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城市中心区发育与交通策略关系密切的现象,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城市中心区发育中的交通策略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从新中心培育、中小城市老中心生长、特大城市老中心分化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中心区不同发育阶段的交通优化策略,有利于城市中心区的合理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土地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的代表城市,面对城市中心区高密度的发展环境,香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解决交通问题,并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很多医院抓住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论文通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建门诊综合大楼的设计,从医院总体规划出发结合城市空间、医疗功能、交通流线等多方面因素探讨城市中心区医院改扩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航 《规划师》2006,22(4):61-63
城市中心区管理理论是管理学、营销学和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为城市中心区在新的区域竞争背景下实施功能规划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我国城市中心区规划应以需求为导向,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建立高效的城市中心区管理组织,加强地方政府与中心区核心企业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于连莉  王宁牛雨 《规划师》2006,22(12):49-51
城市中心区是交通指向性集中的区域,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停车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等交通问题,导致土地利用的边际效益和整个城市运转效率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中心区中心职能的发挥。应通过有机疏解、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优化整合夏通资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措施,引导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向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步行系统是城市中心区各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对 城市中心区人性化品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步行优 先是城市中心区空间营造的重要价值观。为将步行优先的价值 观系统理性地落实到具体空间要求,明确指导城市中心区空间 设计实践,提出基于“价值特征”的设计方法。价值特征是指 设计的价值观及其引领下的空间特征。基于价值特征的设计方 法是指,明确设计的价值观,并建立基于价值观的价值特征体 系,进而落实到具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价值观、空间 特征”2个层次,实现价值观在空间设计中的落实。在步行优先 价值观的引领下,建立包含“目标价值特征、本体价值特征、 支撑价值特征”的城市中心区步行系统价值特征体系,阐释其 具体价值特征内涵,提出多元价值特征耦合的设计框架,指导 步行优先的城市中心区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7.
刘滨谊  王玲 《规划师》2007,23(5):19-23
针对自然环境如何融入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文章提出建设"自然化"的城市中心区的设想,从规划价值观和规划方法两个层面分析城市中心区"自然化"与人工化的区别.安徽省太湖县中心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规划以"规划结合自然"为原则,形成"一城两区"的规划结构,围绕禅宗文化特点构建公共空间体系,最终实现"创造自然化城市中心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探讨战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问题。本文对北美和欧洲的城市中心区,从最初的步行区中心到60年代后期建设起的巨型结构中心(megastructures)都进行了验证。提出的问题是:在否定高技术解决方案,否定取而代之的城市复苏措施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新乡土主义建筑艺术后,城市应如何向前发展。目的是呼吁人们在制定城市重建政策时,将城市设计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9.
美国市长论城市中心区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美国西北部地区发展迅猛,城市“空心化”和“郊区化”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如何复兴中心区、促进城市中心区发展,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1998年美国城市土地研究会(ULI)组织了第五届市长论坛,专门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中心区的改造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这场城市更新的运动中,如何保持城市的历史文脉传统,又体现现代城市的时尚气息?应对这一挑战,必须以全面辩证的认识观、科学理性的决策观和系统综合的评价观,系统全面地予以审视和思辨。  相似文献   

11.
陆敏 《建筑与文化》2012,(12):80-82
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心区位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的空间秩序角度,梳理发展脉络,探寻演变机制与要素。通过调查、分析与比较,发现商业中心的演变和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密不可分;交通工具与可达性是影响其演变的重要技术因素;人口布局是其演变的持久动力,以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解析城市用地空间结构:基于南京市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南京大都市区划分566个交通小区及5个圈层、8个扇面,根据土地使用数据计算其居住、工业和商业用地的区位熵值,运用GIS和Surfer软件绘制相应的等值线图和3D图来解析城市空间结构.结果证实不同用地类型表现为不同空间结构:①居住用地呈圈层式结构;②工业用地具有圈层式及扇形结构两重性;③商业用地则是分等级的多中心结构.最后,根据这三类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并将其拼成为一个综合模型.根据综合模型分析认为,在转型期内,土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认为政府和市场手段在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过程中能够互补.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武汉市空间结构和空气 质量(PM2.5)现状,运用WRF/CMAQ耦合 的方法模拟了2015年冬季武汉都市发展区内 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从城市空间 结构、用地建设强度、通风廊道三个方面讨 论了城市空间布局对武汉城区空气质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一、武汉城区冬季的PM2.5 浓度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早上8点前后 的浓度最高;二、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存 在明显的圈层差异,由内向外逐渐降低,二 环内的最大浓度是同一时刻全市平均值的2 倍以上;三、分散式布局、高容低密的建设 模式以及引入通风廊道三种方法都能有效 地降低主城区的PM2.5浓度,但分散式布局 和引入通风廊道的方式会在城市局部地区, 尤其是下风方向形成弱风区而造成PM2.5累积,高容低密模式在降低主城区内PM2.5浓度上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大降幅可达87 μg/m 3 ,是 兼顾城市发展需求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4.
