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以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基水分含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对根霉产糖化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Design的方法,对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优化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水分含量53%,培养时间164h,糖化酶的酶活力为2194.44U/g。  相似文献   

2.
多孔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本文作者报道了使用α-淀粉酶、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的方法,当α-淀粉酶与糖化酶重量比为2:1、pH5.7、50℃、水解24hr,可获得吸水率、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  相似文献   

3.
影响黑曲霉产糖化酶和蛋白酶的主要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培养基的配比、部分简单碳源对黑曲霉AS3.350产糖化酶、蛋白酶和孢子收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择的2种有机氮源中,豆粕可被黑曲霉较好地利用.在麸皮与豆粕的质量比为5:5,30℃培养72 h时,糖化酶活力最高为1 185 U/g,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在分别添加葡萄糖0.5%,蔗糖0.75%时,黑曲霉产糖化酶酶活力达到最高;对添加淀粉来说,随着淀粉浓度的增高而糖化酶活力逐渐增大.蛋白酶活力和孢子收获量与碳源的种类、浓度以及菌体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复合酶中糖化酶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糖化酶的酶活力检测是主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只有选用合理的糖化酶活力检测方法,才能真实反映出复合酶中糖化酶活力的高低.为避免因协同作用而产生的复合酶中其他酶制剂对糖化酶活力检测的干扰,作者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4种不同酶制荆的作用机理,最终否定了常用的淀粉底物法,确定了麦芽糖底物法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本文作者报道了使用α 淀粉酶、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的方法 ,当α 淀粉酶与糖化酶重量比为 2∶1、pH5 7、5 0℃、水解 2 4hr ,可获得吸水率、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  相似文献   

6.
秸秆氨化后生物技术处理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最佳条件氨化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对菌种的诱变筛选、固体培养基的组合实验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等,确定质量分数为70%氨化秸秆末、20%的麸皮与15%的鲜酒糟配料比,采用黑曲霉(经处理)与面包酵母菌种比质量分数为1:1,经32℃、28h通气发酵,可使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并获得较满意的植酸酶、酸性蛋白酶、淀粉糖化酶酶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餐厨垃圾酒糟离心液制取糖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酒糟离心液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以餐厨垃圾酒糟离心液和麸皮为基础培养基,经黑曲霉发酵制取糖化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优化产糖化酶培养基,并对比自制糖化酶和工业酶制剂应用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的能力.结果表明硫酸铵、氯化铵、酵母粉、豆饼、玉米粉、硫酸镁、磷酸氢二钾、氯化钙等8个因素中氯化钙为影响发酵的显著性因素.当氯化钙添加量为0.2%时,所产糖化酶的酶活最高,达3404.44 U/ml.自制糖化酶与工业酶制剂应用于餐厨垃圾酒精发酵时的酒精产量仅差6%.表明自制糖化酶可替代工业糖化酶运用于餐厨垃圾酒精发酵工艺中,这不仅可降低糖化酶的生产成本和餐厨垃圾酒精发酵成本,同时也可减少酒糟离心液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用国内常规糖化酶生产菌株黑曲霉UV-11,利用5升全自动发酵罐培养,在以淀粉为碳源,NH4Cl为氮源的合成培养基中,33℃,pH4.5条件下进行分批发酏,菌体比生长速率为0.02~0.031/h时,糖化酶的比生产速率可达最大,为1500~1800u/g.h,酶活力为2190u/ml。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线诱变“苏-16”的孢子,采用透明圈初筛和麸曲复筛的方法,得到一高产突变株。和原始菌株相比,淀粉液化酶活力提高了85.2%,淀粉糖化酶活力提高了24.4%。  相似文献   

10.
制备微孔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早籼米为原料,研究了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糖化酶水解淀粉形成微孔淀粉,主要考虑时间、温度、pH值和酶用量等条件的影响。并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α-淀粉酶、糖化酶辅助提取山药多糖,通过试验优化酶解辅助提取工艺,并从产物得率、纯度两方面将该工艺与温水浸提工艺进行对比.试验中分别对α-淀粉酶、糖化酶各自的添加量和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进行优化,根据粗多糖含量、粗多糖纯度以及淀粉的定性检测结果,判断得出各单因素的最优条件,并对比温水浸提工艺.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酶解辅助提取工艺,山药多糖的得率为温水浸提的3.5倍左右,纯度比温水浸提的提高1倍左右,既避免了大量淀粉混入所引起的多糖值虚高,又破除了淀粉颗粒对多糖的包裹阻碍,使山药多糖得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蟹壳、明胶和卡拉胶做载体,采用交联法和包埋法对糖化酶As3.4309进行固定化。以淀粉溶液做底物,在相同条件下,对各种固定化糖化酶进行活力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用卡拉胶包埋的固定化糖化酶保留了最高、的酶活力;而酶活力半衰期最长的是用蟹壳与戌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得的固定化糖化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固定化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干麸曲保藏“苏-16”菌种,二年后菌种的生长特性没有变化,淀粉液化酶和糖化酶的活力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早籼米为原料,研究了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糖化酶水解淀粉形成微孔淀粉,主要考虑时间、温度、pH值和酶用量等条件的影响.并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黑曲霉eDNA文库中筛选出糖化酶基因,并在酿酒酵母中进行表达.阳性克隆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60h后,产生的糖化酶酶活力达到峰值为4.3U/mL.测定结果显示其糖化酶大小为1908bp,编码6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酶学性质分析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为5.0.经柱分离纯化其发酵上清液后,SDS-PAGE电泳方法,测得它的分子量大约为70kD,且条带清晰.  相似文献   

16.
木薯酒精浓醪发酵糖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木薯进行酒精浓醪发酵,对其中糖化工艺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优化后的糖化条件为:糖化pH值为4.5,糖化酶加入量为150 U/(g木薯粉),糖化温度为60℃,糖化时间为30min.在此糖化工艺条件下,三角瓶静态发酵的最高酒份可达16.4%(V/V),淀粉利用率为90.68%.  相似文献   

17.
多孔淀粉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法进行多孔淀粉的制备,并通过得率、吸水率、吸油率指标来衡量多孔淀粉的制备效果,从而得出结论:pH=3.5,反应温度=50℃、反应温度在24h及α-淀粉酶:糖化酶=1:8,是多孔淀粉的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不麦胚的成分及敏活力。小麦胚内蛋白质、淀粉含量较高;作为发酵原料,小麦胚的α-淀粉酶的和相当高,但糖化酶的蛋白酶等活力很低。研究确定了小麦胚小解的工艺参数,使小麦胚的淀粉和蛋白质的浸出率分别为75%和32%;试验观察了小麦胚水解液培养双歧杆菌的生长情况,小麦胚水解液适合培养双歧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沉淀法去除糖化酶中转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磷钨酸,十二烷磺酸钠,单宁酸三种试剂去除液体曲糖化酶中转苷酶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了每种方法的最优工艺条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磷钨酸法转苷去除率为75.9%,糖化酶活力损失9.6%,十二烷基磺酸钠法转苷酶去除率为69.1%,糖化酶活力基本不变;单宁酸法转苷酶去除率为70.3%,糖化酶活力提高9.8%。  相似文献   

20.
磷酸寡糖前体--麦芽低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玉米淀粉为原料,以耐高温的α-淀粉酶为液化酶,并以真菌α-淀粉酶为糖化酶制备了以3~6糖为主体的麦芽低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液化、糖化的各个工艺参数,得到的最终糖液中麦芽低聚糖含量可高达6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