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来说,NEC尽管在这个市场上辛勤耕耘了10年功夫,但知道NEC笔记本电脑的人,却仅仅限于一些水货购买者,以及极小一部分的行货用户。 10年有多长?NEC当然不会相信市场就会这样寒冷。为了在中国市场真正雄起,于是,昔日异常低调的NEC,趁进军中国市场10周年之际,借助于一系列的大型动作,将自己弄了个满城风雨。  相似文献   

2.
1999年2目27日至3目1日,NEC日本电气香港有限公司与北京和雍公司联合在海南三亚举行了NEC笔记本电脑代理商会议.NEC总部、NEC笔记本亚太区业务部及NEC香港均派出管理高层代表出席.NEC定下未来两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目标:1999年巩固中国市场前5位,2000年力争进入中国市场三甲之列.和雍公司在海南代理商会议上提出“齐心协力,’99年冲前三”的口号,吹响了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冲锋号,也把NEC笔记本电脑的发展计划提前了一年.NEC公司在产品、广告、服务上多方扶持和雍公司,已决定大规模加大投入,以确保NEC品牌地位稳步上升.和雍公司定下1999年销售计划:力争销售25000台/年,是1998年销量的两倍!海南的阳光、沙滩、海浪、空气是迷人的.在海天一色的旖旎风光中,蕴育着中国计算机市场的又一场战争!和雍公司一直拥有梦想,希望中国早日强大,希望中国人民早日富康.为此,和雍公司不遗余力,精心培养着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NEC笔记本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是同一时间,每个产品系列只提供一至两个型号。从今年三季度起NEC将针对同一产品系列,至少同时投放2~3个不同性价比的型号,以满足中国用户对笔记本电脑应用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从下半年起NEC还将引入经销代理分级制度,以完善其销售网的渗透能力。6月23日,NEC个人电脑产品部经理葛品良向记者介绍了NEC笔记本下半年的“改革方案”。葛品良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潜力及增长速度,可列全球之冠。整体上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增长率在96及97年度分别是60%和70%,而NEC估计,今年中国笔记本的增长率则应达70%以上。其增长因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笔记本市场日趋成熟,笔记本移动办公概念,进一步被市场所接纳;另一方面,国内低价位品牌笔记本电脑的出现,导致了笔记本用户“平民化”的趋势。谈到市场竞争的形势,葛品良坚决表示,NEC绝不会只单纯地利用价格策略切入市场。减价行动无疑是最快速直接的促销行动,但NEC却不能忽视中国笔记本用户日趋成熟的消费意识,NEC相信,中国笔记本用户对计算机的真正功能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用户购买笔记本时,亦会认真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作出选择。用户再不希望用便宜的价钱,购置一台不适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在2002年,中国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获得了超过30%以上的高速增长率,市场容量已经达到80万台左右。NEC2002年推出了几款有代表性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特别是10月份NEC笔记本电脑的大幅度下调以及11月推出的Versa E400和Versa E600,都引起了市场的关注。NEC笔记本电脑业务的增长率达到22%,但对NEC来说,这样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在日本,NEC笔记本电脑业务多年来一直以超过2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市场首位,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却不够理相。为了改变这种局面,NEC日本总部决  相似文献   