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公 共设施或空间的建设运营投入较高与部分空间 实际使用绩效较低形成现实矛盾。为了推进城市 蓝绿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 公共性,研究者不断从更多视角关注公共设施 或空间的使用绩效与可达性。以昆明市中心城区 31个城市公园为例,提出测度公园空间使用绩效 更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和方法,然后结 合多种交通方式可达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量 化两者的关联性;最后根据不同聚类的关系来 分析四类公园的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影 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可达性对公园外部 空间使用绩效影响最显著;大部分公园空间使 用绩效和交通可达性较为匹配,但低水平匹配 居多,需要从空间平衡布局方面提出城市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的规划策略;对关系不匹配的公园,需要关注公园运营管理和周边建设两方面存在的 滞后要素。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园公共性的充分发挥和持续性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Clark(1951)提出城市空间传统密度模型后,城市空间人口密度分布研究进入了一个繁盛阶段。McDonald(1989)对70年代至80年代后半期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本论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反映城市化(尤其是其中的郊区化)进程中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人口密度模型进行归纳整理。作为综述论文虽与McDonald(1989)会有部分重复,但论文范围扩展到90年代以后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规划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修春亮  孙益杰 《规划师》2000,16(1):101-103
作者探讨了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城市地域概念问题、居住分化问题、城市形态演化的阶段性问题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问题。作者认为,我国应该在统计地域体系中建立规范化的城市实体地域概念和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应适度促进居住分化的发展;规划应以城市形态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依据;试图通过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来协调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域间关系的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应对现行城市规划的模式和框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邵琳  黄嘉玮 《中国园林》2007,23(11):68-72
城市公园系统的空间布局与市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运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城市公园公共服务格局,切实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城市公园系统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形成科学的、对城市公园系统空间布局具有引导性的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具体运用于无锡市传统中心区城市公园系统研究中。希望从规划专业角度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政府将有限的资金及优惠政策投入相对需求最为迫切的区域,不断完善城市公园绿地分布。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城市更新相关研究多聚焦于老城区、老厂区等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存量空间,对上一阶段增长主义造成的非城市中心区低效蔓延空间研究较少。由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政府财政能力有限,非城市中心区往往公私产权复杂、边界模糊、空间破碎、功能混杂,法定规划常常失效,街头摊贩等非正规经济活跃,空间侵占和违建现象屡禁不止。非城市中心区具有城市更新的特殊性:一方面,非城市中心区作为城乡之间的“中介场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庇护空间,降低了弱势群体落脚城市的成本,在更新中应关注该类群体的发展诉求,改善人居环境,体现包容性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针对监管不严、建设不全而滋生的消极空间,有必要通过正规力量建构发展秩序,提升空间品质。而正规力量的介入往往会引发空间剥夺和功能绅士化,导致外来劳动力的生存困境,削弱原有的街区活力,破坏原有的生长秩序。本文基于中部地区非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逻辑和特征,结合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当下腾退空间短期无法连续成片、土地权属复杂多方利益博弈、政府决策和弱治理绩效并存、以及后期空间功能释放不确定的情况,建立非城市中心区发展框架:利益聚合、生态整合、生活缝合、时空叠合和社会融合。并提出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利益聚合、以生态整合引导基底完善、以日常生活实践建立时空共处原则、以空间设施融合实现共享发展、以渐进性改造实现社会融合,尝试寻找一种非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协作路径和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大环境下,随着城市新区的开发以及城市中心区传统产业的外迁和置换,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正日益受到城市决策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杭州为例,在分析目前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城市宏观层面的空间发展格局与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增长、结构和效率——兼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成日 《规划师》2008,24(12):35-39
研究表明,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存在六种缺少效率的典型形态,分别是:分散组团式发展,破碎化的土地开发、过度规模的土地开发,蛙跳式发展.空间随机式发展,过度的混合用途。为推动城市可持续的空间发展,应增强城市规划中经济.定量、模型等方面的分析;引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值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实行灵活和多样的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实行灵活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