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建中 《人民黄河》1994,17(12):44-46
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浅析王建中(黄委会农水局郑州450003)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已走过了40多个年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惨痛的教训。]980年新乡引黄灌溉工作会议以来,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逐步走上了稳步前进、健康发展的轨道。黄河下游现有设计灌溉面积6...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粮食安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利民 《中国水利》2007,(13):46-48
保障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黄河流域引黄灌溉促进了农作物需水结构的调整,保证了粮食稳产高产.对流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着手,分析了黄河下游水资源与引黄灌溉的关系.以及引黄灌区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证黄河下游粮食安全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振平  周振民  周兰香 《人民黄河》2002,24(3):26-27,45
针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不同灌溉模式,在对模糊综合评判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优化灌溉模式评判指标,建立模糊集合评判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对各类灌溉模式进行了评价,使一直沿用的传统引黄灌溉模式定性分析定量比,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引黄供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黄供水灌溉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作者就各种供水灌溉模式的工程灌溉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从引黄形式、灌溉方式、泥沙处理和水沙综合利用等对供水灌溉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供水灌溉模式并存、水沙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防洪和节水灌溉兼顾是黄河下游供水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引水工程老化失修、毁坏严重,引水渠道淤积、输水能力下降,水价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跨区域供水协调难度较大等,它们制约了引黄灌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渠首引黄涵闸进行养护维修和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建立稳定的引渠清淤投入保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兴建平原水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节水技术、理顺体制、制定引黄补源工程规划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民治理黄河70年灌溉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6,(12):24-27
黄河上游的宁蒙河套平原、中游的汾渭盆地以及下游的沿黄平原是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重要产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人民治理黄河70年来,黄河灌区作物增产量为12 827.19亿kg,增产效益38 119.00亿元,其中灌溉分摊效益19 646.90亿元,近20年黄河灌区生产了占全国总量12%的粮食。搞好黄河流域的灌溉事业,对于保障流域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改善了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遏制引黄补源灌区地下水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8.
泥沙在灌区中优化配置是引黄灌溉事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两侧地面,利用河床居高临下的特点,发展引黄灌溉事业,将背河洼地做沉沙池沉沙,清水通过渠道灌溉农田。随着引黄灌溉事业的不断发展,可用作沉沙池的低洼盐碱荒地越来越少,有些灌区采用“以挖代沉”方式,把输沙渠中淤沙清淤到渠道两,民了人为沙化,恶化了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从黄河闸引水分为3区,以边灌边补源为主,兼顾濮阳市的排涝为一体的灌溉模式。介绍了灌溉补源区的供水运用特点和灌溉补源面积,根据其特点提出了科学的引水运用方式和措施,使3条干渠相互协调、联合用水配水,紧凑运用、发挥最大效能、争取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对策研究:论提水灌溉的作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形势下,对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自理和利用庆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变泥沙“包袱”为“资源”。泥沙长距离输送,使绝大部分泥沙进入田间,就可实现引黄灌溉的良性循环。除了以往有效的措施外,本文在总结灌区渠道不同部位设置提水泵站设施作用与效果的同进,通过建立灌区渠道悬移质冲刷计算模型,对其减淤清淤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秋浇是内蒙古引黄灌区一种传统的洗盐压碱灌溉制度,秋浇用水量是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以典型试验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秋浇定额灌溉条件下春播前土壤水盐条件、土壤的脱盐效果和增水效果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内蒙古引黄灌区基于节水的适宜秋浇定额为1 500 m3/hm2。  相似文献   

12.
引黄灌区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影响引黄灌区用水水平的因素,建立了用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价和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引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模型,并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为例,对用水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治黄方略初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王浩  赵勇 《水利学报》2019,50(11):1291-1298
"水少、沙多、水沙调控能力不足"是治黄历史矛盾。新时期治黄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沙多"得到了大幅度控制,"水沙调控能力不足"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水少"已经演化成为主要矛盾。面向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应对治黄矛盾的思路在于"增水、减沙、提高水沙调控能力",促进流域水沙关系协调。实施西部调水是破解治黄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不仅可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还能够有效提升黄淮海平原生态环境质量。基于治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了新时期治黄五大方略,即坚持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保护、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同管控、流域和区域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4.
王建中 《人民黄河》1996,18(2):1-5,26
人民治黄50年来,黄河流域(包括下游引黄灌区)灌溉事业得了迅速发展,截止1994年年底,全流域灌溉面积已发展到731万hm^3因灌溉年净增产粮食120亿kg。全河灌溉技术发展迅速,在井渠结合治理盐碱地、灌区泥沙处理、节水灌溉、高气程灌溉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随着灌区的开发与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用水、水费征收、计量供水等管理措施的应用,保证了灌效益的充分发挥和灌区自身经济实力的壮大。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变得十分突出。在分析了黄河不资源状况和流域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节水型 必要性,并针对目前农田灌溉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河了水灌溉应从推广应用新型节水技术,完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水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入手,才能杜绝农田灌溉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才能使灌区管理运行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a deficit in surface water for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method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o diagnose water shortage problems are simple and practic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re areas without sufficient water to meet the needs of irrigation,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uses. The completion of the Sanmenxia reservoir and Xiaolangdi reservoir relax the conflict between water need and supply. However, if the hydrologic status becomes pessimistic with an exceedence probability of over 80 percent, then the water supply is still sever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ianjin and Qingdao cities are very limited and unstable. The most feasible options to offset the water deficienc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re: (a) to obtain water from the Yangzi River; (b) to obtain more water from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through regulation; (c)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water sav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17.
引黄灌区跨地区水权转让补偿 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流域引黄灌区的跨地区水权转让补偿标准的定量问题,探讨了转让费用构成中的农业风险补偿、生态补偿、水管单位补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引黄灌区的水权转让一期项目为实例,通过计算得出3项补偿费用为889.92万元/年,在25年水权转让期内应付出的补偿费用为22 248万元,水的转让价格平均增加补偿费用为3.45元/m3。对黄河流域水权转让费用构成中的补偿费用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将会进一步推动水权转让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并为引黄灌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认为 ,2 1世纪中期前后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用光是可能的 ,为此 ,必须开源节流并重。在充分考虑工农业、城镇和生态等方面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同时 ,还要做好“开源” ,即修建黄河干流大型控制性水库 ,加快南水北调。建议优先修建大柳树水利水电枢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要及早实施 ,可分期由小到大。在未建成西线工程前 ,要实现调水东部“补下援上”。要研究调水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以供定需 ,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