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政策制度的梳理,总结了不同阶段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及经验,凝练出具有贵阳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在分析框架、逻辑思路、技术方法等已日臻成熟,但研究视角较少涉及两个城市的比较研究。本文以广州和遵义为例,从城市定位、空间、交通、生态等方面进行对比,试图阐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技术要点与规划思路考量中的异同,以期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同时亦拓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肖莉)7月8日,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和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对外发布,报告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得分进行了排序,排名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宁波、天津、南京、杭州、贵阳、大连和厦门。其中,贵阳排名第八,是前十位城市中唯一的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国首个森林城市,别具一格的林城风貌本应是贵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向世人展示着贵阳独有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山水城市风貌正逐渐被城市建设的野蛮扩张吞噬。重塑贵阳城市风貌成为贵阳市城市修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记者肖莉)5月24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国首家"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在贵阳成立。这是北京和贵阳继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后,京贵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依托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组建和运行,纳入贵阳市委、市政府发展大数据战略布局中,  相似文献   

6.
贵阳城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地形破碎度较大,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贵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对于西南山地城市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首先,对贵阳市的绿地景观类型进行形态学空间格局MSPA分析,提取生态源地与景观阻力面进行成本距离(Cost Distance)计算,生成最小累计成本地图;同时基于最低成本原理,使用成本连通性(Cost Connectivity)工具生成中心城区的潜在生态网络,并对各条网络路径的阻力大小进行评价;最后,在生态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对其现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识别出贵阳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面向世界的哈尔滨发展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结合国际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哈尔滨的城市区位环境、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等条件,明确了城市未来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基于城市战略定位、交通网络、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远景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3,(12):126-127
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介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下属正县级事业单位,是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综合性规划设计研究机构。主要承担贵阳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指令性规划编制、规划研究及相关决策咨询服务,同时为各级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及咨询服务。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拥有一支年轻、敬业、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专业人才队伍,陆续完成了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贵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贵阳市城镇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市政规划设计等大量设计项目和很多基础性、政策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工作,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和规划编制手段,强化精品意  相似文献   

9.
周达 《城乡建设》2016,(1):45-47
城市战略定位是未来一定时期指引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总部署,对城市发展进行系绕性设计必须围绕战略定位展开,全面谋划布局,从战略定位中挖掘发展潜力.2014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北京做出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贵阳市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延环绕的云贵高原大山塑就了筑城独有的风格,也成为横亘在贵阳发展道路上的羁绊,至20世纪末,贵阳老城区已几乎没有拓展空间,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跳出狭小的山间盆地,打开发展新空间是贵阳市城市空间发展最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根据笔者的观点对贵阳市未来的发展空间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把昆明打造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战略部署出台,昆明城市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城市发展目标,需要改变旧有的发展模式,秉承"环境优先"的理念,方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户外活动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理应受到城市决策者的充分重视。在本文中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对昆明市主城区的公园绿地进行景观生态格局的分析研究,找出目前存在于昆明主城区公园绿地现状及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探求一种协调于城市整体发展的公园绿地生态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李蕾 《华中建筑》2010,28(7):105-113,116
该文总结了贵阳花果园新城概念规划的创作思路,从紧凑城市的设计理念出发,对在高容积率的规划限定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需要破解的城市边界、土地使用、型态特征、交通体系、景观规划等要素进行分析,对高强度开发条件下新城综合体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童湄清  徐斌  张亚平 《中国园林》2022,38(1):112-117
城市近郊的绿道作为区域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居民使用率较高的绿地类型.基于社会生态记忆视角,以青山湖环湖绿道规划设计为例,研究如何保护绿地格局的完整性与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并让游客在场所中获得归属感与群体认同.规划设计正视场地变迁的时代印记,结合现阶段绿道发展的定位,针对每个发展阶段遗留的特征,保留、修复、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邹韵  程文 《建筑师》2021,(2):56-64
本文以美国尤其是加州历史上的重大生态事件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为时间线,探讨美国公众、专家以及政府对生态事件的应对.在此背景下,结合尔湾新城的城市规划史料和文献资料,探讨其城市规划过程中针对生态问题的具体策略;采用ArcGIS软件作为工具,进行样本的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对尔湾新城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对其目前的地表景观...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范,是环境伦理学范畴。城市生态规划是在大尺度上处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实践科学,需结合环境伦理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进行原则思辨。在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上应尊重自然,正确设定城市发展的限度与阈值,在城市自然生态可承受范围内,采取与环境更加包容的发展策略。要按照自然优先、代际公平、互利合作的原则重建城市近自然。按照生态承载力要求为城市的发展设定上限,在满足城市发展的同时取得环境健康的统一,同时转变增长方式,取得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这样就能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可持续、健康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在绿色生态城区理念的指导下,章丘绣源河绿色生态城区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市政4个专项方面进行规划设计,设定各自的设计目标,明确了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生态城区的最终目标定位,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绣源河城区。绣源河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丰富了现阶段的生态城区建设的内涵,为改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引导城区绿色化、生态化和低碳化发展,为以后章丘市城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水土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持。现阶段我国的水土保持中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本文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发展,内河旅游开发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福州拥有丰富的内河资源,内河旅游作为一种生态旅游,将是新世纪旅游业重点的发展方向。以福州白马河为例,通过解读福州内河现状,运用战略分析法中的SWOT分析方法,基于白马河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战略定位、水生态法制、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水污染治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联动等角度,探索城市内河旅游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0.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以生态功能为主导 的魅力地区的战略价值也不断提升。国家层面,魅力景观区作 为整体品牌,能够融合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国家公园的自然 本底以及特色小镇的新经济产业,有利于在城市群以外的国土 空间寻求保护与开发格局的再平衡;城市层面,城市魅力圈凭 借良好生态环境与地域特色,与商务圈(创新圈)功能交叠并着 重引领新生产生活方式。在对魅力地区的价值再认识、发展路 径与制度保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家魅力景观区和城市魅力 圈2类魅力地区的战略价值与规划引导,并以杭州为例展示城 市魅力圈的发展路径,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不同层级魅力 空间的营造提供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