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了三价铬电镀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装饰铬的新工艺。新工艺镀铬速度增加到0.057~0.077μm/min,并且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镀层质量优良,色泽美观,厚度能够达到0.3μm以上。中性盐雾试验、恒定湿热试验、冷热冲击试验、人造汗液测试、抗化学污染测试均能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新工艺性能优越,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电镀表面技术的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及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电镀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污染,给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3.
三价铬水溶液电镀非晶态铬工艺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报导了一种Cr3 + 水溶液中电镀非晶态铬新工艺。采用由适当的络合剂、稳定剂、添加剂以及Cr3 + 盐组成的电镀液, 于室温下电沉积出厚度达11 μm 、外观接近镜面的非晶态铬镀层。实验发现, 蓝膜的生成是光亮非晶态Cr 层得以电沉积出来的首要条件。采用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铬镀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铬镀层的X 射线衍射图中只有非晶态铬的宽化峰;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所得Cr 镀层没有针孔, 只有少数细小的裂纹。对Cr3 + 水溶液中电镀Cr 的工艺条件和络合剂、稳定剂、添加剂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研究三价铬盐电镀装饰铬的基础上,又试验了三价铬盐电镀黑铬工艺。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有氯化铬、氯化铵、乙酸铵、草酸和72-4光亮剂。镀液成分简单,操作容易,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黑色镀层,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昭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三价铬电镀新工艺”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企业将以其专利技术及成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三价铬的毒性只有六价铬的1/100,三价铬电镀新工艺和传统的六价铬电镀相比,具有毒性低、覆盖能力及分散能力好的特点,生产过程不会产生铬雾,对生产现场及作业人员危害轻,环保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6.
三价铬电镀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国外三价铬装饰性电镀的专利及近几年三价铬功能性镀厚铬研究的动态。回顾了三价铬电镀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果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并希望国内的研究者加快步伐,推进三价铬电镀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硫酸盐电镀三价铬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对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性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分析了电镀时间对镀层厚度、表面形貌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体视显微系统对镀层厚度和形貌进行了测试;通过CASS试验、Tafel曲线和EIS曲线测试,对采用不同电镀时间制备的三价铬镀层及六价铬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三价铬镀层厚度基本随电镀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电镀时间达到10min时,镀层表面形貌由微孔变为微裂纹状,镀层耐蚀性最好;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的耐蚀性与六价铬镀层的耐蚀性相当.可见,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三价铬电镀还存在很多弱点,如镀液不稳定、对杂质敏感、生产成本高、镀层色泽偏暗等,尤其以下几方面在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现有氯化盐体系和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存在的问题。方法以甲酸铬为主盐,甲酸铵、尿素和苹果酸为络合剂,通过Hull槽试验和方槽试验,研究铬离子、甲酸铵、尿素、苹果酸的浓度以及镀液pH值、镀液温度、电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黄铜表面三价铬镀层形貌、沉积速率和光亮范围的影响。结果甲酸铵和尿素分别与Cr3+形成活性络合物,苹果酸具有pH值的缓冲作用。最佳的工艺条件为:Cr3+浓度0.4 mol/L,甲酸铵浓度0.5 mol/L,尿素浓度0.2 mol/L,苹果酸浓度0.05 mol/L,镀液pH值3.5,镀液温度25~30℃。结论该甲酸盐三价铬电镀工艺具有较宽的光亮范围,镀层孔隙率低,光亮致密,沉积速率较高,与铜基体结合良好,结构为混晶态。在室温、电流密度为15 A/dm2的条件下电镀5min,镀铬层厚度即可达到1.78μm,满足装饰性镀铬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次亚磷酸盐溶液电镀三价铬工艺的电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次亚磷酸盐溶液电镀三价铬工艺的溶液化学性质,对镀液中三价铬离子与次亚磷酸根离子的配位化合物进行了探讨。用线性电势扫描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镀液的电化学特征及镀液中氟离子、次亚磷酸根离子、溶液pH值对阴极析氢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获得最佳电流效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甲酸盐型三价铬电镀液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甲酸盐型三价铬镀液的电化学特性,通过循环伏安、动电位扫描、恒电位电镀、恒电流电镀证实了Cr^3+在电位负于-1.3V后开始还原为Cr,在-0.9V-1.3V之间还原为Cr^2+,Cr^2+是暂时的,在溶液中极不稳定,但能加速配体交换反应。讨论了C^3+电沉积的是极过程和镀层不能加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铵盐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中的作用.通过赫尔槽试验、沉积速率、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铵盐对三价铬镀液的电沉积特性的影响.并采用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及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对在不同浓度铵盐的镀液中得到的镀层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铵盐在镀液中不仅起导电作用而且起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无氰镀锌槽液体系为对象,系统地研究脉冲电镀技术在紧固件产品中的初步应用。通过外观检查、镀层厚度检测、耐盐雾腐蚀性能测试、氢脆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组织检测等方法,全面对比分析脉冲电镀技术与直流电镀技术在无氰镀锌层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无添加剂的条件下,脉冲电镀技术与直流电镀技术均无法满足标准对紧固件镀锌层的外观质量要求。在有添加剂的条件下,脉冲电镀技术制备的镀锌层在电镀速率、耐蚀性能等方面较传统的直流电镀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氢脆性能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三价铬镀铬     
扬州无线电仪器厂从1975年底进行三价铬镀铬试验,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协作下,于1979年上半年试验成功,召开了全国性的科研成果鉴定会议,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并在最近的市电子展览会上引起观众很大的兴趣.该厂的三价铬镀铬工艺是硫酸铬——草酸铵体系,具有独自的特色,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已超过国外水平.镀层的色泽较白,接近六价铬镀铬产品.镀液稳定性好,寿命长,可连续使用50安培·小时/升以上.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均好.温度范围在10~60℃,夏季无须降温措施.电流密度范围为10~40安培,沉积速度约0.1微米/分,厚度可达1.5微米,有一定的耐磨能力,适用子装饰性镀铬.操作时会析出轻微的溴气,尚未彻底解决.槽电压也较高.具体配方是:  相似文献   

