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应条件对豆-乳内酯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乳、牛乳为混合豆-乳底物原料,以葡萄糖-δ-内酯(GDL)作为酸凝剂,以大豆乳、牛奶分别为底物作为对照,探讨不同的反应条件对豆-乳内酯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分别为预热温度90~100℃、预热时间5~15min、凝胶温度75~85℃、凝胶时间30~50min时可以获得质构特性较好的凝胶。  相似文献   

2.
用大豆和牛乳结合制作食品,可以合理平衡氨基酸的比例,使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组合,有利于膳食营养的均衡。以大豆乳、牛乳为混合原料,并以大豆乳、牛乳分别作为对照,以葡萄糖酸-δ-内酯(GDL)作凝固剂,探讨大豆乳与牛乳不同比例条件下,形成的豆-乳内酯凝胶的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内酯豆乳与内酯牛乳在硬度、胶黏性、咀嚼性、脆性、黏性、弹性、内聚性方面差异显著。随着牛乳含量在混合物中的不断增加,当大豆乳和牛乳的比例达到1∶1前,大豆乳与牛乳的比例对豆-乳内酯凝胶的硬度、胶黏性、咀嚼性、脆性、黏性、弹性影响显著;当大豆乳和牛乳的比例达到1∶1后,差异不显著,而对其内聚性影响差异不显著。质构特性结合表面微观结构的测定结果表明:当牛乳添加量为30%时,豆-乳内酯凝胶质地较好,表面结构均匀,微观结构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为原料,对其进行发芽处理制备内酯凝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发芽时间、豆水比、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保温时间对发芽大豆内酯凝胶的凝胶强度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大豆内酯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发芽时间16 h,豆水比1∶4,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0.3%,保温时间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芽大豆内酯凝胶与普通大豆内酯凝胶相比,微观结构无显著差异,弹性、硬度、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相近,营养成分异黄酮及氨基丁酸含量分别提高66.07%和208.01%。  相似文献   

4.
山药保健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山药为主要原料,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研制出了山药保健豆腐。其制作最佳工艺参数为:豆乳浓度1∶5,豆乳山药泥比10∶3,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0.27%。该产品呈白色,具有纯正的豆香味及山药的特有风味,营养丰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山药内酯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山药为主要原料 ,利用葡萄糖酸 δ内酯为凝固剂 ,研制了山药内脂豆腐。其制作最佳工艺参数为 :m(大豆 )∶m(H2 O) =1∶5 ,豆乳与山药泥质量比为 1 0∶3 ,葡萄糖酸 δ 内酯添加量为 0 2 7%。该产品呈白色 ,具纯正豆香味及山药的特有风味  相似文献   

6.
以烘烤花生和大豆为原料,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胶剂,研制出花生内酯豆腐。在确定了烘烤温度、时间、GDL添加量的基础上,以凝胶强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研制出具有烘烤花生香味又保持大豆特有的豆香味且营养丰富的烘烤花生内酯豆腐。  相似文献   

