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时空作用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针对深部巷道围岩在开挖与支护时所表现出的非线性力学过程特性,对锚网索耦合支护时空规律进行数值模拟与工程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巷道实施锚网耦合支护后,在围岩剧烈变形阶段结束或临近结束的时间施加锚索关键部位耦合支护,是实现锚索与锚网和围岩之间时空耦合的最佳二次支护时间,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锚索调动深部围岩强度实现巷道围岩高应力向低应力的转化;同时,实施锚网索耦合支护的深部回采巷道能够满足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稳定性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潘永刚 《山西建筑》2012,38(25):64-65
依据锚网喷衬砌支护结构原理,结合在建巷道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新型复合材料网在锚喷巷道支护中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网在锚喷支护结构中的适用性,为复合材料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受高地应力及强烈开采扰动的影响愈加明显,深部高应力巷道的支护难度逐渐增大。以某矿深部巷道支护工程为例,采用了锚网喷U型钢联合支护方案,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对支护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工业性试验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15 d~90 d的围岩变形位移增量小于总位移增量的10%,30 d后的围岩变形基本收敛,表明采用锚网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深部巷道的大变形。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0)
煤矿井下巷道的安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和企业发展的首要大事,而支护技术正是巷道安全的先决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锚网喷支护作用的机理,紧接着对施工工艺的要求做出了研究,最后做出了影响软围岩锚网喷支护体系质量的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部岩巷支护特征,对锚喷支护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皖北某矿西翼胶带机斜巷巷道实际情况,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深部围岩巷道不同支护方式下围岩变形及其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对锚喷支护和喷射混凝土两种支护方式下围岩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等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同时对锚喷支护中改变锚杆间距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岩巷锚喷支护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深部围岩巷道的变形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放顶煤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体的煤层条件和围岩特点进行支护参数的量化设计,是锚网支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锚网支护方式维护厚煤层放顶煤沿底回采巷道时,多数需要考虑锚索加固问题。在综合讨论大屯矿区现用锚网支护设计方法尚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厚煤层放顶煤沿底回采巷道的锚网(索)支护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2)
受采动影响,软岩巷道支护难度较大,从软岩分类及其工程力学特征和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策略两方面对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锚网索耦合、最佳支护时间、围岩结构耦合、支护系统耦合等关键问题,为支护方案确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唐山某矿二采区上部运输石门复合型软岩的实际情况,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支护前后位移云图,综合现场实际确定巷道锚喷支护的支护参数,在现场监测的条件下,提出适应改地质条件下的软岩锚喷支护加固技术,有效的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复杂地质条件设计出曲墙拱断面锚喷支护的设计方案,利用锚杆测力计MJ-40对支护后的锚杆受力进行受力监测,利用全站仪对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进行变形监测,监测结果证明巷道的设计有效减小了大断层复杂地质条件下构造应力的影响,巷道支护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徐升  邓辉  王再举 《四川建材》2013,(6):219-221
针对潘三矿深部风井马头门位于软岩中且围岩应力大这一技术难题,采用了锚网索喷+钢筋混凝土暄体二次支护+深浅孔注浆补强加固的复合支护结构。由于顶板下沉较为严重,采用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并对修复效果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加固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巷道的变形,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确保了马头门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殷宗余 《山西建筑》2012,38(18):72-73
根据煤矿巷道支护设计的实质,结合在建巷道工程,采用FLAC-3D技术对巷道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锚喷支护巷道围岩体应力场和位移变形状况,提出了巷道合理的支护参数,用以指导巷道施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井下不断变化的地质条件,容易造成巷道在高压作用下出现难以支护和控制的现象,本文主要根据根据围岩稳固性介绍了支护方式,重点介绍了锚网支护方式,在围岩稳定程度、顶板松垮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来的理论和数据模拟等措施分析锚网技术在不稳固巷道支护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淮南矿区大倾角(25°~45°)煤层开采地质和技术条件,采用物理模拟综合分析了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及采用锚杆支护时的围岩变形、破坏、应力演化等力学特征,揭示了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非对称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实体煤回采巷道应重点支护顶板和高帮,而留小煤柱回采巷道应重点支护顶板和低帮.基于巷道围岩力学特征的非对称性,提出并实施了大倾角煤层实体煤回采巷道和留小煤柱回采巷道的非对称锚网索支护方法.工程应用表明,非对称锚网索支护能适应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结构和力学特征,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4.
