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郭艳  林黎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2):115-118,165
研究鱼油姜黄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为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提供试验依据.对鱼油姜黄提取物进行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小鼠急性经口MTD值>15000mg/kg·BW,属无毒级;3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每周体重、每周进食量、每周食物利用率、总食物利用率、脏体比值、血液学指标及末期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豆肽胶囊的安全性,根据我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了大豆肽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肽胶囊对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均大于20 g/kg·BW,属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中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小鼠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受试样品1.25、2.5、5.0 g/kg·BW剂量分别对大鼠连续喂养30 d,大鼠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各剂量组大鼠体重、摄食量、增重、食物利用率、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血液学、生化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判定大豆肽胶囊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某品牌保健酒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为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提供试验依据。对某品牌保健酒进行大鼠、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鼠、小鼠急性经口MTD值15000 mg/kg·BW,属无毒级;3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每周体重、每周进食量、每周食物利用率、总食物利用率、脏体比值、血液学指标及末期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15%vol基酒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动物自发病变外,受试物高剂量组未引起动物中毒性损伤。某品牌保健酒在本试验条件下未显示有急性毒性或亚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元宝枫油的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大鼠90天喂养)对元宝枫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元宝枫油对雌、雄性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54 000 mg/kg BW,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10 800、5 400、2 700 mg/kg BW 3个剂量的样品液连续给大鼠灌胃90 d,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元宝枫油在本实验条件下为无毒物,未显示有急性、亚慢性毒性及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黄芪茎叶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为黄芪茎叶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对黄芪茎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发现雌雄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250.00 g/kg BW,属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大鼠90 d经口毒性试验显示,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未见中毒表现和体征,大鼠眼部检查、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及血生化、尿常规、脏器重量及脏体比等指标均未见损害性影响,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5.00 g/kg BW。结果表明黄芪茎叶在本条件剂量下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6.
龚广予 《食品工业》2012,(6):135-137
对强化褪黑素超高温牛奶(褪黑素含量:3 mg/250mL)进行老鼠急性毒性试验,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等遗传毒性试验。试验样大鼠经灌胃后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均大于20 g/kg 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等遗传毒性试验均未见试验样有致突变作用。试验样不会导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火麻仁油安全性评价及血清抗氧化功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火麻仁油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同时初步研究火麻仁油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90 d喂养试验对火麻仁油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对90 d喂养试验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火麻仁油对雌雄性大、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每公斤体重21.5 g,属无毒类.3项致突变实验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大鼠90 d喂养实验各项结果均未见明显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为每公斤体重10.0 g.此外,经90 d喂养,每公斤体重10.0 g组雌、雄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提高,MDA水平降低,与大豆油组和普通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试验条件下火麻仁油为无毒物,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及亚慢性毒性;血清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提示火麻仁油具有一定抗氧化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评价枫糖的食用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将小鼠禁食(不禁水)16 h后,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剂量为15.0 g/kg BW,灌胃后观察14 d;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设5 000、1 000、200、40、8μg/皿5个剂量组,及未处理、溶剂、阳性对照组,采用平板掺入法,对有组氨酸营养缺陷的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进行回变菌落计数;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0、5.0、2.5 g/kg BW三个剂量组,环磷酰胺及阴性对照组,采用间隔24 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试验,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在总红细胞的比例及含微核嗜多染红细胞比率;90天喂养试验,设8.0、6.0、4.0 g/kg BW三个剂量组,掺入饲料喂养90 d,空白对照组给与正常饲料,观察体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病理检测。枫糖细菌回复突变试验、骨髓细胞微核结果均为阴性,90天喂养试验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枫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通过系统的体内和体外试验验证其具有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蜂胶灵芝毒理学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蜂胶灵芝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蜂胶灵芝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蜂胶灵芝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0. 0g/kg·BW。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未观察到受试物引起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结论:蜂胶灵芝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蜂胶灵芝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判定木棉花对人体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食用安全提供毒理学安全性的依据。