7.
圣女果营养保健豆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圣女果为主要原料,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制出营养保健豆腐。制作最佳参数:豆乳浓度15°Brix;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0.30%;圣女果与水以1:2比例制得果汁;豆乳果汁比5:1。产品成淡粉色,具有纯正的豆香味及圣女果的特有风味,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GDL(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o-δ-lactone)诱导乳蛋白质酸凝胶特性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凝胶特性的主要因素。目前,研究乳蛋白酸凝胶特性的方法主要有测定凝胶的流变学特性、凝胶的脱水收缩的能力以及凝胶的质构等。乳蛋白在酸凝胶过程中不仅受到GDL添加量的影响,还受到凝胶温度、预热处理及离子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穆硕  鹿瑶  高彦祥  毛立科 《食品科学》2018,39(18):29-34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和凝胶特性制备蛋白质乳液凝胶,用以同时传递VE和D-异抗坏血酸钠,重点阐释果胶对凝胶结构特性和复合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乳液的分散相油滴粒径随果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蛋白质-果胶复合溶液预加热处理温度越高乳液油滴粒径越大。乳液经葡萄糖酸-δ-内酯诱导形成凝胶,凝胶时间及凝胶强度(G’)受果胶质量分数影响。质构分析表明,果胶质量分数和预加热温度对凝胶硬度无显著影响,但凝胶弹性随果胶质量分数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VE和D-异抗坏血酸钠被包埋于乳液凝胶后,其贮藏稳定性随果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并且D-异抗坏血酸钠降解速率高于VE。本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果胶质量分数可以调节乳液凝胶的结构特性,而不同的凝胶结构可以调控包埋于其中的功能因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和大豆为主要原料研制仙人掌内酯豆腐,其最佳工艺参数为:以豆、水比为:1:4制成的豆乳,与仙人掌汁按6:2的比例调配,GDL(D-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为0.40%,成品呈淡绿色,质地细腻、弹性好.具纯正豆香味及仙人掌特有的清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9×103~12×103的青稞β-葡萄糖凝胶形成条件以及质量分数、pH等因素对凝胶的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和21℃时,质量分数较高的小分子的青稞β-葡聚糖容易形成凝胶,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凝胶强度增大;水合时间对凝胶强度影响不显著;质量分数为5.3%的β-葡萄糖在中性条件下形成的凝胶特性较好,添加蔗糖和Ca2+对凝胶质构特性也有明显影响;较高质量分数的青稞β-葡聚糖凝胶具有良好的持水性.  相似文献   

12.
豆乳干酪,是以豆乳取代牛乳的一种类似干酪的新型发酵豆制品。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牛乳,采用牛乳干酪发酵剂发酵制备新鲜豆乳干酪,并对制备豆乳干酪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探讨发酵剂添加量对新鲜豆乳干酪在储藏14 d内的理化指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剂添加量的不同对大豆干酪理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储藏时间的增加,豆乳干酪水分逐渐降低,pH缓慢下降,在相同接菌量条件下,不同储藏期内大豆干酪的硬度、弹性、咀嚼性逐渐降低。在接菌量不同时,豆乳干酪质构数值差异显著。试验结果显示,添加0.03%的发酵剂有利于新鲜豆乳干酪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探讨乳酸菌发酵不同比例的混合乳(牛乳和豆乳)的产酸和凝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豆乳∶牛乳=2∶1的混合乳中添加1.0%葡萄糖,3.0%蔗糖和2.0%海藻酸钠,接种5%活化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在42℃培养6h可获得具有清新的乳酸发酵风味、无豆腥、有乳香、酸味爽口、凝乳良好、口感细腻的混合酸乳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发酵制备大豆奶酪豆坯的工艺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乳酸茵干酪乳杆菌(LC)、瑞士乳杆菌(LH)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6013(LR)和葡萄糖酸内酯(GDL)凝固豆乳制备豆坯,并对其质构和风味进一步改善。在6h的凝乳发酵中可以发现LC+LH样品中发酵剂生长良好,豆孔pH下降比LC+LH+LR样品要多。GDL的添加可以促进发酵剂生长,降低豆乳pH,但是它对豆坯的质构的改善并不明显。在GDL+LH+LC+LR制备的豆坯样品中,检测到7种提供风味的和另外11种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游离氨基酸(FAA),同时,该样品的脂肪酸(FA)情况也发生显著变化(C18:3.C20:0,C20:1和C22:0除外)。除了10种常规大豆脂肪酸外,C22:1和C24:0也被检测到。后熟过程中这些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变化将会导致大豆奶酪质构和风味的改善和提高。从质构和风味上讲,LC+LH制备的豆坯是最好的,其次是LC+LH+GDL制备的豆坯。  相似文献   

