逃生疏散问题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逃生疏散模拟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运用逃生模拟分析软件对建筑的BIM模型进行系统性分析, 加载逃生路径和设置疏散人数并研究参数设置, 最终得疏散时间、疏散轨迹,以及疏散口人数曲线图和区域人数变化曲线图,有助于建筑师对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和优化。通过研究,我们得知不仅要对基于BIM技术的应用软件进行学习、了解与研究还要在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方式与方法,使之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展完善,更好服务于设计,服务于绿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  相似文献   

4.
白昕 《城市勘测》2015,(3):79-8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图集是地震系列专题地图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城市应急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出发,探讨了应急避难场所地图集的设计和编制方法,并以福州市为例进行了实验和应用,为今后的城市应急避难专题图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规划背景近年来,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已使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带有人为因素,面对频繁的灾难,未雨绸缪地编制城市地震应急疏散规划,统筹考虑方便适宜、可达性好的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全面、便于使用的应急设施,确定快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多主体仿真技术(Multi-Agent Simulation Technology)在建筑学领域已被运用于建筑中疏散摸拟的研究.文章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地震灾害下建筑物内人员紧急逃生模拟系统的研究现况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11月9日,公安部、北京市政府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举行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全国"119消防日"全民疏散逃生演练主会场活动,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金国,北京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梁伟,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陈伟明、副局长王沁林,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丁世伟等出席活动。当天上午,王府井大街热闹非凡,人头攒动。9时30分,刘金国副部长宣布全国"119消防日"全民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开始。同  相似文献   

8.
李怀敏 《规划师》2007,23(4):21-26
从两个起于威尼斯的研究入手,通过动态视觉体验和城市形态学的研究途径,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可步行性从定性到定量进行探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可步行性的重要因素有渗透性、视觉丰富性、活性界面、机动交通流量和易读性.  相似文献   

9.
张荣 《城市勘测》2011,(4):17-22
基于GIS、三维建模、虚拟仿真等相关技术,建立了广州市城市三维景观地图数据库,开发了三维景观地图网站,并应用于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地图网站,本文对网站数据内容及模型标准(包括数据范围和内容、三维模型数据精度、三维场景效果)、三维景观地图制作流程(包括数据源获取、地物CAD建模、场景渲染及拼接)、网站功能(三维景观地图的查...  相似文献   

10.
林哲 《南方建筑》2013,(4):82-85
清末《桂林省城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用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相结合方法进行测量绘制的桂林城市地图,本文通过图像分析及历史资料比对,厘正了几种资料对该图的错误理解,并对该图中反映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探讨,以补充桂林城市演变关键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结合福州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其中重点讲述了如何应用G1S和RS技术进行建筑物抗震性能资料的快速采集以及普查成果数据在辅助政府决策方面的应用,希望能为国内其他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健健 《规划师》2006,22(3):94-96
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获奖方案"树城"的设计理念,是利用多伦多自身最独特的资源--树木,作为公园中最基本的要素来创造良好的市民休闲场所.该方案以树木而非建筑作为城市化的催化剂,通过自然植被的延伸在城市中创造密度,通过持续不断的植物种植为城市发展增加财富,最终形成一个由自然元素构成的城市领域,让人们享受低密度的都市生活.  相似文献   

13.
城市设计是对包括人、自然、社会等要素在内的城镇形体环境的三维立体设计,对中国城镇化的品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在中国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突飞猛进的同时,城市设计的长效管理却成为实践中的难题,精细的空间设计蓝图在被转译为规划管理语言的同时造成了大量信息的缺失,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落实.详细阐述了城市设计成果转译为管控工具的问题与门槛,建构城市设计成果要素的数字化谱系,将城市设计的结构要素、空间要素转译为数字化管理语言,提出城市设计智能化管控的规则与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以城市设计数字化谱系为理论基础,包含数字化辅助设计、设计审查、实施评估及公众参与等四种核心功能,以基础沙盘与大数据可视化为技术支撑,以多部门协同管理为平台运作方式,以过程式动态参与来接受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城乡地域划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城乡人口特征和城镇化水平,进而支持城乡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然而,我国的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区划定一直以行政地域为界线,难以适应城乡空间发展的复杂特征和真实地反映城乡人口情况,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政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不仅在演变过程中不断适应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新特征,而且如今已充分体现"实体地域"的概念,通过精细化的划定方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复杂特征,对我国而言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标准、方法和演变历程,并从划定方法的动态演变、核心指标和精细化三方面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文化到建筑现代性--思想的角度和轨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千里 《新建筑》2004,(1):40-43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有着结构上的差异,但是对于现代化的误解使我们始终难于触及现代结构,使“中国问题”始终难于向现代性问题转化:提出应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从现代化的景观来关注和探讨中国之现代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建筑现代化的根本指向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010年世博会特别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已经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的“展区”,其本身也应当成为体现城市最佳实践精神的一个“展品”。这就是说,城市最佳实践区在街区规划、工业遗产利用和环境设计等方面,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之成为街区改造的最佳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众关于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意识逐渐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当前城市规划师的首要课题.德国早在197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相关城市气候应用研究与实践,并开发了城市环境气候图这一城市气候信息的应用平台.目前德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立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气候领域,选取德国城市环境气候信息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重点,针对德国城市环境气候图的构建和应用展开了详细探讨,并总结了此类气候环境评估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气候信息评估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参照范例.  相似文献   

18.
吴志强  邓小兵 《规划师》2005,21(2):75-78
19世纪的世博会主要以展示世界各国的科技实力为王题,20世纪下半叶世博会的主题则转向对太空、海洋的探索,上海2010年世博会具有独创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活”的概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动题的世博会将为进入“城市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寻求特色,是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流话语。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在西部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水平增加了发展需求的迫切性,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延续地方传统和民族特色,使之适应当代的民众需求和城市品位,是一个很有普遍意义的规划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关系,提出了在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设计要求中控制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规划管理操作问题.然后建立城市规划方案热岛效应预测模型,从城市规划的操作应用角度提出热岛效应的控制指标,并分析规划设计可以影响的控制因素,以指导城市控规编制规范.同时,以北京地区某低碳社区详细规划项目为实例,量化评价了规划方案的热岛效应指标,以及与热岛相关的控规地块指标对降低热岛效应的贡献度.最终将减缓热岛效应的目标,分解为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内的发展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