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平行辊矫直机属于连续性反复弯曲的矫直设备,其力能参数直接决定了矫直机的能力,因此力能参数计算为平行辊矫直机设计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以攀钢冷轧薄板厂酸轧联机带夹送辊七辊矫直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辊式矫直机力能参数计算方法,给出了矫直力、矫直力矩和矫直机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该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十五辊组合矫直机针对高强度板设计,其核心技术是在高强薄板矫直时,采用平行矫直方案和辊系间张力技术,提高了矫直机的矫直精度,扩大了矫直板材的材料强度范围.通过对影响矫直压下量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在组合矫直机中实施平行矫直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组合矫直大小辊系参数优化目标、优化约束条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组合矫直机可取辊系参数系列.  相似文献   

3.
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几何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板采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过程中的变形演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材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过程中弯曲变形和曲率演化有别于普通矫直机, 可以得到更高的薄板矫直精度.平行矫直技术和张力矫直技术是与组合矫直机辊系相适应的技术,它可以提高矫直的精度,同时消除负扭矩对矫直辊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矫直机的矫直材料强度能力范围.同时,提出一种矫直过程计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所得计算值与模拟值、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矫直 426mm无缝钢管的现场测定,分析了6×1500矫直机矫直力的测试波形和测试过程;提出了按上排三辊矫直力及对管材的弹性压扁状态,进行矫直力的分配方法,为六辊矫直机矫直力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文中列出的实测数据,对进一步进行矫直力能参数的研究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六辊管材矫直机矫直力计算体系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六辊管材矫直机矫直实际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在矫直力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符合实际的六辊矫直机矫直力的计算体系。通过与矫直力的实测结果的比较,证明该计算体系的精度满足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利用ANSYS/LS—DYNA动态模拟二辊矫直机矫直过程,得到了二辊矫直机矫直过程的应变场、应力场等参数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不同倾斜角度对矫直质量和矫直精度的影响,可指导现场工程人员迅速调整好矫直辊斜角;给出了矫直过程的矫直力和导板力,为新设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矫直机矫直辊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矫直机矫直辊辊型参数的确定,是设计矫直机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已设计出的Φ45~76焊管生产线中的六辊矫直机,阐明了矫直机辊辊型设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充分考虑二辊矫直机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从矫直基本原理入手,根据弹塑性弯曲理论,应用迭代法计算了轧件一次弯曲矫直时的弯曲力矩和相应的反弯曲率,计算给定方案下形成的残余曲率,给出了矫直精度的数学模型。对于一定的矫直方案,提出了矫直精度计算方法。提出了二辊矫直机调角方法,并对二辊矫直机角度参数进行了相应的模拟与计算,理论与实验比较一致,具有进一步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和大量实践,对型钢本身矫直截面模数超出辊式矫直机矫直截面模数,改变矫直变形区的方式,提高矫直机矫直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板材反弯曲率、弹复曲率及矫直后的残余曲率,确定了矫直过程中板材经过各辊处的速度变化量,验证了各辊间存在负转矩的现象,进而探讨了通过改变辊速消除平行矫直机负转矩的可行性,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8#张紧辊为拉矫机提供相应张力带钢的张紧辊,是镀锌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详细介绍了运用振动检测方法对张紧辊轴承和减速箱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时域频域分析查出故障点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2.
As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mobile terminals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becoming more diverse and complex These applications require large amounts of computing resources and energy. Therefor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new technologies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computing performance and battery life of mobile terminals. Orienting to LTE, an energy efficient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trategy for mobile terminals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in mobile cloud environment. By taking the transmitting power and CPU speed as constraints, the strategy analyzes requirements of an application program, the mobile terminal 's computing power and the status of fading channel; afterwards it optimizes the transmitting power and CPU computing resources sensibly. It can minimize the mobile terminal 's energy consumption by implementing reasonable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can save a mobile terminal '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t does not bring obvious additional delay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3.
简单断面型钢计算机辅助优化孔型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纯轧制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咬入角,允许轧件轴比和允许轧制压力为约束条件,采用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建立了简单断面型钢计算机辅助优化孔型设计程序系统,即CARD程序系统。该系统由计算部分、数据部分、图形显示输出和绘图部分组成。可用于中型轧机新孔型设计,或对已有孔型进行分析。所设计新孔型已投产使用。生产实践表明,与旧孔型相比,不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轧制电耗,而且能提高轧机的平均小时产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The deicing experiment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CFRC) slab was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at first, then the deicing process of CFRC parement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t last, based 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law and the computing restdt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set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layer,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the thickness of ice, material parameters, and deicing power on deic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中密集的计算任务卸载使得资源受限的终端设备能量效率低,能量服务单一,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收集的系统能效优化方案.该方案首先在满足卸载发送功率限制等约束条件下,分析了能量收集状态及用户功率分配,建立了最大化系统能效的联合优化模型;其次,利用广义分数规划理论将卸载能效转化为标准凸优化问题,并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优化,获得最优的能量指示变量和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提升MEC系统中的用户能量效率,同时保证了用户服务质量,实现了绿色通信.  相似文献   

16.
激光强化处理参数对轧辊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光斑直径、扫描速度、搭接量和合金粉含量等激光处理工艺参数对轧辊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辊表面经激光淬火处理后。性能稳定,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均有所提高,达到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校正T型导轨的弯曲变形,提出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的T型导轨反弯校直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分析了T型导轨校直过程中的压点与支点的布置、校直弯矩、反弯曲率、校直下压量等关键参数,推导了T型导轨校直过程中反弯曲率与原始曲率间的关系式.为便于T型导轨校直实施,进一步给出了T型导轨校直下压量的计算公式.并以特定尺寸的T型导轨为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反弯曲率与原始曲率间的关系曲线及校直行程与原始变形间的关系曲线,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