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5种测定拟合火道温度的不同方法。通过对蓄顶温度与跨越孔温度随结焦时间与换向时间变化规律的测定与比较,最终选定蓄顶温度与火道温度相关方程作为OCC系统中的拟合火道温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5种测定拟台火道温度的不同方法。通过对蓄项温度与跨越孔温度随结焦时间与换向时间变化规律的测定与比较,最终选定蓄顶温度与火道温度相关方程作为OCC系统中的拟合火道温度。  相似文献   

3.
2火道温度在线软测量为实现焦炉燃烧过程的有效控制,需要连续检测火道温度,若在多个燃烧室安装热电偶,会使维护保养的费用过高。目前国内大部分焦炉火道温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测温工每4 h一次的测量,存在很大的迟滞性。为满足控制的需要,如何实时获得火道温度,已经成为制约焦炉燃烧控制的关键性问题。由焦化生产工艺可知,蓄热室顶部温度与火道温度密切相关,从控制的成本和可靠性考虑,在蓄热室顶部安装热电偶来实现在线检测蓄顶温度,通过蓄顶温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火道温度,从而实现火道温度在线检测,这就是火道温度的软测量。目前火道温度软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镀炉边火道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焦炉砌体影响的探讨,强调《焦炉技术管理规程》中焦炉边界加热标准应对炉型、炉龄及生产实际加以区别,以求生产中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对焦炉合理加热制度的研究摸索,重点从标准温度、机焦侧煤气支管孔板、开风门开度、分烟道吸力、蓄顶吸力及由此得出的α值、焦饼中心温度、炉顶空间温度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焦炉加热优化控制在原SmartPro集散控制系统组态平台的运行环境和操作平台下,将参数检测和优化控制模型纳入整个控制系统,实现了焦炉加热过程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鄂钢6m焦炉边火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改善边火道温度的有效方法,对如何提高焦炉边火道温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焦炉加热控制模型的发展现状,分析宝钢一期焦炉加热控制的特点,从完善目标炉温前一反馈模型、建立火落时间前一反馈模型、建立吸力前一反馈模型、修正目标炉温四个方面提出了焦炉加热控制的建模与优化方案和实施方法,并针对温度相关性等影响方案实施的核心问题,逐一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9.
结合杭钢焦化厂焦炉加热系统特点,对1号焦炉炉头进行了补充加热改造,提高了炉头温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梅钢JN60-6型焦炉炉头温度低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焦炉炉头温度低的原因、对焦炭质量的影响以及对焦炉炉体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改善焦炉炉头温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Tin-silver-copper eutectic temperature and composi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careful investigation of the Sn-Ag-Cu phase diagram near the ternary eutectic composition was undertaken using annealed alloy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o settle some uncertainties in the eutectic composition. The eutectic composition was found to be 3.5 wt pct Ag, 0.9 wt pct Cu, and the balance Sn. The published eutectic temperature, 217 °C, was confirmed. A value of 217.2 °C wa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15.
以深冲钢 DC06 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分析了不同连铸坯加热温度(1 150~1 250 ℃)和不同连退温度(760~840 ℃)工艺组合下 IF 钢连退成品的微观组织、析出物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降低连铸坯加热温度可以粗化连退成品的晶粒和析出物,提高连退成品的应变硬化指数和断后伸长率,并降低连退成品的强度。在连退成品性能要求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配以更低的连退温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张启东  钟凯  邵俊宁 《中国冶金》2019,29(12):19-24
为了研究包衬侵蚀对钢水温降的影响规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以及ParaMesh网格随移技术建立了考虑包衬侵蚀的钢包传热计算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包衬侵蚀对包衬及钢水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包衬侵蚀对包衬温度影响较大,在相邻两个修包周期内,包衬侵蚀造成渣线和包壁的包衬内部(工作层与永久层交界处)温差为14~114 K;包衬侵蚀导致包壳外表面温度升高,包壳向外散热增加,与此同时,包衬受侵蚀变薄,蓄热减少,两者同时作用导致包衬侵蚀对钢水温降影响不大,最高不超过1 K,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地忽略钢包侵蚀对钢水温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泗华  费庆  王晓平 《冶金能源》2004,23(5):13-15,29
探讨了针对热轧过程中与温度相关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在线自适应及神经网络修正物理模型的方法,从而使带钢的计算温度更接近于实际温度。  相似文献   

18.
19.
20.
A two phase heavy alloy composite based on 95 W-3.5 Ni-1.5 Fe (wt pct) was fabricated from elemental powders by liquid phase sintering. Past reports on the heavy alloys indicate considerable disagreement concerning cooling rate effects on toughness.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both cooling rate and test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95 W heavy alloy. This alloy undergoes a ductile to brittle transition with decreasing test temperature;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close to room temperature. The cooling rate from post-sintering anneals carried out at temperatures greater than 1000 °C has a large influence on toughness; rapid quenching gives superior toughnes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an impurity segregation explanation for embrittlement in the heavy allo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