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从新疆天山八一林场采集的中国树花(Ramalina sinesis Jatta.)为材料,用乙酸乙酯为溶剂回流提取松萝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萝酸的含量并对松萝酸的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国树花中松萝酸的总含量为18.32%,松萝酸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及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天山后峡地区英雄桥采集的角石蕊(Cladonia cornuta(L.)Hoffm.)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考察了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角石蕊中松萝酸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角石蕊中提取松萝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料液比1:20,温度70℃,提取时间3h。此条件下角石蕊中松萝酸的含量为26.95%。  相似文献   

3.
松萝酸的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小钒 《食品科学》2000,21(3):42-44
松萝酸是低等地衣植物中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是一种天然的抑菌剂,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本文报道松萝酸对霉菌、细菌、酵母菌及奶油防腐等的抑菌效果,从而得到松萝酸的抑菌能力、抑菌种类和限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采自新疆天山后峡地区角石蕊为实验材料,从角石蕊中提取松萝酸,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定,以松萝酸标准品和VC 为参照物。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松萝酸对细菌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5.
研究松萝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短链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苏云金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将其抑菌效果与苯甲酸和山梨酸对比。结果表明,松萝酸的抑菌效果强于苯甲酸和山梨酸;对苏云金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杆菌、短链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0.500、0.557、0.557、0.525、1.76mg/ml,对它们的抑菌能力由大到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短链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
分枝石蕊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枝石蕊属于地衣植物中的石蕊科石蕊属的地衣植物,松萝酸是其主要成分之一。据实验证明,松萝酸易溶于氯仿及丙酮,且在地衣显色反应中,松萝酸与KOH反应显黄色;与KOH和NaC1混合液反应显深黄色。松萝酸在丙酮溶液中是黄色斜方棱柱结晶,在甲醇溶剂中呈黄色针状结晶,在乙醇溶剂中呈黄色针状结晶,用笨-乙醇(1:1)混合溶剂可将从甲醇及乙醇溶剂中提取出的粗品进行纯化,并得到松萝酸精品。本实验通过测定分枝石蕊中的有效成分,为今后该类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松萝酸的提取条件,研究了4个自变量对松萝酸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萝酸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00%、提取温度75.00℃、液料比29.00:2.00、提取时间4.50h,在此条件下松萝酸产量为8.05mg/g(计算值是为8.84mg/g),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了分枝石蕊中松萝酸提取方法以及提取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分枝石蕊中松萝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4h,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黄绿色针状结晶体测得的熔点范围及吸收峰与松萝酸的相关报道一致,说明分枝石蕊是松萝酸提取的一种好材料.这为今后松萝酸的开发利用扩大了原料来源,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长松萝中的松萝酸,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检测,确定其纯度及结构。将长松萝破碎后用石油醚(60~90℃)回流浸提4h,浸提液经过滤浓缩后得到松萝酸粗提物。采用正己烷:乙腈:乙酸乙酯:水(8:7:5:0.8,V/V)的两相体系将所得的粗提物进行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纯化,一次进样25mg,可得到11.2mg 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该样品纯度达到99%。将得到的样品进行1H-NMR、13C-NMR检测确定其化学结构,并确定该样品为松酸。实验证明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可以成功地将长松萝中的松萝酸进行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0.
