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根据808 nm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列阵(LDA)的远场光场的分布特点,利用多模光纤柱透镜和光束转换装置对808 nm半导体激光列阵的发散角进行压缩整形,通过聚焦准直透镜将激光束耦合进入芯径为400 μm的光纤,实现了30 W的功率输出,其中最大耦合效率大于80%,光纤的数值孔径(NA)为0.22.通过分析其输出光斑和输出曲线,表明LDA与光纤耦合系统不仅从各个方向同时压缩了激光束的发散角,有效地实现了对激光束的整形、压缩,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2.
据我国台湾研究人员报道,把单模光纤的耦合端制成微透镜结构可以提高光纤与激光二极管的耦合效率。实验中,耦合端具有非对称椭圆锥微透镜(AECSM)的光纤与激光二极管(纵横比为5)的耦合效率最高达85%。而且他们制作AECSM结构的技术只需一步即可完成,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
由于LDA本身的结构特点使其出射光束存在着大发散角、大像散等缺陷,采用LDA与光纤耦合的方式不但可以整形光束,还可以扩大LDA的应用领域.设计了LDA与微球端面光纤列阵和单根微球端面光纤耦合两种光束整形方式,分别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分析了它们的输出特性.实验表明:利用LDA与微球端面光纤列阵耦合,可以实现31W的高功率连续激光输出,LDA与单根微球端面光纤耦合后出射的激光功率能够达到25W,光纤数值孔径为0.22.  相似文献   

4.
任雪畅  刘守等 《光电子.激光》2002,13(11):1180-1182
提出微型全息透镜(MHLs)可作为光网络系统中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波导等之间的外耦合器,合理设计制作的MHLs能代替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进行耦合,初步的光纤耦合实验得到其耦合效率比直接耦合提高了1倍多。并且提出MHLs还可与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组合成自准直集成系统。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IRE—161型发光二极管与多模光纤的耦合□赵永平荣玉安(新疆阿克苏地区广播电视局843000)摘要:用熔融法在多模光纤(Φ100/160μm)端面制作半球微透镜,与IRE—161型发光二极管进行耦合,耦合效率高于产品说明书给出数据推算值的1%。关键...  相似文献   

6.
V型槽侧面耦合是目前双包层光纤抽运光耦合的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二透镜光学系统的耦合模型,并利用几何光学的ABCD矩阵分析和计算了透镜焦距与激光二极管阵列(LD—Arrays),透镜,双包层光纤(DCF)三者之间间距的关系,同时通过计算确定了V型槽所开的最佳角度。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发现透镜焦距的选取在很小范围内会引起两透镜间距的剧烈变化而且激光二极管与透镜的间距以及两透镜间的间距主要取决于靠近激光二极管那个透镜的焦距大小。本文的分析和计算对V型槽侧面抽运的光学耦合系统中透镜焦距的选取以及LD,透镜,DCF三者之间间距的设置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梯度折射率光纤透镜的薄透镜等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等效薄透镜的角度对热扩束(TEC)光纤+无芯光纤+梯度折射率(GRlN)光纤透镜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其中TEC光纤调整输入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无芯光纤控制束腰和薄透镜间的距离,GRIN光纤两主面之间部分等效为薄透镜,其焦距由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参数g决定。推导了出射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和工作距离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对该光纤透镜做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无芯光纤和GRIN多模光纤的长度对光纤透镜参数的影响。当GRIN光纤透镜用作准直器使用时,其最大束腰直径可达到80/1m,可将单模光纤的远场发散角压缩8倍;用于MEMS器件时,最大工作距离可达到3mm。  相似文献   

8.
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和多模光纤耦合的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提出了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和多模光纤耦合的实用化方法。用一段直径为600μm的裸石英光纤代替柱透镜对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进行准直整形;用半球端光纤对光束进行聚焦后直接实现和光纤耦合,来代替聚焦透镜和光纤耦合的环节。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耦合效率在80. 0%左右,同时最大程度解决了使用柱透镜和聚焦透镜的组合透镜耦合系统时存在的调试与封装困难的问题,且工艺稳定,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于激光到光纤最佳耦合的二元光学微透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小萍  汤伟中  周文 《中国激光》1997,24(5):406-410
采用位相平衡设计法设计了用于激光到光纤最佳耦合的二元光学微透镜,把二元光学微透镜看成是一种沿径向分布的特殊周期性位相结构,并用叠加积分法作了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光纤端面反射损耗的情况下,当用多模光纤接收时,设计的二元微透镜能使100%的入射激光耦合至多模光纤,在光纤中激起的基模比例为99.60%;当用单模光纤接收时,设计的二元微透镜能使99.95%的入射激光耦合至单模光纤  相似文献   

