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时代不只比“谁能创新”,还要比“谁能更快地创新”,首次出现的创意才能创造价值,过时的信息是有效信息。因此,在建筑审美领域,快速体现创新理念和不断推出新的美学创意,是提高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高层建筑设计,力图达到信息的均衡与和谐发展,以可持续性信息均衡与和谐作为美之本体。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音色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音乐的备种手段互为依存,它们共同协作来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些音乐语言,去创造美的情境,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音乐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其自身各种潜质的平衡与协调发展。音乐审美教育中,在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学会辨别“丑”;音乐审美要凸显其“音乐性”,让学生在音乐音响形式中感受美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传统“和”文化融入当代包装设计的价值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和"文化内含和而不同、中和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审美意蕴,将其融入当代包装设计,具有推进包装设计人性化、适度化、诚信化、生态化等价值。传统"和"文化融入当代包装设计的正确路径:通过"和"文化培育,提升设计主体的和谐综合素质;通过"和"文化塑造,构建和谐化包装设计新模式;通过"和"文化渗透,营造包装设计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5.
珍珠彩人物画是在陶瓷上先以绘制白描图样,后把人物的头和手用胶纸粘贴住,再在其表面通过特殊彩料来喷绘,使其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喷上去的彩料会凸在其表层形成珍珠颗粒,运用这种形式的主体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美。它主要是给人以真实感、节奏感、随意和谐性及其喷绘时自然的特性所散发出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却能塑造人。语文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正利用“美”来塑造人、感化人。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经验,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下更敏锐地感受到文章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骆阳 《中国科技博览》2012,(32):320-320
在当代居室装饰设计中,设计者与居家用户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审美与甄别,在纷繁异样的家居设计领域,人们将不同的设计元素进行有效的搭配组合,从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配置方案,这些方案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波澜与视觉享受。相同色彩在同一家居空间的不同区域表现也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家居装饰风格方面探讨家居装饰设计中的元素合理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强调通过服装塑造人体造型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更注重服装与人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和谐统一。民国旗袍在延续了中国传统制衣智慧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其“合体”的着装效果从技术到审美都完全区别于西式服装。民国旗袍借助于穿的行为来塑造服装与人的空间的方式,明显区别于西方服饰。同时,旗袍与人体“以实为虚”的物理空间表达方式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所追求的“不似而似之”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的“审美场”由来自各种元素的、相互和谐的动力所构成,其魅力体现在温柔敦厚、和谐圆满的整体性上。装饰艺术所形成的“审美场”,反映了每个时代的物质和情感的综合状况。装饰艺术服务于社会审美需求,其适应性创作特点,形成了阶段性的历史文化景观。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的魅力核心就在于它的文质彬彬,不偏不倚,文与质相互统一、相和谐。  相似文献   

10.
张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1,(24):199-199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美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有意地渗透美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中国是及其重视服装服饰的国度,“衣、食、住、行”中也将“衣”放在首位,纺织品服装服饰、进而到整个纺织品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品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审美能力、质量要求等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对纺织品的使用舒适性、功能性及安全性等提出新的要求。纺织品检验面临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姜田田 《中国包装》1989,9(3):22-25
美学,是艺术的灵魂,其美学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先导。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它也象绘画、戏剧、音乐那样复杂,要求达到直觉审美与意蕴审美的一致,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与用的结合,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的相互适应。在庞大的设计美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包装装潢设计美学,正以其“实用美”的磁石引力,对整个审美场产生“向心”的作用。美不能离开美感。人生产了艺术,同样艺术也造就了人,能欣赏音乐的耳朵,创造了听觉艺术,反之,听觉艺术也创造了“音乐的耳朵”。审美感知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当美构成超形式与人的身心发生同构感应时,“社会性”也  相似文献   

13.
叶靖宇 《中国标准化》2023,(18):204-206
“双高建设”为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指明了方向,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推动落实五育并举是落实建设规划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采用标准化课程思路,客观审视“美育理念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标度不清晰”“美育课程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不全面”“美育课程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导向不明确”等关键问题。实施“强化认知标准——把美育理念融入教学顶层设计”“优化课程标准——把审美能力提升立为核心指向”“促成协同标准——构建审美趣味培养‘大美育’环境”等改进方略。以美促学、以美助教、融美入专,践行“大工至美”的育人旨归。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日语的暧昧表达和审美意识的关系,认为暧昧的日本语正反映了日本人的和谐之美、不完全之美,暧昧朦胧余韵之美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审美观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能不能发现“美’:会不会审美,本身就是衡量语文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志之…。语文教学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去积累。语文教学中的“美”,内涵是很广泛丰富的,若教师能发挥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人格品质,培养完美的审美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学习情感,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立人”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发展眼光去评价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结构巧妙     
《艺术与设计》2007,(2):10-27
东方设计和西方设计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前者含蓄,后者奔放,这取决于文化上的差异,大部分含有东方文化的产品结构都被以各种方式盖住藏住以求得整体的和谐,而许多西方的设计却大方的将各种形态的结构露在外面,经过一个多世纪来的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东方人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西方的美。  相似文献   

18.
张萍 《中国科技博览》2009,(25):210-210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和谐的过程。在学校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和谐,必须做到教学环境美、教师美、人际关系美。  相似文献   

19.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因此,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意境之美”指意境中蕴含的咀嚼不尽的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的美的因素。意境正是有了这种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形成来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