5.
笔记本电脑从诞生之日就把人们带进了扑朔迷离的移动世界。而今,“OEM”、“All-In-One”、“模块化”、“超轻超薄”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更是让人看得时时眼热。据IDC统计,1998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的销量为214000台,比1997年增长了30.8%。这一涨幅已超过了微机市场中的老大台式机的增长速度。随着笔记本电脑热的兴起,对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生产、技术更新、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台湾作为全球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生产、研发基地,为业界熟知的许多知名品牌如IBM、COMPAO、HP、DELL、NEC、SHARP等提供笔记本OEM产品,同时许多台湾厂商自1998年开始进入大陆市场,其影响力和用户群与日俱增。伦飞作为厂商在台湾市场中始终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同时伦飞也是最早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品牌,至今已有6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笔记本电脑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们带进了扑朔迷离的移动世界,而“OEM”、“ALL—IN—ONE”、“模块化”、“超轻超薄”等概念更是让人看得眼熟。据IDC统计,1998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的销量为214000台,比1997年增长了30.8%,这一涨幅已超过了微机市场中的老大——台式机的增长速度。随着笔记本电脑热的兴起,人们对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生产、技术更新、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台湾作为全球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生产、研发基地,为人们熟知的许多知名品牌如IBM、COMPAO、HP、DELL、NEC、SHARP等提供笔记本OEM产品,同时许多台湾厂商自1998年开始进入大陆市场销售自有品牌,台湾品牌在大陆市场的影响力和用户群与日俱增。伦飞作为厂商在台湾市场中始终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同时伦飞也是最早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品牌,至今已有6年之久,且在大陆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据IDC统计,伦飞1998年市场排名第四,仅次于东芝、IBM和COMAPQ。伦飞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成长步伐,不仅为我们演绎出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也使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7.
1997年是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品牌激增,竞争激烈的一年。尽管产品降价幅度惊人、但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发展,全年出货量在16-17万台之间。|997年东芝、IBM、COMPAQ、恒升、伦飞以其完整的市场策略,出色的市场适应能力和雄厚的企业实力,继续在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尽领风骚,NEC、ACER 等品牌虽然初涉市场,也有不俗表现。对于用户而言,1997年新技术不断出现,笔记本电脑价格正逐步逼近台式机,所以过去的一年是欢欣鼓舞的一年;对供货商和经销商而言,1997年是不解、迷惘和困惑的一年。由于市场惯性,1998年祖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还不能说将走出困惑,但这种困惑将是黎明前的困惑,1998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曙光将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8.
NEC公司于1997年1月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同时推出带MMX处理器的多媒体笔记本电脑,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NEC97风暴.在中国大陆,因其投放量少,产品仅在少数熟悉电脑产品的高级管理人员中流行.进入4月,MMX产品在大陆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NEC在大陆正式成立了MMX笔记本电脑销售联盟,此联盟旨在让NEC MMX笔记本的用户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国际保用服务.NEC笔记本电脑有悦目的色彩显示、高速的CD-ROM、先进的通信性能,而MMX带给NEC轻便快捷的处理器,此次的合作真可谓珠联壁合.  相似文献   

9.
1999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开始走向成熟。从技术的角度讲,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性能与台式机已经齐肩。市场总需求量尽管和欧美地区相比有差距但也一直平稳地上升。市场的热度也从最初圈里热闹圈外凉的状况,发展到用户对实际应用地重视。投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角逐的厂商也逐渐地递加,对市场更大的占有率的渴望,使各主要笔记本品牌使出浑身解数以求扩大规模。而价格的竞争几乎成了一些品牌的唯一利器。在一浪一浪降价潮的冲击下,一种价格假设开始在市场上形成:不用等待2000年或更晚的时候,万元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在市场上形成固定的价格群落,并以最适应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的面目  相似文献   

10.
过去,NEC曾多次尝试以彩显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NEC一向标榜其显示器高质可靠,而价格又居高不下,因此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一情况尤以成熟的14″彩显市场为甚。针对这一情况,NEC于1998年一季度重整生产工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保持原有元件的情况下,突破了价格、档次等市场障碍。再有,中国显示器市场的主流产品已由14″转到15″,这两方面为NEC Multisync显示器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契机。 NEC表示要进一步拓展15″彩色显示器市场,通过各种推广及销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周刊》2000,(10):37-37
在竞争激烈的笔记本电脑市场,IBM、康柏、惠普、NEC、宏基、伦飞等厂商都在IT行业内同一品牌下拥有庞大的产品群,都是实力很强的专业厂商。但自96年以来连续四年占据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第一位置的却是另外一个品牌——联想东芝,并且一度达到29%的市场份额。东芝在中国虽然也有很大品牌影响力,但它的影响是在家用电器范围内,在IT行业基本上一直是东芝笔记本电脑在“单兵作战”。这种情况下获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可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NEC在中国又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新公司的规模不大,只有30人左右,注册资金1.4亿日元(约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业务范围主要是在中国市场销售NEC的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产品。 单独地来看,这样一家公司的成立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如果联想到NEC是在日本销量第一、全球销量第五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如果注意到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全权经营者就是这家叫做“NEC数码应用产品贸易(上海)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去年笔记本电脑市场风波的洗礼,泡沫成分被剔除,有实力的厂商见真功夫的时候到了。恒昌北京总公司NEC服务器部的总经理胡劲松对此深信不疑。据1998财年的不完全统计,恒昌销售了1万台NEC笔记本电脑,千余套NEC服务器,总销售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NEC笔记本已稳居中国市场三甲之列,而恒昌希望自己代理的NEC PC产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笔记本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新技术、新规格、新产品的推出,带来笔记本电脑整体降价。笔记本电脑在2004年开始向平民化、普及化靠拢,逐步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今年上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出现以下特征:DIY搭NB顺风车DIY商家们在进入笔记本市场的时候正好搭上了这趟高速发展期间的“顺风车”。以重庆地区IT业实力派企业三山为例,凭借着与华硕一直以来的良好关系,2003年底,他们成为华硕笔记本在重庆的重要代理商。华硕笔记本电脑一向凭借“坚若磐石”在重庆市场中有着良好的声誉,深受山城用户的信赖。而三山与华硕强势联手后业绩非常不错。此后,三山电脑又与京东方、松下等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重庆地区拥有多品牌资源的笔记本电脑重量级渠道商。像三山电脑这样引进笔记本品牌介入新领域的DIY商家不少。四维电脑也随之和夏新、神舟、清华同方等国内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成为NEC笔记本在重庆地区的独家总代理。重庆老牌DIY商家商达科技以前一直在做移动PC,在移动性电脑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目前,他们也开始了与明基、惠普笔记本的合作,丰富自己的移动产品线。买家偏爱个性化消费清华同方、联想和八亿时空等厂商7月初在重...  相似文献   

