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华 《华中建筑》2009,(5):183-184
面对传统文化遗失的现状,在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建设出各具特色的和体现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文从传统文化缺失的根源来探讨,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参与者实施传统建筑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长吉图地区作为中国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先导区,该地区里规模最大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本着对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传统民居建筑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继承特色鲜明的地方建筑形式与地域文化,并在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设计,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国华 《建筑知识》2014,(2):9-9,19
我国的传统文化悠远精深,但是有一些封建糟粕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地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来完善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成长。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一些简要论述,尤其对农村建筑形式中传统文化的折射作出相关分析,粗略介绍了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利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和手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再生,阐述了新农村文化景观发展的三个注意事项,文化保护、空间发展、符号理解。在总体层面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把握,并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设计情湄..合理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在俜鲚贲什.的传最中健宙箱痔柏学羼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等国家宏观政策的背景下,设计开始进入乡村并最先直接体现在农村建筑改造上,乡村环境逐渐变得日益不同,也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依据当下实际情况,通过对湖湘民居元素的提取与分析来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方案,以湘乡市泉塘镇农村建筑改造为例,该文尝试根据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建筑改造方案,总结出立足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基础上的建筑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吉图地区是朝鲜族少数民族聚集的主要区域,也是我们吉林省民族文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长吉图"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在如今不断汉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入调查研究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为长吉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传统建筑文化,进而在传统建筑形制基础上进行发扬和创新设计打下扎实的根基,最终在长吉图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现适应当地当时的新兴朝鲜族建筑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不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根本上使建设与发展失去民族标识的方向。而我国农村广大的空间场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遗产)将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系,与此同时,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又是与传统村落与建筑空间及其所存在的自然场所结构共生存在,是特定精神场所中的衍生物。本文在此三者共生性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辽宁盘锦大洼县二界沟镇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古渔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与建筑空间三者的研究,运用保护与改造的途径与方法,探讨研究了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为支撑的三者共生性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以农家乐为典型案例,分析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总结出新农村建设在适应农村居住者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余萍  黄晓燕 《四川建筑》2009,39(3):14-15,18
川西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在于如何凸显地域文化特征,分析川西传统民居特点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居精髓,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既有人文内涵,又适合现代居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大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规划已在我国全面开展,建筑规划界都在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此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村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千村一面,百镇同貌”的规划设计更使得很多村镇失去原有独特的风貌,古老农村的建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本文从农村社区规划的视角,对现阶段农村社区规划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石尚江 《现代装饰》2013,(1):107-108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安泰乡寨怀村为例,试述挖掘侗族民俗、民风,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杠杆撬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就乡村旅游问题。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成就乡村旅游过程中,遇到许多突出问题,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外,还应着力从文化创意产业(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就乡村旅游问题的新突破。这也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构筑和谐社会,成就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