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家志  刘钟阳 《材料导报》2008,22(2):82-85,89
综述了电爆喷涂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给出了电爆喷涂技术的特点,喷涂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喷涂材料的种类;详细讨论了放电参数、喷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几何尺寸、喷涂室气压、复合涂层等因素对涂层质量的影响;列举了电爆喷涂技术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将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内多孔涂层是增强传热性能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研究0.5 mm铜丝在不同初始电压下涂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孔隙分布,并通过沉积能量和爆炸产物讨论微结构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变初始电压可以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涂层。初始电压为14.0 kV时,得到最优多孔涂层,形成由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多孔结构,其表面积是未喷涂涂层管的4.47倍,孔隙率高达57.8%;15.2 kV时,由小熔池凝固后形成均匀的圆形多孔涂层,孔隙率为40.3%。涂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不同电压下爆炸时铜丝沉积的能量,它作为喷涂粒子的热动条件,决定了喷涂粒子的能量和粒径大小,不同状态的喷涂粒子与基管表面碰撞后或颗粒堆积或形成熔池,最终导致涂层微观形貌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管内多孔涂层是增强传热性能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电爆喷涂制备管内多孔涂层,研究0.5 mm铜丝在不同初始电压下涂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孔隙分布,并通过沉积能量和爆炸产物讨论微结构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变初始电压可以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涂层。初始电压为14.0 kV时,得到最优多孔涂层,形成由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多孔结构,其表面积是未喷涂涂层管的4.47倍,孔隙率高达57.8%;15.2 kV时,由小熔池凝固后形成均匀的圆形多孔涂层,孔隙率为40.3%。涂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不同电压下爆炸时铜丝沉积的能量,它作为喷涂粒子的热动条件,决定了喷涂粒子的能量和粒径大小,不同状态的喷涂粒子与基管表面碰撞后或颗粒堆积或形成熔池,最终导致涂层微观形貌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杨家志  刘钟阳 《材料导报》2011,25(16):112-115,125
电爆喷涂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地在玻璃等非金属表面制备金属涂层。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电爆喷涂实验样品的测试与分析,得到了工艺参数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爆喷涂过程中,当电容器初始电压从10kV逐渐增大到20kV、金属丝直径由1mm逐渐减小到0.5mm、回路电感由10.8μH逐渐减小到3.9μH时,能够使金属丝的受热更加充分,爆炸产生的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径更小,温度更高,飞行速度更快,因而形成的涂层更加致密、均匀,涂层电阻最小达到0.235mΩ。  相似文献   

5.
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油水分离、水下减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传统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往往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等离子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改性技术,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超疏水表面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超疏水表面和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总结了大气等离子喷涂和液相等离子喷涂两种方法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工艺演变过程,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制备特点;最后,指出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超疏水表面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备性能优异等优点,但也面临着工艺参数探索复杂、性能与制备效率之间难以平衡等挑战。本文期望能在航空航天、海洋科学、军事装备涉及的关键零部件表面改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法制备铜分散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沉积制备铜分散电极的方法,通过对阴极极化曲线的测试,考察了电流密度及不同冲击电流方式对铜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电流密度、合适的分散剂、间歇式的电流是得到较细铜粉的条件。同时对铜分散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初步测试,结果表明铜粉细化以后,铜分散差电池的电动势值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油水分离、水下减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传统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往往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等离子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改性技术,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超疏水表面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超疏水表面和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总结了大气等离子喷涂和液相等离子喷涂两种方法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工艺演变过程,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制备特点;最后,指出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超疏水表面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备性能优异等优点,但也面临着工艺参数探索复杂、性能与制备效率之间难以平衡等挑战。本文期望能在航空航天、海洋科学、军事装备涉及的关键零部件表面改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Fe3O4超细粉分散体系的制备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颖  王长葆 《功能材料》1999,30(1):24-25,28
在超细粉的研究和应用中,如何分散超细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实验研究了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超细粉在水中高度分散体系形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多种不同性质的液体介质中制备Fe3O4超细粉分散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型表面处理技术—粉漆喷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张溪 《中国包装》1994,14(6):62-64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铝合金工件内表面的耐磨损能力,采用电爆炸喷涂技术在LY12基体上进行了制备钼和80号高碳钢复合涂层的实验研究.通过钼/高碳钢交替喷涂制备了钼和高碳钢的喷涂次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复合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电爆炸喷涂的复合涂层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具有硬度高、抗磨损、粗糙度小、结合强度好的优点,层数比为1:2时涂层的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1.