15.
“NEC笔记本是全球五大电脑及方案提供商之一,也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之一。为了确保在中国的领先竞争优势,NEC笔记本电脑有计划引入3D屏幕及音响技术(3Dview&sound)、燃料电池技术(FuelCellButterly)、超薄水冷技术(ThinWaterCoolingModel)。”NEC笔记本电脑中国业务总经理吉川千治在7月15日“双翼齐飞纵横四海”——NEC笔记本渠道策略发布会上表示,NEC主要的企业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04年建立完善的零售、分销及行业渠道平台,以便有能力覆盖中国80%的市场;二是未来在国内建立组装和生产基地,以解决市场份额扩大…  相似文献   

16.
NEC:持重成长     
对NEC笔记本来说,2001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应该值得带着笑容来看。 由于NEC的财政年度是从每年4月1日开始,因此NEC香港有限公司电脑部总经理室冈光浩所评论的主要是近三个财季的情况,他评价这三个季度的销售情况为“相对满意”。在笔记本电脑方  相似文献   

17.
服务器及网络产品技术相对复杂,自身价格较高,对售后服务也有相当要求,因此渠道对于服务器营销的意义就显得非同小可。 在1998年的国内服务器市场上,IBM、HP、Compaq三家占据了超过2/3的市场份额,NEC、浪潮等品牌也基于各自的优势在服务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厂商的渠道建设由于历时较久,自然有多年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那么对于生产东芝品牌服务器的宏芝公司来说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渠道呢? 作为今年8月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东芝服务器品牌,在考察了中国市场上网络产品营销的特点后,为更好地把自己的产品服务于广大客户的需求,顺利推广、销售东芝品牌服务器及网络产品,本着长  相似文献   

18.
第一季度通常是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淡季,但今年却淡季不淡。明基、长城等笔记本电脑企业的销售增长都超过50%,远超过年初I D C预测的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未来三年平均30%的增长率。仅从这一点看,目前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仍旧大有可图。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包括微星、优派等在内的传统意义上的配件、外设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其中,微星还提出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目标。作为一家刚刚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兵,微星怎么建立自己的中高端品牌形象呢?微星科技资深副总裁卢琪隆表示,售后服务最能体现出中高端品牌与低端品牌的差距。因…  相似文献   

19.
行业争零售     
在国内NEC个人笔记本电脑业务占了整体业务的90%。但NEC香港有限公司资讯及视像系统市场经理陆宇澄表示,未来的重要转变就是NEC笔记本将加大对中国行业用户市场的开拓,未来的目标是达到行业用户和零售分销用户分别占30%及70%。目前90%是个人业务今年NEC笔记本进入国内市场十周年了,NEC笔记本在国内将有哪些新的策略?陆宇澄表示,过去NEC笔记本的主要精力是在个人用户市场。因此,NEC  相似文献   

20.
都说中国PC市场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这点从NEC身上大概表现得最为明显,进入中国市场后,没有突飞猛进的销售增长记录,每年的销售产品从PC、打印机、POS机都是一个稳扎稳打的全面推进过程。与HP、联想这些厂商相比,给人的感觉它似乎缺乏冲劲,实际上,以投资量来计算,在国内计算机领域内的外商排名中,NEC名列榜首。上海华虹NEC的投产,就表明了它独到的经营策略,用NEC公司副总经理吉川千治先生的话来讲,NEC在中国生产PC,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生产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生产芯片和其他通讯产品(NEC在中国通讯业的投资仅次于摩托罗拉),计划2010年把中国变成NEC的芯片出口基地。 这一切都表明,NEC在中国是在进行着一场超长距离的慢跑,在这个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PC市场,NEC仰仗着它的生产规模(其PC产量排名世界第4)、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