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Cu2+、Ca2+、Mg2+、K+和Na+)以及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TY溶液在室外光照能使红曲色素溶液褪色,在室内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对溶液色价影响不明显;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4时溶液产生沉淀,且色泽变为暗淡,pH>5时溶液无沉淀现象且色泽明亮;Fe2+和Cu2+的存在能使溶液产生沉淀,其他金属离子影响小;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乙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能使溶液产生沉淀并且溶液色泽变的较暗淡。  相似文献   

2.
红曲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光、热和pH值对红曲色素的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曲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采用固态发酵方法,制备红曲米。以红曲发酵大米为原料,探索红曲色素的浸取工艺,确定了最佳溶剂、浸取温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详细研究了红曲色素的热、光、酸碱、药剂稳定性,结果表明:红曲色素在150℃以下相对稳定;红曲色素紫外稳定,而对太阳光敏感;另外红曲色素对各种不同药剂的稳定性不同,少量NaCl、CaCl2几乎无影响,但Cu2+、Zn2+等离子对其稳定性有影响;红曲色素对pH是稳定的,红曲色素的抽提液到pH11时还保持稳定的红色。  相似文献   

4.
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价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金属离子、螯合剂及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保持红曲样品的色价的光照条件顺序为,避光条件>紫外线>漫射光>日光;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常温、0.02%的Mg2+及0.02%的螯合剂EDTA有利于红曲色素色价的保存.  相似文献   

5.
将510nm紫外吸光度为0.8的红曲色素水溶液置于室内可见光下。吸光度4d减少了近50%,而水溶液的pH值在6~10范围内光稳定性较好:可见光作用同样吸光度的色素乙醇溶液,7d吸光度减少50%左右,在20%~95%范围内乙醇浓度越低,色素光稳定性越好:将色素液置于培养皿中在距离紫外灯(40W)15cm处照射2h得到与以上类似的结果.紫外灯照射可作为测定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了红曲色素光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红曲色素光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制备红曲米,并从中提取出天然红曲色素。以色价为指标,研究光照、温度、受热时间及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日光紫外灯避光处,其中,日光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加热时间越长,色价损失越大;金属离子中,Fe~(3+)对红曲色素的影响最大,而Cu~(2+)和Zn~(2+)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红曲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萃取法从红曲米中提取红曲色素,以正交实验法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法提取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80%乙醇,温度80℃,时间30min,pH4,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提取得率达12.25%。对红曲米中提取的红曲色素从热、光、酸、碱、金属离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得出了红曲色素生产及维护其最佳色泽的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04,(03):118-121
采用萃取法从红曲米中提取红曲色素,以正交实验法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法提取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80%乙醇,温度80℃,时间30min,pH4,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提取得率达12.25%。对红曲米中提取的红曲色素从热、光、酸、碱、金属离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得出了红曲色素生产及维护其最佳色泽的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液体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曲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红曲色素在自然光及日光条件下都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其中Fe2+和Na+对红曲色素影响最小,Ca2+有浓色作用,而Cu2+和Zn2+具有消色作用;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食品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表现为:EDTA具有明显地消色作用,TBHQ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而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对红曲色素具有小幅度的浓色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优质红曲色素高生物量生产的条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针对红曲色素内在的生化机理及其生产工艺,分析了红曲色素成分变化的原因,总结了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不同生长环境因子和不同工艺等条件下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提出了红曲色素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硝酸钠15 g/L,硫酸锌0.05 g/L和硫酸锰0.05 g/L,培养基初始pH=3,装液量为30 mL/250 mL,培养时间为120 h.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达到16.91 U/mL.  相似文献   

13.
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条件进行了探索,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利用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50%、3%葡萄糖、0.1%甘油、3%酵母粉、0.1%硝酸铵、0.2%氯化铵、2%蛋白胨、0.4%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发酵所得红曲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302U/g。  相似文献   

14.
将红曲色素TY添加到无色碳酸饮料中,以红曲色素TR为对照,研究其对饮料感官的影响及在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碳酸饮料中的红曲色素TY在避光、高温、振荡、冻融条件下较稳定,溶液色泽鲜亮,贮藏10d后的吸光度值大于红曲色素TR溶液,色素保存率均高于96%;自然光对红曲色素TY的贮藏不利,保存率略有降低。而红曲色素TR稳定性较差,溶液均出现明显褪色。同时,对红曲色素TY在橙汁饮料中应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曲色素TY在果汁中有良好的着色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红曲色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6.0、摇瓶盖口纱布层数为8层、转速为140r/min、装量为50mL/250mL、发酵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的总色价为52.2U/mL。  相似文献   

16.
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霉菌株进行了优选,获得了产量较高的红曲色素生产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M5,其液态发酵的红色素产量达到了154.5U/mL.对M5发酵产色素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等进行了优化,以70g/L大米粉、30g/L可溶性淀粉、10g/L黄豆粉、1g/L NaNO3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4.0,35℃条件下培养6d,M5摇瓶发酵红色素的产量达到195.8U/mL.在5L发酵罐中对M5进行葡萄糖补料分批发酵培养,其色素产量在108h时达到最大值253.2U/mL,相比摇瓶分批发酵提高了29.3%,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护色剂,对天然色素的光稳定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效果,在不改变色素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色素的残存率提高数倍以上,实验以红曲红色素为例考察护色剂的效果,确定了护色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0001%(m/v),最佳pH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大鼠脂代谢紊乱模型法评价复合红曲胶囊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方法 雄性 SD 大鼠 40 只, 根据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随机分为4组, 即3个剂量组和1个高脂饲料对照组, 连续灌胃30 d。实验期末取眼眶空腹血测定 TC、TG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 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TC 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HDL-C 水平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1)。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复合红曲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曲红色素在酱油增色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兴 《中国酿造》2012,31(8):132-135
该文研究了红曲红色素添加于酱油中的增色效应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在酱油中添加0.2%的红曲红色素,可明显提高酱油的色泽和红色指数,并且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