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省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地域空间表现,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城镇化一个重要任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四次转型,梳理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指出安徽城镇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拉大、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分布、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弱、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优化安徽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要从广域、局域和县域3个层次空间上提升城镇群空间内部整合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县城与大镇的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阶段性问题,以宿迁市为例,基于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等发展要求,对市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等进行了优化,以期促进宿迁市的快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流空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迪  周剑云  赵渺希 《规划师》2013,29(4):15-20
通过剖析珠三角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可知,珠三角城镇化是具有"流空间"特征的就地城镇化,而当前珠三角城镇规划无论是规划体系,还是规划编制,都是以"场空间"为导向的,这种规划导向与发展特征之间的不适应性,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区域城镇化的推进,大都市区域(城镇连绵区)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在这种区域大背景下界定"流空间"体系的内涵。相比传统规划视角,"流空间"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珠三角城镇化的过去;故此,基于"流空间"的视角来分析、预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为新时期的城镇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当前城市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剖析,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策略,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剖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转型问题,介绍了深圳国际低碳城为生态城市转型提供的可复制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都市圈逐渐成为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其空间结构和组织方式对规划实践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比较全球都市圈空间结构案例与回顾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基于城市—区域视角,采用人口流动数据表征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空间集聚的结构关系,对珠三角内各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测度,得出广州都市圈是纵向扩展的强核心簇群结构、深圳都市圈是横向扩展的多中心分布结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则是形成中的多中心环布式结构等,并分析了3种不同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对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和新国际劳动分工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三角地区传统专业镇和传统产业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以环境为代价的分散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在探讨产城融合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特点的基础上,以广东省广州市新塘镇为例。对产城融合视角下传统产业专业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珠三角及其他地区传统专业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重点镇作为城市发展的延伸和普通乡镇发展的样板,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影响重点镇空间结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交通、社会、政治与政策等五大因素,进而以荆州市弥市镇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的过程为例,明确了合理选取及综合运用主要影响因素是空间结构规划的重要手段,并寻找到了工作方法上的具体策略。本研究对荆州市乃至江汉平原同类型小城镇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德凯  杨晨  吕倩  王晓菁 《城市规划》2022,(6):25-36+76
自“十五”时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发展一直是国家战略,经过“十二五”时期后的加速发展期,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宏观背景,梳理了规划视角下城镇化发展的逻辑演绎,指出新时期县级单元城镇化发展呈现政策动力支撑、回流人口红利等新特征。在县域新型城镇化成为解决城乡差距及“三农”问题重要抓手和载体的“十四五”时期,需要在承接既有县域城镇化路径模式基础上,融合“多规”管控思维,找准定位、系统研究、有机衔接,为“十四五”时期创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位于珠三角地区城乡边缘区的村落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广泛查阅文献,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关于珠三角地区城边村的研究文献,在对城边村的概念辨析基础上,分别从村落特征、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发展面临的问题、改造模式、公共空间等5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并进一步提出对城边村研究领域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对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挖掘其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s.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multiple cores and strong connection,in which cities used to be "geographically connected before interactive with each other." And during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emerg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By analyz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it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In the early stage,it was featured by the industrial expansion benefiting from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And then it was shifted to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eople." Now it is in a new stag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riven by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ies and innovation forces.Finally,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portation,mechanism,shared value,relationship,and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12.
宋延鹏 《南方建筑》2020,(4):112-117
珠三角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创新发展格局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该地区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但作为发展核 心的广州、深圳对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不强。通过创新资源现状布局、企业联系、专利联系等数据分析梳理珠三 角区域创新联系,得出区域创新网络效能不足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珠三角区域创新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在研究全球创新 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珠三角作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考虑,顺应区域创新发展趋势,提出强化区域创新廊道,缩减 不同等级创新节点知识势能差,提升服务水平和建设品质等发展策略,希望引导珠三角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推动珠 三角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建立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导的新型区域旅客运输体系,对于促进该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将从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空间地域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整合。同时,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将引导区域空间重构, 并且表现出正反两方面的重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叶玉瑶 《城市规划》2006,30(1):61-66,87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以及政府调控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模型,初步揭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作用机制、合成原则,以及不同演化阶段主导动力与空间演化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着"珠三角城市群城镇用地如何扩展"及"扩展驱动力是什么"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基于2000-2015年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扩展强度和扩展差异指数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土地扩展的时空特征,选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重心转移模型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驱动力。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整体扩展强度呈下降趋势,扩展差异显著,以广州市、深圳市为核心呈现蔓延式扩展;GDP、距核心城市的城镇距离是珠三角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核心城市在促进其他城市的城镇用地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乡村工业化入手,分析其对区域空间的影响,并从区域增长与制度供给层面、华南宗族聚居特征与重商传统等角度探讨其与城中村建设的关系,从而搭建一个对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地区高密集城中村形成的大致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打造“优质生活圈”,建构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作为研究对象,将宜居城市研究拓展到区域视角,从居住、生态环境、文化休闲、联系等方面研究了宜居城镇群的建设思路,针对四个方面的宜居性障碍因素和未来的要求,提出了七大行动计划:阳光海岸计划、轨道公交计划、生态优先计划、绿荫计划、生活合作计划、居住融合计划、畅通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化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正发生着结构性转型--由个体城市向城市群体的跨越,展开城市群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基于对城市作为区域主体的假设,以分工与博弈理论为基础,首先给出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的两个认知主线:①一种专业分工的生产网络:②一种竞合博弈的关系图式.继而研究选择长三角、京津冀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城市群产业经济空间演变实证案例,采用制造业区位商作为刻画城市基础产业部门与区域分工的基本变量,借助Excel与Suffer软件,进行1997、1999、2001、2003、2005共5个年份的定量化与图形化演变信息分析,初步发现:①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差异明显,显示出城市群发育程度差距;②城市群内部的制造业分工地位不断变化,重组明显;③制造业分工空间关联密切,核心组团空间连续格局明显等两个重要特征.以期通过研究工作有助于拓展与丰富的城市群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不仅是地理上的相邻性,更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关联性,而企业是城市关联网络的“作用者”。在全球、国家和地区3个空间层面上,采用企业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的主要异同所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既是全国的核心城市,也分别是3个地区的“门户城市”,发挥向外连接全球经济网络和向内辐射区域腹地的“两个扇面”作用。3个地区的门户城市、主要城市和一般城市在各个层面的关联网络中都形成明显的梯度格局。在地区层面上,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以两个核心和单一层级(省域)为特征,显然不同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以单一核心和两个层级(区域和省域)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红卫  王建军  彭涛 《规划师》2005,21(5):96-99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根据众多学对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群研究、区域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研究,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对外竞争主要体现在区域竞争力上,应走区域经济一体化台作的道路,即应选择全球城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