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兰索拉唑肠溶片。方法以甘露醇-淀粉(2:1)作为片芯的稀释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为崩解剂,并辅以合适的增溶剂、稳定剂以提高片剂的溶出度及稳定性,以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为粘合剂,通过普通湿法制粒制得兰索拉唑颗粒,压片后分别包上隔离衣与肠溶衣制得兰索拉唑肠溶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片芯处方筛选,然后在包装条件下作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经过18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考察,其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质量较为稳定。结论用所筛选的处方制备的肠溶片符合设计要求,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康艳萍 《广东化工》2009,36(5):165-166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水杨酸的含量。由于阿司匹林分子中无酚羟基不与稀硫酸铁铵溶液作用,而水杨酸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与之反应生成紫堇色,在酒五酸作稳定剂的乙醇-水溶液中,在52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该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结果表明:水杨酸在25~5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12.001C--0.0000221(r=0.99999)。平均回收率98.48%,RSD为O80%(n=6)。该法操作镝便,快速,准确,受外界环境干扰小,适时于阿司匹林肠溶片中微量水杨酸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缪菊连  王成军  郭剑伟 《广州化工》2011,39(20):148-150
采用转蓝法测定了药剂学实验中学生自制阿司匹林片的溶出度,以判断制剂溶出度是否合格。结果分析表明:2005级药物制剂班制备的阿司匹林片测得数据为49.03%±5.03%,2005级药学班制备的阿司匹林片测得数据为29.68%±11.42%,均小于80%,溶出度不合格。进行因果分析后,严格规范操作,更换黏合剂后,教师制备的阿司匹林片测得数据为82%±6.23%,大于80%,得到溶出度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丁世环  张姣 《云南化工》2021,(1):185-187
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测定方法较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两步酸碱滴定法等,但在教学中最容易实现及大面积开展的是两步酸碱滴定法.通过对两步酸碱滴定法的样品处理及影响因素(浸取温度、颗粒直径、浸取时间)进行探究并优化,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具有一定的教学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辽宁化工》2021,50(6)
由于我公司生产的90~#A级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波动较大,沥青在大罐内储存几天后,如果罐内不进行加热、循环、搅拌,沥青就会出现离析现象,而且分析膜后10℃延度衰减较快,超内控值,对沥青产品出厂影响大,存在质量风险。通过对A级沥青装置生产的90~#A级道路石油沥青及原料进行跟踪分析,在140℃烘箱中进行老化试验及对成品罐中沥青罐底油进行考察分析,针对沥青质量的稳定性进行多方面考察研究,并提出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晨霞  舒余琪 《广东化工》2014,41(23):200-201
文章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阿司匹林在在276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在40~12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59x+0.0206,R2=0.9992(n=5)。稳定性试验RSD为0.65%,精密度试验RSD为0.34%,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1.47%。准确度在允许范围内,故本法适用于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侯德顺  钟红梅 《辽宁化工》2009,38(8):516-517,526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在常压条件下制备阿司匹林时候存在着产率低,阿斯匹林不易结晶析出等现象,改进了实验操作方法,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Lys-纤溶酶原的制备及其活力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Lys 纤溶酶原并观察其稳定性。方法 人血浆组分Ⅲ经Lys Sepharore 4B和SephadaxG 2 0 0柱层析纯化。结果 得到分子质量为 90 0 0 0的天然纤维蛋白溶酶原 (G/u Hpg) ,经透析得到N 末端为赖氨酸的纤溶酶原 (Lys HPg) ,其活力较Glu HPg更稳定。结论 为合成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 (APSAC)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以液中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的形成过程、表观形貌、粒度及其体外释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微胶囊形成过程中,乙基纤维素分散成球,继而在各微球表面析出,微球越来越细密,表面空洞减小,最终形成完整的微胶囊.微胶囊表面致密、光滑,有少量细小的孔洞,多数呈球形,但粒度不均匀,有不规则杂片存在.粒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 445 nm.随着制备微胶囊过程中阿司匹林原料药加入量的增加,微胶囊成品的实际载药量增加,但其包覆率却随之减小.在体外释放初始阶段,微胶囊中阿司匹林的释放较快,继而释放速率减慢呈缓慢上升趋势.加入少量药品制备的微胶囊中阿司匹林释放速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与乙酸酐为原料,采用传统加热法制备阿司匹林。考查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制备的最佳条件是:水杨酸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3,用0.3g碳酸钠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80℃,产率可达83.26%。  相似文献   

11.
12.
碘伏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数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为载体,制备出碘伏产品,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喷雾冷凝法制备了三批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呈规则的粒径小于10μm的球形,绝大部分药物以无定型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含量杂质符合现行版药典要求,60 min的溶出度能达到90%。因此,采用喷雾冷凝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能够解决尼莫地平溶出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钛白粉生产中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工艺过程。研究了提高聚合硫酸铁稳定性的方法,为有效利用副产硫酸亚铁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解法制备Cu2O粉末,考察了氯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电解温度、葡萄糖酸钙浓度以及电流密度对产品Cu2O的含量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物相、形貌分析。采用HG2961-2010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对样品中Cu2O的含量以及杂质的含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样品中Cu2O含量为98%,稳定性实验后还原率减少量1.5%,满足HG2961-2010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水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为模型药物,研究了无定形纳米药物粒子的转晶过程,制备了超细伊曲康唑晶体颗粒,并研究了其溶出性能.实验采用三种药用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分别考察了它们对药物晶型的影响,并研究了转晶时间、温度以及高压均质过程对药物晶型及颗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泊洛沙姆407(F127)为添加剂,可将无定形粒子转为...  相似文献   

17.
玉米醇溶蛋白作为阿司匹林缓控释骨架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阿司匹林(Aspirin)为模型药物,玉米醇溶蛋白(Zein)作为骨架材料,采用混合压片法制备了不同配方的药物片剂。紫外比色法测定释放效果,根据药片溶出实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模拟释药方程。结果表明:Zein作为骨架材料的片剂释药时间都达到了6h以上,控制药剂配方中阿司匹林和分散剂淀粉用量的比例,就可以实现不同的控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了玉米醇溶蛋白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药物缓控释骨架材料。  相似文献   

18.
黄京山  李伟  邵伟 《山东化工》2022,(23):77-80
阐述了硫酸羟氯喹控释片制备的处方和工艺及其体外溶出度、片重差异和脆碎度的检测。以硫酸羟氯喹为原料,经湿法制粒、干燥、粉碎、混合、压片、包衣、干燥、老化和打孔等步骤得到硫酸羟氯喹控释片。以纯化水为溶出介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硫酸羟氯喹控释片的溶出度。硫酸羟氯喹控释片在12 h的溶出度大于70%且速度平稳,结果符合要求。制备的硫酸羟氯喹控释片控释特征显著,符合零级释放特征[1]。  相似文献   

19.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制备阿司匹林包合物,以解决阿司匹林水溶性差、易水解的问题,并减轻其口服给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以阿司匹林包合率为评价指标衡量包合效果,筛选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优化包合工艺,通过T LC、DSC等分析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制备阿司匹林HP-β-CD包合物的最佳方法为...  相似文献   

20.
普通电解水在农产品杀菌、医疗器械消毒以及物质提取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拓宽电解水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利用自制电解水仪来制备强酸强碱性电解水,并对其电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和电解液质量浓度对电解水pH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NaCl质量浓度为1.35 g/L,电解时间为18 min,电解电压为18 V时,电解所得碱性电解水的pH可达到12.25,酸性电解水的pH可达到1.81,有效氯质量浓度为97 mg/L。在贮藏过程中,空气、光照等因素对酸、碱性电解水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