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针对正极材料LiCcO2、LiNiO3、LiMn2O4及其衍生物的热稳定性,众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反应机理,认为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与颗粒大小、晶体结构、充/放电状态、脱锂程度及电解质性质等因素有关。可以利用掺杂技术、涂层技术及优化合成条件等手段来改善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加速量热仪在火炸药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贫 《爆破器材》2006,35(1):35-37
加速量热仪(ARC)基于绝热原理设计,可使用较大的样品量,灵敏度高,能精确测得样品热分解初始温度、绝热分解过程中温度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尤其是能给出DTA和DSC等无法给出的物质在热分解初期的压力缓慢变化过程.文中简要介绍了ARC的结构、操作原理和可测参数,概述了近年来ARC在火炸药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ARC是研究炸药热安定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常见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正极材料的DSC数据的比较,可见表面包覆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原因是包覆材料能有效抑制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热量的产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发展比方平述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动 最新进展,提出了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材料动态》2008,(9):26-27
动力锂离子电池随着其安全性、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愈来愈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也将带给相关企业一个充满生机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污染小等优点,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化学电源,应用领域也从电子产品向电动汽车、电力储能等领域逐步扩大。由其材料体系性质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热失控”引起的电池起火、爆炸事故频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温度、电压、电流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玉玲  金山  姚颖 《材料导报》2005,19(Z2):252-255
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价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正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主要对一类新型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这类正极材料的研究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充电电池,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高的性能被用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为电动汽车或大型储存电能的电池提供能量.本文阐述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现状,其中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与之发展相关的问题的成因,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燃烧或爆炸的起因和热稳定性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热稳定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解决热稳定性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负面影响的方法,同时展望了其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波加热技术由于独特的加热机理及加热快速均匀、节能高效、易于控制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微波加热在层状、尖晶石型及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合成中的应用,认为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合成正极材料,在合成效率、电极材料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上,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都有一定的改善,并对微波加热技术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这对于推动正极材料的商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镍系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酸锂作为高性能、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倍受关注.但存在一些实用化的困难,热稳定性差即是主要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镍酸锂材料在全锂或电化学脱锂状态下的热行为和热分解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以解决镍酸锂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问题所进行的各种改性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2.
高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发展十分迅速,锂离子电池的优异性能与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及选择等密切相关,本文系统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并对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衍宣  郑绵平  童张法  粟海锋 《材料导报》2005,19(Z1):269-270,283
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性能优良的LiCo0.5Ni0.5O2,并研究了合成过程中LiCo0.5Ni0.5O2的颗粒生长过程.LiCo0.5Ni0.5O2的粒径随预热温度、锂用量、焙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合成条件下材料的粒径与生长时间呈对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周燕  靳世东  郑育英 《材料导报》2011,25(9):51-53,67
球形化可以提高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体积比容量并改善其加工性能和极片的质量。简要介绍了球形材料的特点,综述了球形LiCoO2、LiNixM1-xO2、LiMn2O4、LiFePO4等的制备及其性能,展望了球形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众多优点,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正极材料,目前已报道的LiFePO4制备方法多种多样.综述了LiFePO4材料在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快速扩张,作为电动车的能源载体,锂电池的安全性不容忽视。据统计,新能源汽车80%的故障来源于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愈发普及,其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针对锂电池热失控事故产生的原因,本文将从锂电池的热失控的机理(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并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改进提出相应对策,为设计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适中、循环性能好和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首选正极材料.介绍了LiFePO4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及主要合成工艺,讨论了针对其缺点的改性研究,并对LiFePO4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武玉玲  金山姚颖 《材料导报》2005,19(F11):252-255
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价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正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主要对一类新型正极材料LiNi-x-yCoxMnyO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这类正极材料的研究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橄榄石LiFePO4的晶体结构,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各种合成LiFePO4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研究,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一、锂离子电池隔膜概述1.锂离子电池隔膜简介隔膜是锂离子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用是将正极与负极材料隔开、容许离子通过而不能让电子通过。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正极材料的氧化性和负极材料的还原性较高等特点,因此,隔膜材料与高电化学活性的正负极材料应具备优良的相容性,同时还应具备优良的稳定性、耐溶剂性、离子导电性,电子绝缘性、较好的机械强度、较高的耐热性及熔断隔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