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胞嘧啶核苷为目标分子,合成对其有专一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酸性条件下,利用HCl-KMn O4-HCHO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分析方法,创建对胞嘧啶核苷测定有特异性识别的MIP-FI-CL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8×10-5~1×10-3mol/L,检出限为4×10-5mol/L。利用此方法测定复杂样品中胞嘧啶核苷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在环境监测、药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诸多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功能单体的选择、敏感膜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分析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采用碳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纳米分子印迹和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改进电化学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备精确辨认目标分析物的能力,并以灵敏度好、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利于携带等优点,在环境监测、医学研究、食品检验等领域广受欢迎。本文重点阐明了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传感器以及两者协同作用后的基本原理,并一起总结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式和种类。  相似文献   

5.
马煜萱  李靖  许愿  郭冀峰 《应用化工》2022,(5):1514-1519
总结了分子印迹与膜分离、光催化、固相萃取技术结合处理废水和食品中的四环素的研究进展,以及分子印迹技术取代传统检测技术检测四环素的应用。讨论了当前分子印迹技术在处理四环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极性溶剂中合成了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LMIP)。考察了溶剂用量及种类和功能单体对合成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简化了模板分子的洗脱工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洗脱前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原木犀草素在1 270 cm-1处的O—H吸收峰移至1 300 cm-1处,说明模板分子被功能单体、交联剂经聚合交联固定在聚合物中,洗脱后该峰完全消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洗脱后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凹凸不平,产生了大量吸附模板分子的空穴。探讨了LMIP的吸附特性,用与木犀草素结构相似的槲皮素作对比实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木犀草素的吸附量(33.653μmol/g)明显高于槲皮素的吸附量(8.654μmol/g),表明LMIP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天然抗体的理想替代品。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光学传感器相结合所制备的分子印迹光学传感器用以检测生物大分子,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及快速、便捷、实时等优点。文章对近几年分子印迹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荧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共振光散射、光纤、电化学发光等分子印迹生物传感器,并对分子印迹光学生物传感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在食品检测、药品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和分子印迹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分类综述了分子印迹传感器的不同制备方法。同时,介绍了三类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征及实例。最后,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黄杉素(Taxifolin,TAX)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2-Vpy)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黄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TAX-MIP)。通过紫外光谱考察了TAX与2-Vpy的非共价作用,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结合实验评价了TAX-MIP对底物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TAX与2-Vpy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其结合常数和化学配位比分别为K=6.06×10 10(mol/L)-4和n=4;TAX-MIP对TAX存在不同亲和力的两类结合位点,并对TAX显示出很高的选择吸附特性和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TAX-MIP对TAX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从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条件等方面,较系统地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础。介绍了几种新型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传感器中分子印迹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和该技术在手性识别检测以及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磺胺二甲嘧啶为模板分子,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其选择性和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等温静态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与相应的空白聚合物相比具有高的选择性和亲和性;Scatchard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存在一种均匀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结合量为31.866 mg/g.  相似文献   

12.
张莹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10,24(8):9-11
在壳聚糖表面通过希夫碱反应嫁接一层戊二醛,形成核-壳结构微球。然后在这个核-壳微球上,以胰蛋白酶为模板分子,3-氨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胰蛋白酶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有较高吸附容量和特异选择性。为从蛋白质混和溶液中分离富集胰蛋白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ique,MIT)来源于免疫学、生物化学,是模拟生物体内抗体与抗原、酶与底物等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是合成对某一种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的聚合物的方法。本文对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共价法、非共价法和半共价法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分子印迹材料与技术在分析化学与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分子烙印聚合物吸附溶液中的TNT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清除红水中的大量硝基苯类化合物,用分子烙印技术研究了TNT的选择性吸附,以TNT为模板分子、TRIM为交联剂、丙烯酸胺为单体,合成了分子烙印聚合物(MIP).利用MIP从甲醇水溶液中清除TNT,其吸附性能由RP-HPLC检测.MIP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饱和时间约为40 min,1 mg·Ml-1MIP使溶液中TNT的浓度在30 min内由13.7 mg·L-1降至1.10 mg·L-1,吸附率高达92%,说明MIP对模板分子TNT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用作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MIP-sensor for salicylic acid (SA) has been synthesized firstly by electropolymerizing o-phenylenediamine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in presence of template molecule (salicylic acid). The response of the sensor to SA is investigated by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SWV). The linearity is obtained over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6 × 10?5 ~ 1 × 10?4 mol/L (R2 = 0.9961).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SA is about 2 × 10?5 mol/L. The sensor exhibits good selectivity for salicylic acid by virtu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lecularly imprinted binding sites and the template.  相似文献   

17.
马红玲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10,24(12):18-20
以烟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和色谱分析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烟酰胺分子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和特异识别性。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嗪草酮印迹聚合物(MIP),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IP表面有一定几何结构的孔穴,具有特异性选择吸附性能;利用MIP分离富集嗪草酮可靠性高,嗪草酮的平均回收率达98.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93%.利用MIP有效测定了湖南省浏阳河水体及试验田土壤中的痕量嗪草酮,表明其确...  相似文献   

19.
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利福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 采用平衡结合方法和Scatchard模型评价了该聚合物的结合特性,考察了其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得到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31.5 mg/mL和23.34 mg/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9.22 mg/mL和12.86 mg/g. 实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利福平呈现出了高的选择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interesting study on the molecular self-assembly and its effect on selective recognition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With theophylline as template and methylacrylic acid as functional monomer, the self-assembly appears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elective adsorption, affecting not only the adsorption amount but also the cognitive selectivity. Both of them become evident by the change of monomer-template ratio. An increase in the monomer-template ratio will result in a higher level of adsorption. The best selectivity f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is, however, shown at the optimal constitute (corresponding to the saturation interaction of monomer and template). A higher or lower monomer-template ratio leads to a dramatic decrease in this selectivity. Related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is may be a result from the matched arrangement between binding sites and template, which makes the binding sites capable of selectively recognizing the imprint species. Preliminarily, this study presents an insight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by imprinted poly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