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移动IPv6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了移动IPv6只支持单个节点移动这一局限性,针对这一局限性,提出了扩展移动IPv6协议以实现网络的移动,并对这种网络移动机制的原理和实现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IPv6的移动互联网络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移动IPv6支持主机在Internet上移动,但它并不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在Internet上移动。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动着IPv6(其是移动IPv6)和3G不断向前发展。文章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和移动IPv6中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移动Ipv6直接应用于移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作一些改进来支持移动网络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移动IPv4和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比较了两者的技术优劣。有了移动IPv6后,移动节点可以跨越不同的网段实现网络层面的移动,即使移动节点漫游到了一个新的网段上,它仍能保持IPv6地址不变并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移动IPv6继承了移动IPv4的许多基本特征,并吸取了IPv6的优点,它必将替代移动IPv4。  相似文献   

4.
移动IP及基于IPv6的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晶  曹达仲 《移动通信》2003,27(3):51-53
本文首先对移动IP的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进而提出作为未来移动网络首选的移动IPv6协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基于IPv6的各种切换方案作了深入的探讨,引入了类比于3G移动通信切换的思路,提出了基于IPv6切换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移动IPv6协议解决了IPv6网络中移动节点的位置更新和路由可达问题,使移动节点能够在不同IPv6子网间进行切换而不中断当前连接。但是这种切换的时延较长,影响移动IPv6网络的性能。为了减少切换时延,文章在移动IPv6协议中引入软切换技术,提出一种采用绑定更新计时器和路由优先级变换机制的软切换工程实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软切换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移动IPv6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6及其在3G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动着IPv6(尤其是移动IPv6)和3G不断向前发展。对移动IPv6的通信原理以及3G数据网络的基本结构与协议栈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在3G网络中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动着IPv6和3G不断向前发展.文章对移动IPv6的通信原理以及超3G网络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IPv6在超3G网络中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葛晋  毛玉明 《信息技术》2007,31(9):109-111,115
针对实现移动用户无线上网的需求,通过对移动AdHoc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路由技术的研究,以及对移动IPv6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与IPv4特性的比较分析,提出了AdHoc网络基于IPv6的Intemet接入方法,并对其地址自动配置、路由发现、网关发现、协议转换和分组转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存在的广播和多跳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CDMA移动网络向IPv6承载过渡是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移动IPv6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CDMA网络中移动IPv6的服务质量、安全及演进,并对现有CDMA网络实体的改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重叠网络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网络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算法,这种算法通过在两个不同的IPv6子网间设置重叠网络来实现IP层的无缝(零延迟)切换。文中给出了算法实现的网络结构及其切换过程,并且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算法实现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达到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