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婷 《中州建设》2006,(4):65-65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场”.自然环境是一切环境之载体。环境能改变人类固有的特性.不同的环境空间使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感受。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渴望来自大自然的洗涤.却又摆脱不了嘈杂喧嚣的城市中的繁忙。人们在冰冷呆板的水泥森林中探寻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存的合理性.由此产生了城市环境艺术。  相似文献   

2.
城市住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整个现代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住宅建筑——园林绿化做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对待,创造从外到内,从下到上的立体多层次园林绿化环境。一、城市住宅园林绿化环境的功能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干预最强烈,使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都市化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之美日益向往。在都市中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环,农田消失,虽给少数地主带来财富,但维系生态平衡的田园美景则一去不返。加上居住品质日趋恶化,因之才有都市园艺之兴起。所谓都市园艺,即以植物改善都市环境,不仅可美化景观、增加绿地、回归自然,提高生活品质,而且能够创造美的生活空间,促进人类生理及心理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王键 《山西建筑》2008,34(18):44-45
归纳总结了开放空间的特质,对如何在居住区空间环境中为人们留出更多的户外和半户外的开放空间进行分析,从而增加人们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境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邻里关系等。本文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角度出发,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设计影响的案例分析来阐述"设计创意之源——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热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耗能随之急剧增长。据有关文献介绍:舒适建筑中大约50%的能耗用于采暖、供冷、通风和照明来创造人工的室内环境。人们希望借助设备运行得到舒适的室内环境,但事与愿违的是——人们未能如愿得到健康适宜的室内居住和工作环境,反而导致建筑室内外环境日益恶化。长时间生活在封闭的人工室内环境的人群中,大量爆发诸如“建筑综合症”、“大楼并发症”、“空调病”之类的新型疾病,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大大地被削弱。可见,依赖大量的耗能设备,形成所需的人工室内…  相似文献   

7.
环境生态至上环境包括外部自然环境、小区内部环境和室内微观环境。在沿海,许多楼盘在总体规划上无不注重营造环境,挖掘环境价值。有大环境资源的则充分加以利用,无自然环境资源的则努力营造内部社区环境,并通过多种手段争取人与住宅、自然环境融合共生。同时,评价环境不单是美观,还包括人在环境中的活动性能,人的随机活动可能性越多,环境就越好。  相似文献   

8.
心理、行为分析是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园林微观环境设计中更应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地的基本要素——坐椅的粗略分析,探讨如何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园林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9.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及居住舒适度也日渐提高.如何创造绿色的人居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能耗和运行费用来创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同时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是指能够在现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基础上、在不危害自然环境基础上进行建筑工程建造,它是一种象征,减轻了建筑对环境负载的不利影响,对能源和资源的不利影响,为人们创造了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祝凯 《住宅科技》2003,(10):21-22
1 自然环境与住宅建筑的关系 住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居住空间,人们除了对其室内空间的舒适性格外关注外,对其外部景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建筑学的原理,居住的景观环境与居住建筑本身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孤立视之。 建筑设计中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建筑师除了要考虑建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外,同时,还必须在选址、朝向、空间、布局、造型,以及机电系统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建立自然的梯度 创造舒适的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及其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的对立,而是有层次的协调。这种有层次的关系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上。在人──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之间应科学地建立自然梯度关系,为我们和下一代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保护生态环境,开发自然环境,创造一个优美和良好的环境,使之成为国家一种资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不能由于建设而破坏周围的环境,这应是一条基本宗旨。在目前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前提下,城市和村镇建设应把环境视为国家资源,和石油、煤炭、矿产一样的重要来对待。一些国家旅游事业之所以发达,主要是有良好和优美的环境,注意绿化,注意城市和村镇的卫生和整洁,有清彻的空气和江河,使人们乐于在那里生活,乐于去那里旅游。今年六月我  相似文献   

14.
居住环境是空间的,是人类取自于自然环境而创造形成的空间,称人类居住空间环境,或简称"人居环境"。自人类创造了这一空间,大自然中就有了相对的两种环境,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在人类创造并生存于这人居环境后,也就出现了自然与人居、人居与人类以及人类群体与个体等的相互关系,人类在创造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希望所出现的这些关系是和谐的,使人类生存和合谐趣、平静安宁。或者说,人类以所创造的居住环境,和谐了人生。  相似文献   

15.
浅议居住建筑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环境与居住建筑的关系和居住建筑环境的设计理念来分析居住建筑环境的设计,并提出了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须注意的一些问题,论述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下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和谐生活的优美人居环境重要性,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建筑观。  相似文献   

16.
海滨客站——结合近年来建筑创作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的潮流,针对青岛北站位于青岛胶州湾畔待开发区这一特殊地理环境,讨论车站设计的立足点与设计方法。通过城市环境、区域环境、位置环境的逐渐剖析,体现站房设计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统一,创造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相似文献   

17.
陶植 《园林》1998,(6):14-14
随着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园林作为环境创造的一大学科,人们越来越多地研究其适应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课题,即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以满足人类发展的根本要求,园林——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园林是美,因其植物配置或因自然之美或有几何之妙。大小、高  相似文献   

18.
地下商业街作为满足人们购物休闲多功能需求的地下场所,其空间设计不仅要考虑人们的基本诉求,还应塑造有意义、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体验场所。文章诠释了"微场域"理论内涵,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对"微场域"下的多维感知、环境塑造、情境体验加以阐释,旨在为当代地下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创造出更适宜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城镇与可持续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 以下几项要求: 建设之风,使历史环境迅速退化——都散布在小城镇。无论从自然环境、    ——遗产保护和管理者应当使 此类情况在历史文化城镇中几乎处社会环境、抑或是经济环境的维度来 当地居民和游客理解并认同遗产的处可见。如承德,外八庙周围原来只考察,历史遗产的保护都与其所关联 历史意义; 有几个不甚起眼的小村落,环境十分的小城镇的发展密不可分。     ——旅游运营机构促进旅游业 …  相似文献   

20.
风水学与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登标 《山西建筑》2005,31(14):31-32
通过中国古风水学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论述了了解、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居住环境,达到天人合一、至善境界——与现代风水学的新潮思想息息相通,以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人回归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