10.
透镜光纤在光耦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研磨抛光型、蚀刻型和熔拉型透镜光纤的原理和制作工艺,分析了各种透镜光纤在单模光纤与激光二极管(LD)、光开关、DWDM等波导芯片耦合中的作用和意义,详细讨论了楔形和锥形透镜光纤与LD耦合原理、插入损耗以及如何增大耦合容差,对有源器件和单模光纤的调节耦合和封装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及其在激光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固体激光器,它具有光束质量好、体积紧凑、效率高等优点。在简要介绍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原理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它在激光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典型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光纤激光器具有的模式好,体积小,免冷却等一系列其他激光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了来自通信、军事技术、工业加工、医疗和光信息等应用领域的高度关注,论述了国外在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等方面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光纤激光器产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After a half century of development, fiber laser has evolved from a concept to a great family penetrating into various fields of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iber lasers, with topics covering both continuous wave and short pulse fiber lasers.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major rare earth dopants, fiber laser brightness, polarization effects, clad pumping technology, beam combination, mode locking and pulse shap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光纤光栅激光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光纤光栅激光器的特点及其作为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所具有的优点。综述了单波长、多波长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发展情况,并阐述了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2μm掺铥光纤(TDF)激光器在遥感、激光雷达、探测、医疗、光学参量振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实现千瓦级的激光输出。主要介绍了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最后对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两相干组束光纤激光的干涉图样的分布特征,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干涉图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在不同光束间距及不同傅里叶透镜焦距下的干涉图样分布图。干涉图样的条纹分布和条纹可见度主要受到激光光束间距、傅里叶变换透镜焦距以及光束束腰半径等参量的影响。随着光束间距的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减小,条纹数目增多,条纹可见度减小;傅里叶变换透镜焦距增大时,干涉条纹数目没有明显变化,条纹间距略有增加,条纹可见度增大。这一结果对相关实验工作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惠芳  肖芳惠 《激光技术》2006,30(4):438-441,444
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固体激光器,它具有光束质量好、体积紧凑、效率高等优点.介绍了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可以预计这种新型激光器必将逐步取代传统激光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光栅与高反射布拉格光栅(FBG)相结合的可调谐随机光纤激光器。利用980nm泵浦光源泵浦一段7m长的掺铒光纤(EDF)进行增益放大,由随机光栅提供随机反馈。随机光栅长7cm,具有约10000个折射率修改点,这些点由飞秒激光逐点写入,并沿光纤方向随机分布,两点相邻间隔小于10μm。同时,利用中心波长为1548nm的高反射FBG来组成半开放腔结构,实现了随机激光的输出。实验测得的泵浦阈值功率仅为18mW,斜率效率高达13.2%,并通过改变FBG的中心波长,实现了输出激光波长的可调谐,调谐范围为4.45nm(1548.04~1552.49nm)。得益于半开放式激光腔的设计和EDF的高增益,整个系统具有阈值低、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ZHAO Chong-guang    QU Zhou    LIU Yang    WANG Ji    WANG Li-jun 《光机电信息》2006,(6):28-35
1 Introduction Fiber laser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forty years since Snitzer!s proposal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Nd- doped fiber in 1961 [1]. But fiber lasers have not been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until the develop- ment of the low- loss fiber fabr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high power semiconductor laser technology recently. Actually,it i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at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ber laser. Fiber laser, …  相似文献   

20.
光子晶体光纤的出现,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技术-大模区光纤的实现提供了新途径。基于铒镱共掺磷酸盐材料的包层掺杂新结构出现,为实现更加紧凑的光纤激光器提供了可能。常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的抽运技术,谐振腔技术和相干组束技术也在不断融入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调Q和锁模输出也已经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