15.
三价铬镀铬     
美国Harshaw化学公司技术中心业务部电镀技术主任Louis Gianelos,继1975年发表"三价铬镀铬实践"一文后,最近又发表了"三价铬镀铬";进一步介绍三价铬镀铬的优点,故障排除及当前应用情况.现摘要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价铬硫酸盐体系在普通碳素钢基体上电镀Fe-Ni-Cr合金镀层,通过浸泡失重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镀层在3.5%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并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镀层试样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最佳电镀Fe-Ni-Cr合金工艺为:主盐浓度FeS04·7H2O 15 g/L、NiSO4·6H2O 8 g/L、Cr...  相似文献   

17.
三价铬脉冲电沉积纳米晶Ni-Cr合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对三价铬电沉积Ni-Cr合金镀层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并优化三价铬脉冲电沉积Ni-Cr合金的最佳镀液配方及工艺参数。研究镀液中各成分及工艺参数对三价铬脉冲电沉积Ni-Cr合金厚度及合金镀层中铬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分析Ni-Cr合金镀层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镀层厚度和Ni-Cr合金中铬含量在不同浓度的络合剂、稳定剂、乙酸钠及不同的电流密度、温度、pH值、占空比和脉冲频率下都存在极大值,且Ni-Cr合金厚度随合金中铬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当铬含量为24%时,镀层的厚度大于10μm,无裂纹,其晶粒为纳米球状晶粒。  相似文献   

18.
19.
刘伯生 《表面技术》1990,19(4):18-24
在叙述极限电流密度的基础上,讨论施加电流或电位脉冲后所引起电极附近反应粒子浓度的变化,脉冲极限电流密度及其与脉冲参数的关系。同时论述脉冲电镀中传质对沉积层结构和沉积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伯生 《表面技术》1990,19(3):8-14
在定性考察电流分布基本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上描述了具有脉动电流的电流分布,结果表明脉动对首次电流分布没有影响,而是使二次电流分布变得不如直流电镀时均匀。如果沿着电极表面的脉动扩散层厚度恒定,则与直流电镀相比,由于采用脉冲电镀而使三次电流分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