电爆炸方法是制备高纯度纳米粉体材料的新技术,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工艺参数调整方便、通用性强的特征。本文分析了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机制,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在电爆炸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在制备非金属纳米材料方面重点阐述了电爆炸法在制备碳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表面包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超细粉体稳定性低及分散性差等缺点,并通过复合赋予其新的物理、化学等特殊功能。本文以固相包覆法、液相包覆法、气相包覆法分别较详细论述了当前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常用的表面包覆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超细NiO粉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超细NiO粉体近年来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主要有固相反应法、沉淀法、微乳液法、喷雾热解法、热分解法和电化学法),介绍了超细NiO粉体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电弧喷涂技术具有高速、高温、涂层硬度高、与基体结合良好的优点,可满足现代航空航天业对材料服役温度、密度及性能的要求.采用电热爆炸喷涂法在DZ125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NiAl涂层,研究了该涂层在1 050℃下的循环氧化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热循环后的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Al涂层致密、晶粒细小、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在1 050℃热循环后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层,能阻止氧向内扩散,减缓内层的氧化速率,从而起到了保护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热喷涂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喷涂方法、粉末特性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介绍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组织结构及综合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认为这三个方面综合控制着热喷涂过程中陶瓷相的分解、氧化以及复合粉末的沉积行为,并由此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喷涂方法和复合粉末,优化喷涂工艺是获得优良性能的金属...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铋系超细粉体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氧化铋系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自燃烧合成法、固相反应法、液雾燃烧法等,其中对化学沉淀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超微NiO粉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朱诚意  刘中华 《功能材料》1999,30(4):345-346,349
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制备同NiO粉体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指出了制备NiO粉体的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二硅化钼喷涂粉末的制备及其涂层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度为1~2μm的MoSi2粉末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真空烧结制备了喷涂用MoSi2团聚粉末. 分别用平均粒度为9.68μm的MoSi2粉末和团聚造粒MoSi2粉末(38~72μm)为喂料, 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二硅化钼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造粒后的近球形粉末在1300℃真空烧结1h后,粉末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分别为17.1s/50g和2.16g/cm3,比烧结前分别增加了57.0%和46.0%.平均粒度为9.68μm 的MoSi2粉末制备的涂层主要是由Mo和Mo5Si3等富钼相组成. 团聚粉末制备的涂层主要由MoSi2相组成,涂层较致密, 内部出现了类似“网状”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玻璃纤维膨体纱织物为基材,以环氧树脂E44为粘着剂,650低分子量聚酰胺为固化剂,以价格低廉、密度较小的滑石粉为吸波材料,制备了滑石粉涂层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滑石粉含量及涂层厚度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滑石粉涂层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介电性能。在研究的频率范围内,滑石粉的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电导率的实部和虚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烧结破碎法,以超细晶粒WC粉、Co粉为原料制备了WC-17%Co热喷涂粉末。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烧结温度、有机粘结剂、碳粉对粉末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有机粘结剂添加到粉末中后,可有效地阻止超细WC/Co粉烧结时η相(Co3W3C、Co6W6C)的出现;除极少量碳溶于粘结相Co中外,碳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可抑止粉末热喷涂时WC的分解;制备超细WC-17%Co热喷涂粉末适宜的烧结温度是在12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