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经口给药方式进行90d喂养试验。木棉花雌雄性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80.00 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喂养90d后,受试样品高剂量组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低、中剂量组SD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以及脏体比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主要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均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现有试验结果证明木棉花在低于40.0 g/kg·BW内对人体长期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实验用SPF级NIH种健康小白鼠,对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益力多牌活性乳酸菌乳饮品在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5倍于原样品的浓缩液,在相当于原液推荐量的150倍的剂量即100.0g/kg.BW灌胃时,未观察到动物有任何不良反应.在5.00-40.00g/kg. BW (5倍浓缩液) 的剂量,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在10.00-40.00g/kg.BW (5倍浓缩液) 的剂量,精子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提示益力多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并在体细胞水平和生殖细胞水平均无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DL-丙氨酸的急性经口毒性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研究,初步判断DL-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方法分别按照国标的GB 15193.3-2014和GB 15193.22-2014方法来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然后将大鼠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无毒作用表现,雌雄大鼠的经口LD5010000 mg/(kg BW)。28 d经口试验中大鼠一般状况正常,期末体重增长、进食量、食物利用率等指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血常规、凝血、血生化及尿常规等指标均未发现有意义的异常改变;雄性高剂量组肾脏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其他未见异常情况;病理学检查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 DL-丙氨酸在本研究中未见毒性作用,但长期食用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微孔草籽油软胶囊的安全性,对微孔草籽油软胶囊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包括精子畸形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结果表明:微孔草籽油软胶囊急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MTD)为18 g/kg,属于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根据其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
灵菌红素属于天然色素,具有离体抑制肿瘤和癌症细胞增殖、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抗疟疾和免疫抑制等功效,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缺少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的研究限制了灵菌红素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了灵菌红素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结果表明,灵菌红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_(50)10 g/kg(以体质量计),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为阴性,灵菌红素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对正常细胞无毒,对动物生殖系统没有毒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实验和Ames试验,观察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结果:芦蒿总黄酮提取物急性毒性的LD50>10 g/kg,遗传毒性实验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芦蒿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有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对鲜榨山茶油进行毒理学研究,并做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鲜榨山茶油对大鼠的急性经口LD_(50)大于10 000 mg/kg,判属实际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在大鼠28 d喂养试验中未见动物健康状况、血液生化指标和器官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因此,鲜榨山茶油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卢静  关爽  刘静波 《食品科学》2009,30(13):250-252
目的:研究杜香熊果酸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采用霍恩氏法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考察杜香熊果酸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考察杜香熊果酸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结果:霍恩氏法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测得LD50 为9.26g/kg。杜香熊果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分别为2、2、1.8,与正常组比无显著差别(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别(p<0.05)。杜香熊果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2、1.2、1.0,与正常组比无显著差别(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杜香熊果酸提取物为低毒物质,在小鼠体内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受试物的急性毒性和诱变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对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该微生物絮凝剂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_(50)≥5000 mg/(kg BW);Ames试验中,各剂量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见明显增加,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微生物絮凝剂各剂量组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微生物絮凝剂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在Ames试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未见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皋茶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1次大剂量给药,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考察皋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依据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皋茶水提物小鼠灌胃给药0.4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药后正常饲养,连续观察14d。结果:皋茶水提物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为22.8g浸膏/kg,相当于临床60kg成人拟定日用量275倍。结论:皋茶水提物口服毒性低,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小白鼠精子畸形遗传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对甘草油的毒理学进行研究,并对其作出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油对小白鼠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 50>15.0 g/kg·BW,判属无毒类。小白鼠精子畸形遗传毒性试验为阴性,表明该受试物甘草油无致突变作用。在大白鼠30 d喂养试验中未见动物健康状况、生化、血液学指标和器官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据此初步估计甘草油的最大无作用剂量>5.0 g/kg·BW,为人体推荐摄入量的150倍。说明甘草油无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