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食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涉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和损失.目前市售的优质、紧俏食品几乎都有掺假现象,并对食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研究出快速、简易、准确的鉴别方法是识假打假的最佳良策.本文对麻油中掺棉籽油、蜂蜜掺假.黑木耳掺假、牛乳中掺豆浆、辣椒粉掺杂等的鉴别方法进行介绍,为产品监督者和广大消费者提供鉴别真伪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八角茴香、花椒粉、辣椒粉、芥末粉、胡椒粉、姜粉及肉桂粉等七种香辛调味料掺假的检验,从感官和理化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125份掺伪调味粉的检验方法及结果的讨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官检查、显微镜检查、色素定性检查等检验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及各地市(县)的市售胡椒粉、花椒粉、姜粉、八角粉、五香粉、辣椒粉6个品种125份可疑掺伪劣质的调味粉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掺假率为80%。同时,对检验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辣椒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辣椒粉中阪崎肠杆菌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 4789.40-2010,应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检验.结果—从辣椒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阪崎肠杆菌存在于辣椒粉调味品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传统辣椒粉原配方进行优化复配,以期获得最佳配方工艺。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辣椒粉、低钠混合盐、特鲜味精、酵母提取物、糖、花椒、大豆粉7个因素进行筛选。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配方工艺,对优化后调味辣椒粉的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调味辣椒粉配方工艺为辣椒粉68.5%,低钠混合盐8.2%,特鲜味精9.6%,酵母提取物5.5%,白砂糖2.7%,花椒4.1%,大豆粉1.4%,辣椒粉综合评分为95分,与市售辣椒粉相比,钠盐含量降低了2 300 mg/100 g,且滋味无明显区别。综上所述,通过食盐替代物与风味增强剂的复配作用可获得减钠不减味的调味辣椒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得奶粉未知样的光谱曲线,再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以及全数据库奶粉分类模型和既定类型的掺假物模型对曲线主要成分和掺假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对一定浓度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可以实现掺假鉴别,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的掺假判别限分别为0.3 g/100g和0.2 g/100g,掺假物正确识别限分别为0.5 g/100g和0.8 g/100g。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可以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的掺假。  相似文献   

7.
干辣椒及辣椒粉中罗丹明B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干辣椒及辣椒粉中罗丹明B的含量状况,分析违法添加罗丹明B的可能性和含量,为提出罗丹明B经济获利水平下添加行为的评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随机抽样原则,在餐饮店、食品商店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干辣椒及辣椒粉,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在2 107份样品中,检出罗丹明B72份(干辣椒21份,辣椒粉51份),检测值在0.2×10-3~11.9 mg/kg之间,干辣椒检测值均0.1 mg/kg;辣椒粉中,23份样品检测值0.1 mg/kg,12份样品检测值在0.1~0.5 mg/kg之间,13份样品检测值在0.5~5.0 mg/kg之间,仅3份样品检测值5.0 mg/kg,且农贸市场和散装样品罗丹明B的检出率高。结论市售干辣椒及辣椒粉中存在违法添加罗丹明B的情况,辣椒粉问题为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射频加热技术对辣椒粉进行处理,探讨不同射频处理条件对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和辣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辣椒粉不同初始水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射频处理(70~90℃,0~5min)对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及辣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不同初始水分活度(0.40,0.54,0.71)对其影响也不明显。该研究结果表明射频处理可以很好地保留辣椒粉的辣度,射频杀菌技术在辣椒粉杀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山茶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多元掺假模型。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建模光谱波段、预处理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最优的山茶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多元掺假模型。结果所建模型性能指数均大于0.99,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均方差在0.6以内。经未知掺假样品的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二元掺假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三元掺假在6%以内,验证结果良好。结论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检测技术快速、有效、环保,可用于定量检测山茶油的掺假。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牛羊肉及其制品中掺杂掺假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内牛、羊肉及其制品中掺杂掺假情况进行风险监测,从而为监管部门的后续监督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使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广东省市场上出售的牛、羊肉及其制品进行动物源性成分鉴定。并与标签明示肉源进行比对,确认掺假类别。结果共检验50份样品,其中牛肉25份,羊肉8份,混合肉类17份。检出10份掺假肉食品,总掺假率为20.0%。掺假样品均为牛肉制品,羊肉制品为未发现掺假情况。结论用猪肉和鸡肉进行肉类的掺假是目前主要的掺假手段。混合肉类制品在标签明示肉类成分方面比较混乱,部分样品检出标签未标示的肉类成分。进一步开展肉制品的掺假检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热特性是辣椒粉热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为研究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对辣椒粉热特性的影响,研究测定辣椒粉在不同温度(25,40,65,80,95℃)和水分含量(7.0%,10.5%,14.0%,17.0%)条件下的比热、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分析其随温度和水分含量变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粉比热、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均随着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该研究为辣椒粉热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形势大好的同时,也存在出售伪造或掺假食品的不法行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利益和人民的健康。食品种类繁多,掺假情况也千差万别,本文着重探索了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手段,依感观,物理、化学、生物学检验结果,科学地判定食物掺假情况,并举出牛奶、奶粉、木耳、咖啡等常见食品掺假的检验判定实例。  相似文献   

