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震东 《城市规划》2007,31(11):64-70,85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城市制度角度分析分权化与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相关关系,划分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并在对典型都市区域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中国都市区域的可能发展趋势,为推进健康城市化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的演进历程深受人口结构、经济模式和制度安排的影响。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结构和经济模式的概览性考察,指出人口结构在未来10年内将发生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和“人口拐点”来临两大结构性转变,经济模式正从出口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和内需驱动。结合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在回顾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基础上,指出从双轨渐进改革下的“自下而上城镇化”,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流动城镇化”,再到全面深化改革下的“新型城镇化”,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壁垒逐渐被打破,城乡居民权利不断趋于均等化,异质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向同质的城乡一元结构演进;进而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未来有陷入“流动中的停滞”状态的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筵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婧  汪晓春 《城乡规划》2021,(6):94-105
县域是紧密联系城乡的重要空间单元,县域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别从县域城镇化的水平、要素、主体和配套等方面着手,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城镇化动力转型趋势,对江苏省"十四五...  相似文献   

4.
罗震东  汪鑫  耿磊 《城市规划》2015,(2):44-49,64
分析1997年至2014年中国都市区层面的行政区划调整行为,可以看到行政区划调整的阶段与特征与都市区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都市区化进程所内生的空间与治理需求,在现行体制中只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有效地解决;另一方面,行政区划调整的负面作用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自上而下约束,促使了地方层面进行更为谨慎、理性和多样的行政区划调整。内生动力和外在约束的共同作用塑造了两个阶段的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过程。在1997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以撤县(市)设区为主,调整的核心目的是满足都市区空间扩容需求;在2008年至2014年,撤县(市)设区与区界重组并重,调整行为与都市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两个阶段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都市区化的阶段特征,同时反映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都市区改善治理结构手段的适用性。作为一种干预都市区发展的行政手段,行政区划调整基本与都市区空间和治理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了大量都市区的快速发展。虽然其存在许多负面效应,而且进一步采用的阻力和成本不断加大,但它依然是当前政治经济体制中最为有效的处理空间不协调问题的手段。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研究更为合理的、负面影响最小的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晓平 《华中建筑》2011,29(3):14-17,23
该文从当代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背景考察了针对全球化影响的建筑主体意识和针对商业主义的建筑主体意识在各种建筑流派和建筑现象中的表现,分析了它们在实践中的不足,由此提出新现实主义实践思想.接着探讨了与新现实主义实践相对应的当代建筑学的新内涵,建构了理解当代建筑现象的理性视角.  相似文献   

6.
7.
试图通过长时段、演化的视角,系统考察江苏省域城镇化加速期行政区划调整的发生机制、阶段特征及其对城镇化进程、模式的影响。江苏省在城镇化加速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国从高速增长走向科学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的产物。其中,撤县(市)设区和撒乡并镇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区划调整类型,它们的推进过程存在清晰的时空阶段特征,符合江苏省域的经济梯度和城镇化阶段。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土地扩容、城镇空间整合、资源集聚等手段加速了江苏大城市引领的省域城镇化进程,对于陆续进入城镇化加速期的省份具有借鉴价值;当然,这一公共行为存在诸多问题,行政区划调整在未来的生命力、推行形式以及区划调整背后的制度创新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45)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本文就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得出中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用地的逐利性扩张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国所有建制市为对象,采用2006和2010年各城市人口、建设用地数据,通过模型测度各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离差系数,并运用Arcgis软件对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等级进行可视化表达,以揭示我国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性时空特征.研究显示:①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整体上呈现出失调发展态势,但这种失调性趋于下降;②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性具有明显的地区、规模、类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探索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姜华 《小城镇建设》2007,(11):51-53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日前,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推进乡镇工业化、城镇化,加快重点镇发展的重大决策,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推进国家、省、市重点镇城镇化,建设部门责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统计数据,挖掘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考察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国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率呈下降态势;人口向大城市集聚趋势明显加强,设市辖区对城镇化增长的拉动率高于县/市;集聚态势不断增强,6个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对东部沿海城镇化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投入强度和联系水平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存在,而创新能力提升将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章光日 《城市规划》2003,27(5):33-37,92
首先对都市区的概念内涵、空间特征、形成条件等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指出都市区是城乡居民共同的生活地域空间 ,它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的居住—工作、居住—购物、居住—游憩等关系 ;接着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特点 ,指出未来 1 0~ 2 0年是中国大城市向都市区过渡即都市区不断形成、发展乃至完善的关键时期 ,都市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 ,都市区也将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的新领域。文章还重点对中国开展都市区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了分析 ,并对都市区的研究、规划、调控、管理等提出了建议 ;最后指出都市区规划是中国城市规划界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与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它的成功与否 ,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还关系中国城市规划能否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着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简单地把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促进内需的政策工具。就城镇化研究的有关观点及中央的政策精神,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从结构角度和微观角度探讨和解释其成因机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诉求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结构性失衡”到“均衡”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目标确定和制度设计要顺应这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9):3-8
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下省级官员异质性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碳排放量的减少,这说明财政分权会降低官员对碳排放管制的努力。官员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省级官员职位、来源类别和任期长短的不同对碳排放控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京官而言,本省晋升的省长不利于碳排放的减少;加入省级官员来源类别与财政分权的交互项后,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对碳减排的净效应都是正的。随着任期的增加省级官员对碳减排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直辖市和非直辖市,自治区与非自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2)
文章以1997—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一直保持国有性质的企业,经历了民营化以后的企业其企业价值有着更高水平的提升。通过进一步检验在不同市场化进程中民营化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差异,发现在不同的市场化进程下,民营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著不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民营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著更强。文章从民营化的视角对企业价值作出了新的解释,并为市场化进程的作用提供了合理依据,丰富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文献,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展已成为当今城市空间增长的两大重要形式。其中,以各类综合性新区、新型产业空间为代表的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大城市郊区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论文通过选取951个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区开发的演变进程,并从空间扩展方式、产业功能更新、空间关系演进、管理机制更替4个方面论述了新区的演变特征。同时,论文还对新区开发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长安街建筑创作的历史与现状,解析了各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分析了长安街建筑地域化和全球化特征的创作发展轨迹,探寻了地域化和全球化的设计手法及其本质,以期在建筑创作中化解二者矛盾并找到两者之间的交集。  相似文献   

19.
赵云伟 《住宅产业》2011,(11):48-49
全球化、城市化、多元化,这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如果把这些词与城市组合起来,将会给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名当代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全球化的城市:以全球城市地区为核心首先,我们必须区分三个概念: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国际化是一个民族、国家融入国际的过程,全球化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统一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城镇化演进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资源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高度依赖,资源型区域表现出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虚高度化"、经济要素空间集聚与城镇体系结构的分散化、城镇功能与承载能力弱化等问题。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应实施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战略,促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相协调,实施集中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效、集约的城镇组织结构,实施集群型城镇化战略,构建新产业集聚与创新增长的空间,实施工矿城市"再城市化"战略,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