15.
《食品科技》2003,(8):66-68
研究了蔗糖、Ca2+、葡萄糖酸-δ-内酯对海藻酸钠-高甲氧基果胶复合体系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Ca2+对该体系的凝胶特性影响很大,适量蔗糖的添加不仅可增加体系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还可增加凝胶的融点;Ca2+的添加可使体系的凝胶类型从热可逆变成热不可逆,且对体系凝胶强度的影响与其对海藻酸钠的影响类似;在海藻酸钠、高甲氧基果胶单独不能形成凝胶的条件下,葡萄糖酸-δ-内酯的添加可诱导两种胶的混合物形成凝胶,且该复合物的凝胶强度与葡萄糖酸-δ-内酯的浓度、胶体总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甜玉米风味豆腐脑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楚周  赖健 《粮油加工》2008,(9):112-114
本文以大豆、甜玉米为主要原料,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凝固剂,研究了甜玉米风味豆腐脑的制作工艺.并采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研究了豆浆浓度、甜玉米汁与白砂糖的用量比例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用量对甜玉米风味豆腐脑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打浆时干大豆与水的比例为1:13,甜玉米汁用量为8%,白砂糖用量为7%,β-环状糊精用量为1.5%,葡萄糖酸-δ-内酯用量为0.25%.凝固温度为78℃,凝固时间为20min时,甜玉米风味豆腐脑产品的色泽呈淡黄色,具有良好的甜玉米风味和纯正的豆香味,并且豆腐脑的口感细腻、凝胶强度适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以大豆、椰肉为主要原料,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制椰汁豆腐。其最佳参数;豆腐浓度为1:6,椰汁浓度为椰肉与水比为1:1.5,豆乳椰汁比6:2,GDL添加量0.30%,该产品是乳白色,具有一定的椰香味和纯正的豆香味。  相似文献   

18.
于国萍  安静  韩宗元 《食品科学》2010,31(15):21-25
探讨热处理以及葡萄糖酸-δ - 内酯诱导的酸化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表面疏水性、保水性。最佳工艺条件为:90℃加热处理40min。大豆分离蛋白经葡萄糖酸-δ - 内酯诱导酸化后,形成热处理凝胶的凝胶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应用萌发大豆生产益生菌发酵豆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大豆萌发过程中大豆蛋白亚基组成含量的变化,确定以萌发至2~3cm长的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经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合发酵制成发酵豆乳.研究表明,与非萌发大豆制成的发酵豆乳相比,以萌发大豆制成的发酵豆乳口感和质构均得到明显改善,硬度和脆度分别下降了38.61%和38.85%,粘附性从-86.779g·s增加至-52.172g·s,口感更细腻柔软粘稠,与发酵纯牛乳相接近.  相似文献   

20.
大豆浸泡是豆乳凝胶(豆腐、豆花等)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改变浸泡条件对豆乳凝胶品质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不同的豆乳凝胶产品要求的硬度、弹性等标准各异。为明确不同浸泡条件下的豆乳凝胶品质性质,提出适于不同加工环境和不同产品类型的原料浸泡条件,分别使用碱液与蒸馏水对大豆进行浸泡,并选择4、25、37、55℃这4个典型温度为作用条件,对大豆的吸水率进行测定,建立了吸水动力模型,比较了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制备豆乳凝胶的得率、豆乳蛋白质提取率、豆乳凝胶形成过程以及豆乳凝胶品质。结果发现:未使用碱液时,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凝乳得率、豆乳蛋白质含量以及豆乳凝胶硬度均略有升高,在37℃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中25℃浸泡最有利于蛋白质的提取,豆乳凝胶强度最强,达18.14N;使用碱液后,豆乳蛋白质提取率和凝胶保水性均有所提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当浸泡温度较低(20℃以下)时,采用低浓度的碱液浸泡有助于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和豆乳凝胶的保水性。进一步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发现,当温度在21℃时,使用碱液浸泡可以使豆乳凝胶得到最大的保水性;温度在22℃时其凝胶硬度最大,46℃时凝胶硬度最小。研究结果可知,对于豆花这类要求质地软、保水性大的豆乳凝胶产品来说,可考虑使用浸泡温度较高(大于25℃)的碱液浸泡大豆;对于要求一定凝胶强度的豆腐类产品来说,可考虑在20℃左右常温条件下使用碱液浸泡,以达到更好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