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庆市秀山县位于渝、湘、黔"中国锰业金三角"的最佳位置。秀山县锰矿主要产出于南华系大塘坡组地层中,分布广泛。本区锰矿属沉积菱锰矿矿床类型,具有多层含矿性,沉积了一套以含炭质水云母页岩为主的黑色含锰岩系地层,文章对重庆市秀山县老田庄锰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苦水泉锰矿地处甘肃阿尔金成矿带,属浅海相沉积型锰矿,赋存于蓟县系第2岩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矿体严格受含锰岩系的控制。该套含锰岩系在本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出露长度80 km,其中已发现苦水泉锰矿、青砂沟锰矿、赛马沟锰矿。通过分析苦水泉锰矿地质特征,与阿克塞县青砂沟大型锰矿、赛马沟锰矿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苦水泉锰矿具有寻找大中型沉积型锰矿的地质条件,有进一步扩大找矿前景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姑俄夸锰矿属扬子地台西缘之松潘—甘孜地槽南缘凹陷盆地边缘沉积;锰矿赋存于下三叠系菠茨沟组上段(T1b2),严格受地层、岩性控制;整个含锰岩系显示海退式沉积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姑俄夸锰矿属沉积变质锰矿床;提出4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锰矿受地层岩性控制,产于含锰地层海相硅质—碳酸盐岩中,含锰岩系为一套含炭质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菱锰矿、白云岩、凝灰质粘土岩所组成;含锰矿层矿石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偏锰酸矿组成。含锰岩系风化后常形成红土、黄棕土或黑褐土,含有像绿豆、黄豆般大小的浑圆状锰粒的红土,或含有锰矿碎屑的黑褐土,可作为寻找风化锰矿床的重要标志。含锰矿层围岩一般岩性较坚硬、分布稳定,锰矿多分布于向斜两翼的浅部,地下水面以上的氧化带内。淋积型锰多分布构造破碎带内,堆积型锰矿产于第四系红土层中;白云岩透镜体出现的地方,常伴随具有工业品位的锰矿体出现。许多热水成因的矿床附近都会有白云岩透镜体出现。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内锰矿赋存在南华系地层中,为三阳断裂带;多源性是该地区锰矿成矿物质来源的特点,且热水活动影响了锰矿成矿,陆缘水力较小的浅海使矿物质沉积富集,为形成锰质还原盆地提供有利环境。矿床成因为天然气渗漏;含锰岩系(大塘坡一段)厚度自南向北逐渐变薄,直至尖灭;区域上位于成矿带东南部区域锰矿成矿过渡区域,其含锰层段的厚度较薄,含矿性较差,岩性由含锰白云岩、炭质页岩、含锰炭质页岩组成;区内东南角存在小型矿体分布的可能,后期勘探找矿应向该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石泉县龙王洞锰矿赋存在新元古界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中,锰矿体呈层状、透镜状,总体走向300(°)~340(°),倾向北东,长40~330 m,宽20~50 m,主要矿物成分为软锰矿,少量水锰矿和褐锰矿,含锰岩系由凝灰岩、硅质岩、锰矿层和黑色炭质绢云母片岩沉积组合;锰矿体高精度磁测异常和极化率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寻找该类型锰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扬子陆块东南缘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锰矿层赋存在早南华世大塘坡组早期炭质页岩中。该成锰期前,南华裂谷盆地自北向南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古环境表现出滨浅海→浅海→次深海→深海。含锰岩系沉积物以低能、悬浮、低速率沉积为特征的黑色炭质页岩、炭质粘土岩夹菱锰矿沉积组合,发育两类含锰沉积岩相组合:浅水陆棚、深水陆棚,以局限深水棚内槽盆为菱锰矿的主要富集相。  相似文献   

8.
肖林  钟月丽  刘志臣  陈登 《中国锰业》2024,(1):15-18+30
共青湖锰矿床与铜锣井大型锰矿床、深溪大型隐伏富锰矿床同位于深溪-八里Ⅲ级地堑盆地中,含锰岩系为茅口组第三段,锰矿体位于含锰岩系下部,矿体埋深800~450 m,锰矿体厚度小但较稳定,一般为0.8~0.9 m, Mn平均品位为16.62%,目前深部矿体尚未圈边。通过对共青湖锰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其属“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总体位于成锰过渡相中,显示该区深部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省南部地区锰矿成果和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中新发现锰矿的研究总结,认为区内含锰地层为碧口群郭家沟组、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志留系;划分出4类锰矿成因类型,即海相沉积型、热水沉积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风化淋积型锰矿。认为区内锰矿时空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含锰地层、区域性同生断裂。指出区内水晶坪-屈家山-麻柳坝、黎家营-两河口深部是寻找优质锰矿的有利地段,锰矿勘查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些地段进行。  相似文献   