以红庆梁煤矿主斜井巷道松软岩泥化变形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围岩收敛变形监测,研究了围岩的失效机理,提出了采用注浆、超前小导管排桩、液压支架和锚索+槽钢联合锚网喷架4种支护方案,并通过加固前后围岩收敛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证实了锚索+槽钢联合锚网喷架支护形式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3)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造成巷道大变形的问题,运用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研究新旺煤矿3101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破坏特征与破坏机理。提出采用锚网索+锚注+释压联合支护的方案,解析该方案的作用机理:锚网索支护与锚注支护解决顶板变形量大的问题,释压材料缓解巷道大变形造成的影响。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在原始支护方案与新的联合支护方案下巷道顶板垂直位移量和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变化规律:采用锚网索+锚注+释压联合支护方案时,巷道顶板垂直位移量由569 mm减小为143 mm,缩减了近75%,塑性区分布也缩小了50%。结合工程实践,证明所提联合支护方案可有效解决新旺煤矿采空区下巷道大变形问题,可为解决极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川深部高应力巷道锚喷支护设计与数值模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金川深部高应力巷道变形特征,首次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支护手段的综合控制技术,为预测支护效果和支护参数优化,进行了高应力挤压碎裂蠕变围岩的锚喷支护巷道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首先给出了综合控制技术中的两次支护型式和参数;然后,考虑巷道围岩的碎裂蠕变特性,研究采用了分段线性软化模型和剪胀特性参数,并探索提出了锚固体支护强度指标,定量考虑锚固围岩的强度效应;最后,采用提出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进行了1178m分段道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淮南地区煤矿受软弱破碎围岩及回采动压等影响,巷道支护失稳变形的情况,根据现场勘测支护破坏特征分析了破坏机理,提出了此围岩条件下的U型全封闭钢架和注浆及锚网喷注的联合支护方案,经后期支护效果监测,揭示了65 d后支护变形趋于稳定,说明了该支护形式在复杂围岩条件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景煤矿7号"三软"不稳定煤层,通过室内试验结合现场监控监测得出该煤层1173综采面巷道围岩为典型的高应力"三软"煤层回采巷道。由于高应力条件下软弱围岩松动破坏范围扩展迅速,且流变作用使巷道围岩破碎且变形量持续增大,致使锚网索联合支护结构失效,进而导致围岩-支护承载结构丧失承载力的支护失效,鉴于此,提出新型全长黏结锚固、全封闭护面、顶板多拱有序承载和围岩协同加固技术的支护优化方案。现场实测表明支护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9.
深井三软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深井三软煤巷是地压大围岩变形剧烈的一类极难维护回采巷道。分析该类巷道围岩的层状赋存特点及软弱破碎条件,提出加固帮角控制围岩稳定、高阻让压支护限制围岩变形和强化顶板保证安全的支护原理,并研究了合理的锚杆支护技术和帮顶锚固方式,包括顶板全长树脂锚固锚带网支护与两帮角小孔径加长树脂锚固可拉伸锚杆支护技术。最后介绍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0.
风化破碎围岩巷道锚网(索)支护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煤层露头附近强风化、氧化带中的回采巷道,由于煤岩体内风化裂隙增多,强度降低,使这样围岩条件下的回采巷道的支护设计与维护管理都面临着与普通围岩条件巷道不一样的新问题.巷道顶部的破碎围岩能否形成稳定的承载压力拱结构,是决定巷道稳定状态、支护形式与支护参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论文以松散、破碎围岩的压力拱理论为基础,结合龙东煤矿7144材料道的工程实际背景,对风化破碎围岩巷道的锚网(索)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