13.
六种调味粉的掺伪种类和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感官检查、理化检验和显微镜检查等相结合的实验室方法,对180份6种调味粉(辣椒粉、胡椒粉、姜粉、八角粉、花椒粉和五香粉)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调味粉掺伪现象较严重,掺伪率高达17.8%。而且,主要掺伪物和比例为谷糠,占23.1%、麸皮占17.6%、中药渣占13.0%、大米粉占11.1%、面粉占11.1%、玉米面占10.2%、色素占6.5%、锯末占4.6%、食盐占1.9%和砖粉占0.9%等。而且,经对比分析,发现掺入物多为几种掺入,且掺假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茶籽油掺假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差异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分析(DA)建立茶籽油掺假类型鉴别的定性模型;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建立了茶籽油掺假类型和掺假度鉴别的定量模型。结果:模型的R2均高达0.98,RMSEE均低于0.005,RMSECV均低于0.01,具有较高性能指标。通过外部验证,DA模型对不同掺假类型的茶油样品定性识别率高达100%,OPLS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结论: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实现茶籽油掺假的快速、无损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东省市售三文鱼水产品掺假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大西洋鲑鱼和虹鳟鱼的方法,对广东省内批发市场、超市、餐饮寿司店和网络平台等场所的三文鱼掺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批次样品中,有6批次未检出大西洋鲑鱼,未检出率为6.12%。通过PCR测序结果鉴定,这6批次未检出大西洋鲑鱼的样品中,4批次为虹鳟鱼,1批次为王鲑,1批次为银鲑。结论三文鱼水产品掺假情况较少,但掺假风险仍然存在,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6.
以食盐、辣椒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多种香辛料、呈味剂等制作辣椒调味盐。以食盐、辣椒粉、胡椒粉和呈味剂含量为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辣椒调味盐的最佳配方:食盐60%,辣椒粉15%,胡椒粉7%,呈味剂1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迅速准确地鉴别掺假骆驼乳的气味特征,本研究以阿拉善双峰骆驼乳为研究对象,驼乳按照不同掺假浓度分为0.1%、1%、3%、5%、10%、15%、20%和100%的牛乳梯度进行制备。根据掺假驼乳的气味特征,通过电子鼻10个传感器和多变量结合分析更快速、准确的评价掺假驼乳。最后,对验证集中的掺假驼乳样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子鼻对掺假乳样挥发性成分响应值的前两个主成分为85.1%、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X=0.842,R2Y=0.628,Q2=0.618;揭示电子鼻可有效区分驼乳或掺假驼乳样品,且检测驼乳中牛乳掺假的最低检测限为1%,影响驼乳气味识别的关键电子鼻传感器为W5S传感器。此外,验证集掺假乳样PLS-DA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X=0.81,R2Y=0.659,Q2=0.641;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电子鼻用于鉴别驼乳气味的有效性。综上,本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了对驼乳中牛乳掺假后气味特征的快速、准确鉴别,为后续掺假驼乳气味特征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它食品类的掺假检测提供一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不同加工方式下皱椒辣椒粉的香气组成。综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皱椒辣椒粉关键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3种加工方式下的皱椒辣椒粉共检出7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直接粉碎鉴定出42种,传统炒制鉴定出37种,电热焙烤鉴定出44种。ROAV值结果表明:壬醛、苯乙醛、己酸己酯、戊酸乙酯、愈创木酚这些物质为几种皱椒辣椒粉共有且ROAV1,是皱椒辣椒粉的重要风味物质。对8类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香气综合评分得出电热焙烤组得分最高,其次是传统炒制组和直接粉碎组,表明电热焙烤能有效提升皱椒辣椒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辣椒粉掺杂掺假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辣椒粉是收成熟干燥的整辣椒磨碎,不加任何物质而得到的产品。它呈粉状,其特征性颜色,从红色到桔红色,在商品贸易中称为辣椒粉(Cayenne)。辣椒粉中最常见的掺杂,是掺有霉菌、昆虫、砂粒、主茎、尊片以及不成熟有黑斑、破碎辣椒  相似文献   

20.
实验选取聚乙烯(PE)膜真空包装、PE膜常压包装、铝塑复合膜常压包装,黑曲霉、唾液乳杆菌、反刍真杆菌沾染的辣椒粉为分析样品,采用电子鼻对其风味品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电子鼻传感器对辣椒粉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PE膜真空包装、PE膜常压包装、铝塑复合膜常压包装,黑曲霉、唾液乳杆菌、反刍真杆菌沾染的辣椒粉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分别为100%,61.85%,56.16%,26.69%,21.64%,31.17%,其分析结果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样品间的风味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