10.
黑峡口锰矿床位于北祁连西段寒武—奥陶纪裂谷带,系晋宁期华北古板块裂解所形成的裂谷带,矿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属热水沉积的产物。寒武纪时期黑峡口锰矿受古海底拉张断裂控制的火山喷气(液),以及深成热水作用形成的与火山沉积建造密切共生的海底热水沉积矿床作用。后经次生改造,使含锰岩系褶皱上升地表,部分锰质被淋滤,迁移,形成北祁连造山带中的锰矿成矿带。成矿带东西长约450 km,西段南北宽30 km,东段南北宽25 km,总体呈一个三角形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杨树沟锰矿地处秦岭褶皱系北缘、北秦岭褶皱带北西端,元古界地层褶皱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活动频繁,矿产种类繁多。分析杨树沟锰矿地质背景与矿区地质特征,认为杨树沟锰矿体受层位控制,古地理环境为海相,先沉积形成含锰矿的泥质地层,后经成岩作用和区域南北向应力场作用,发生区域变质形成沉积变质型硬锰矿矿层。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常宁市茶潦村的天马山组下段地层中,首次发现有沉积氧化锰矿存在.矿区位于湘桂盆地南东边界,矿区含锰岩系由泥质岩及粉砂岩组成,矿体与围岩整合接触,该矿床沉积相属外陆棚、次深海陆缘斜坡相浊流沉积.断陷槽区域的离散拉张环境对锰成矿作用至关重要,茶潦凹陷带就发育于这种区域离散环境,且营造了相对缺氧的、滞流的安静环境.据此在湖南寻找同类型氧化锰矿的思路应顺层位找矿,顺含锰岩系找矿,并顺断陷槽找矿.  相似文献   

13.
河台金矿目前采用的采矿方法主要为浅孔留矿法,少数为上向分层块石干式充填法.前者因未能有效支护采空区,减少采动地应力,且矿柱矿量占矿块矿量34%-42%、矿房大量放矿处于上覆崩落岩石下.造成采矿二次贫化率难以控制.后者虽能有效支护空区,有利于降低采矿贫化、损失率,但因生产工艺复杂,工人劳动生产强度大,矿块综合生产能力小,满足不了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对此,提出切合矿山实际情况的采矿方法改进设想——人工砼底板浅孔留矿法.该法通过人工砼底板对采空区的隔离与支护,有效减缓了地应力集中,提高围岩稳固性,并避免了在崩落覆盖岩石下大量放矿,从而有效地减少采矿总贫化率.  相似文献   

14.
宝兴沟金矿床是位于上黑龙江成矿带上的大型岩金矿床。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钻孔样品及地球化学剖面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十二站组地层成矿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且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发生迁移,矿体两侧围岩中存在成矿元素向矿体迁移而产生的低值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是主要的控矿因素,二十二站组地层为矿源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石英)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二十二站组地层、北东向构造及岩脉同时存在是寻找金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5.
郭金峰 《中国锰业》2003,21(4):17-21
以国内锰矿床进行的岩石力学研究实践为基础,对我国锰矿床开采过程中岩石力学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这些锰矿床开采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矿山借鉴。最后对国内锰矿床深部地压控制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广西大新锰矿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热液沉积锰矿层产于浅海深水台沟沉积相中,矿物的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物质主要来自海底深部岩浆热液,陆源次之,矿体赋存上泥盘统五指山组地层中,矿体受海底热液作用控制,为沉积热液锰矿床。  相似文献   

17.
小佟家堡子金银矿床赋存在辽河群大石桥组PtLd^5 3和PtLd^4 3的互层带之中。矿体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容矿岩石以自云石大理岩和硅质岩为主,矿体呈层就、似层就。矿石中的金以不可见金为主,金古量与毒砂关系最密切。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即海底火山喷气和喷流作用形成含矿热卤水,经运移在海盆边缘沉积形成矿源层或维集区,经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的改造,在印支期就位。矿床成因类型为同生沉积-变质一岩浆热液叠加再造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8.
《Hydrometallurgy》2007,85(3-4):204-210
The use of ferro-alloy fines, especially the (Fe–Mn) alloy, to replace Rhodocrosite in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lytic manganese was studied. This approach helped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the disposal of furnace fines and showed further advantag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me undesirable impurities such as Ni, Cu and Mo are smaller in the fines than in the Rhodocrosite ore; the K and Na cont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ines than they are in the ore, but these elements do not affect the manganese electrodeposition; the presence of Pb in the fines is beneficial to the manganese deposition, improving the current efficiency. No size reduction is needed, in contrast with several stages of ore size reduction. The manganese content of the fines dissolves readily at room temp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e contains manganese as carbonate requiring heating in order to dissolve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 Fines do not generate CO2, which i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carbonate present in the ore.  相似文献   

19.
王荣庚 《中国锰业》2012,(4):8-10,21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沉积环境细分沉积相。提出下雷锰矿浅海盆地深水台沟相这一沉积相观点,并通过分析豆鲕状锰矿石中的Co∶Ni比值及同位素δc13测定值,推测矿质为海底火山深部岩浆来源。同时,下雷锰矿沉积同期越南古陆同沉积缺失,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联系,下雷沉积锰矿又可能存在陆源物质来源的特点,认为下雷锰矿是受海底古地理环境控制和火山作用共同影响的,具备陆源物质补充的多成因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0.
全国锰矿技术委员会成立十年来,坚持“找富矿、贫变富、深加工”发展锰业的九字方针,为发展我国锰业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找富矿提出了科学依据;对富锰矿成矿规律和预测进行了综合研究,完成了全国锰矿时代分布及成矿环境的编制工作;分析了我国大型锰矿床产出岩系类型及优质锰矿的形成条件;对难采锰矿床的采矿方法和锰矿石选矿工艺特性及选矿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