提取工艺与果径对柑橘果胶多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健康食品胶体,果胶需求连年增长,而柑橘罐头加工的脱囊衣工艺水是果胶新的重要来源。考虑到柑橘罐头的产品分级及酸碱脱囊衣工艺等差异对后续回收果胶的影响,本研究按柑橘罐头加工方法,以不同果实大小的柑橘囊衣为原料(大橘、中橘和小橘,分别对应果实横径7.3~7.7,5.9~6.3 cm和5.0~5.4 cm),研究了高温酸提(商品果胶工艺)及低温酸提(酸处理工艺)、低温碱提(碱处理工艺)对果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工艺对果胶性质影响大,低温碱提的果胶分子质量最大,中性糖含量最高;高温酸提果胶分子质量最小,中性糖含量最少;低温酸提的分子质量与中性糖含量均介于两者之间。柑橘果径对果胶的影响较小,大橘酸溶性果胶含量少于小橘,而碱溶性果胶相反,大橘果胶分子质量较小。提取工艺与柑橘原料的差异会影响所提果胶的性质,本研究为果胶提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野生藿香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藿香中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利用纸色谱法分析藿香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藿香多糖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有少量的果糖和甘露糖。藿香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用于蜂蜜掺伪的鉴别。方法:本研究使用纳米技术提取蜂蜜中的核酸,建立了包括8种蜜源植物和4种糖浆来源植物特征序列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进行测试。同时以桉树为例,对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蜂蜜中12种植物成分,且桉树的核酸浓度的对数值与CT值呈负相关关系,并初步得出其检出限约为0.00001 ng。并对收集的64个蜂蜜样品进行了检测。64个样品中有47个样品提取出符合要求的DNA。提出的核酸使用微流体芯片结合荧光PCR技术一次性检测蜂蜜中8种常见的蜜源植物成分和4种糖浆来源植物,15个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蜂蜜中蜜源植物检测和掺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MUAE)、超声辅助法(UAE)和溶剂提取法(SE)提取紫云英籽油,通过测定紫云英籽油的出油率、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对3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溶剂提取法的籽油出油率最高,为32.01%。3种方法提取的籽油的颜色、密度、折光率、苯并(α)芘差异不明显,但酸值、过氧化值和碘值存在差异,其中溶剂提取法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最高,超声辅助法的碘值最高。3种方法提取的籽油,在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对脂肪酸组分含量有影响,其中溶剂提取法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超声辅助法的亚麻酸含量最高。3种方法提取的籽油氧化均遵循一级化学反应,溶剂提取法的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好,超声辅助法的氧化稳定性最差。综合评定紫云英籽油油品及其脂肪酸成分,用超声辅助法提取并低温储存油品较好。  相似文献   

14.
6种水产动物中氧化三甲胺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溶剂抽提法和乙醇去蛋白法对6种水产动物中的氧化三甲胺进行了提取,并用雷氏盐比色法和苦味酸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提取方法中用三氯乙酸作为溶剂的抽提法的提取率最高;含量测定法中雷氏盐法受同类物质干扰较大,测定结果偏高,不能反映样品的真实值。以三氯乙酸作为溶剂提取氧化三甲胺,苦味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比较6种水产动物中氧化三甲胺含量,结果表明鲜贝含量最高,为0.128mg/g,胖头鱼含量最低,为0.063mg/g。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发酵米荞的降脂及抗氧化作用。以高糖(10 mmol/L)诱导建立秀丽隐杆线虫高脂肪模型,经发酵米荞干预后,测定其对高脂肪线虫寿命、运动能力、产卵量、活性氧(ROS)水平、抵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同时,检测了其对高脂肪线虫体内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发酵米荞干预的高脂肪线虫的最大寿命极显著增加30.90%(P<0.01),运动能力极显著提升28.57%(P<0.01),产卵量增加(P>0.05);同时,发酵米荞可以极显著提高高脂肪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P<0.01)、降低丙二醛含量及ROS水平(P<0.01),并且极显著提升其抵抗氧化应激能力(P<0.01)。此外,发酵米荞还能极显著降低高脂肪线虫的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降低了56.58%和130.54%(P<0.01)。综上所述,发酵米荞可通过增强抵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脂肪沉积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发挥其对高脂肪线虫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绿豆芽菜中抗营养物质植酸含量,探究氯化盐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影响,研究了KCl、NaCl和CaCl2处理下绿豆芽菜的长势、植酸酶活性及植酸含量的变化,筛选了具有降植酸效果的氯化盐并优化了浓度组合。结果发现,NaCl和CaCl2能够促进植酸降解同时促进绿豆芽菜生长;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 mmol/L NaCl和6 mmol/L CaCl2降植酸效果最佳,且NaCl和CaCl2促进植酸降解作用有叠加效应。响应面法优化得到NaCl、CaCl2浓度分别为1.68 mmol/L和6.40 mmol/L时,植酸含量降低至8.04 μg/株,为对照的1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