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Cu2+、Ca2+、Mg2+、K+和Na+)以及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TY溶液在室外光照能使红曲色素溶液褪色,在室内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对溶液色价影响不明显;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4时溶液产生沉淀,且色泽变为暗淡,pH>5时溶液无沉淀现象且色泽明亮;Fe2+和Cu2+的存在能使溶液产生沉淀,其他金属离子影响小;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乙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能使溶液产生沉淀并且溶液色泽变的较暗淡。 相似文献
2.
3.
4.
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价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金属离子、螯合剂及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保持红曲样品的色价的光照条件顺序为,避光条件>紫外线>漫射光>日光;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常温、0.02%的Mg2+及0.02%的螯合剂EDTA有利于红曲色素色价的保存. 相似文献
5.
6.
7.
8.
红曲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萃取法从红曲米中提取红曲色素,以正交实验法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法提取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80%乙醇,温度80℃,时间30min,pH4,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提取得率达12.25%。对红曲米中提取的红曲色素从热、光、酸、碱、金属离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得出了红曲色素生产及维护其最佳色泽的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对液体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曲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红曲色素在自然光及日光条件下都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其中Fe2+和Na+对红曲色素影响最小,Ca2+有浓色作用,而Cu2+和Zn2+具有消色作用;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食品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表现为:EDTA具有明显地消色作用,TBHQ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而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对红曲色素具有小幅度的浓色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硝酸钠15 g/L,硫酸锌0.05 g/L和硫酸锰0.05 g/L,培养基初始pH=3,装液量为30 mL/250 mL,培养时间为120 h.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达到16.91 U/mL. 相似文献
13.
14.
15.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红曲色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6.0、摇瓶盖口纱布层数为8层、转速为140r/min、装量为50mL/250mL、发酵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的总色价为52.2U/mL。 相似文献
16.
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霉菌株进行了优选,获得了产量较高的红曲色素生产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M5,其液态发酵的红色素产量达到了154.5U/mL.对M5发酵产色素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等进行了优化,以70g/L大米粉、30g/L可溶性淀粉、10g/L黄豆粉、1g/L NaNO3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4.0,35℃条件下培养6d,M5摇瓶发酵红色素的产量达到195.8U/mL.在5L发酵罐中对M5进行葡萄糖补料分批发酵培养,其色素产量在108h时达到最大值253.2U/mL,相比摇瓶分批发酵提高了29.3%,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通过大鼠脂代谢紊乱模型法评价复合红曲胶囊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方法 雄性 SD 大鼠 40 只,
根据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随机分为4组, 即3个剂量组和1个高脂饲料对照组, 连续灌胃30 d。实验期末取眼眶空腹血测定 TC、TG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 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TC 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HDL-C 水平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1)。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复合红曲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曲红色素在酱油增色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红曲红色素添加于酱油中的增色效应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在酱油中添加0.2%的红曲红色素,可明显提高酱油的色泽和红色指数,并且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