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刘培  陈晨 《电镀与涂饰》2013,32(5):45-48
以NaHSO3为还原剂,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DTCR为螯合剂,采用螯合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还原剂投加量、还原反应阶段的废水pH、螯合剂投加量、絮凝剂(PAM)投加量、螯合沉淀阶段的废水pH和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反应的较优工艺为:NaHSO3200mg/L,废水pH1.84,搅拌时间30min。螯合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TCR70mg/L,PAM8mg/L,废水pH8.0,搅拌时间40min。采用最佳螯合沉淀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时,总铬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总铬为0.14mg/L,且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离子,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梅州电声元件行业配套电镀企业某电子发展有限公司的含锌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药剂作为锌捕集剂,设计试验探讨捕集剂种类、投加量、反应体系pH、絮凝剂联用等操作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锌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pH捕集剂种类投加量,可见pH的影响最大;而除锌效果最好的捕集剂为铜试剂,最佳投药量为6 mg/L,最佳pH为8;再通过最佳捕集剂与絮凝剂联用试验,筛选出除锌效果最好的强化混凝条件为:pH为8,铜试剂投药量为6 mg/L,PAC投药量为14 mg/L,PAM投药量为1.6 mg/L。最后,将该结果用电镀废水进行验证,锌的去除率达到99.01%,其处理后水中锌的浓度为0.46 mg/L1.00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石灰法处理冷轧酸洗废水,对比研究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位置、重金属捕集剂联合"石灰+铁盐"深度处理工艺、重金属捕集剂联合高密度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对冷轧酸洗废水中总铬和总镍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联合高密度污泥处理澄清池出水,当重金属捕集剂、高密度污泥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2 500 mg/L时,处理出水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杨 《安徽化工》2022,48(3):85-87
选用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制备重金属捕捉剂DTC-3,处理深圳某电镀企业废水中的化学镍,研究了DTC-3投加量、p H值、反应时间以及絮凝剂FeSO4投加量等因素对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 H值调到9,DTC-3投加量为100 mg/L,搅拌反应15 min,FeSO4投加量为80 mg/L时,残留Ni2+浓度从3.86 mg/L降到0.43 mg/L,去除率高达88.86%,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要求,同时,经对比,除化学镍效果优于某市售重捕剂CL-30,可见DTC-3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Na_2S-Al_2(SO_4)_3-PAM体系直接处理氨羧配位剂电镀镉废水,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Na_2S的投加量、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7、Na_2S的投加量为5mL/L,在常温下搅拌反应20min;再投加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 8mL/L及PAM 3mL/L,继续搅拌反应5min后静置15min。上清液中残余Cd~(2+)的质量浓度为0.03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规定的不大于0.05mg/L的要求,同时Cd~(2+)的去除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厂高浓度酸性含铜废水,研究了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对水中铜离子的去除效果,选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包括药品投加量、反应时间、pH、加药方式等.在反应时间超过20 min,Na2S和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在4以上,先投加组合药剂后用NaOH调节pH,出水铜离子质量浓度<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并且渣中铜质量分数>23%,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铜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方法处理实际电镀综合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无法达标的问题,选取了3种市售重金属捕集剂对实际电镀废水中的Cu2+、Zn2+、Ni2+进行同步深度处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3种捕集剂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了三者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三聚硫氰酸三钠(Trimercaptotriazine,简称TMT)对Cu2+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投加量少且效果稳定,但对Ni2+的去除效果较差。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ithiocarbamate,简称DTC)捕集剂中,Me2DTC(Me=—CH3)的适用性最强,对3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达到《电镀废水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排放标准,且在p H=9.70时,处理效果最佳;Et2DTC(Et=—CH2CH3)对Ni2+的去除效果不佳,表明DTC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种类不同,可能会对Ni2+的捕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还原反应pH值、还原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六价铬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PAM投加量对混凝反应的影响,试验优化了还原反应和混凝反应条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六价铬还原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2~3,六价铬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5,反应时间为20 min;混凝剂PAM的最佳投加量为8 mg/L,出水中总铬的质量浓度低于0.005 mg/L。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捕集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低分子量多胺物质与二硫化碳通过二步反应制得重金属捕集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所合成重金属捕集剂对2 mg·L-1Cu2+和Ni2+废水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5%和95.65%.并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pH值及Cu2+、Ni2+共存条件对捕集剂处理低浓度Cu2+和Ni2+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为0.0621~0.0955 mg·L-1时,处理后的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为7~10时,重金属捕集剂处理效果较好;在不同比例的Cu2+、Ni2+共存情况下,重金属捕集剂对两种离子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探究含铬电镀废水的物化处理阶段,不同氧化还原剂和处理材料的类型及投加量、曝气/搅拌时间对出水重金属浓度及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六价铬还原剂为焦亚硫酸钠,投加量为0.3 mg/L时,出水中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抑制率最小为65.0%;投加铁镁尾矿能够有效降低出水重金属浓度,且经混凝沉淀后的一沉池出水已经能够进入后续生物处理系统;与其他材料相比,铁镁尾矿投加量为1.5 mg/L时,出水对脱氢酶活性的抑制率最小,仅为5%;采用曝气的方式进行反应,时间宜控制在3~4 h,此时无论一级出水还是二级出水,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影响都较小,微生物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利于生物处理废水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研究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Ni 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超过30min,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值大于4,先投加组合药剂再用NaOH调节pH值的条件下,出水中Ni2+的质量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中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4%,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镍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E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200 mL,30 mg/L)进行沉淀处理。研究了EDTC投加量、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助凝剂PAM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7,EDTC投加量为0.425 g/L,在室温下快速搅拌反应8 min后加0.4 g/L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10 min后加0.015 g/L助凝剂PAM慢速搅拌反应5 min,静置沉淀后过滤分析,镉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04%,残余镉离子的浓度为0.29 mg/L。  相似文献   

16.
以某皮革企业排放的综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选取重金属捕集剂作为除铬沉淀剂,探讨捕集剂种类、添加量、体系pH、温度、絮凝剂与助凝剂添加量、沉降时间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X-Y803的除铬效果最好,最佳投药量为90 mg/L,最佳pH为9,温度为50℃。添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强化沉降,结果表明,PAM最佳投加量为2.5 mg/L,助凝剂最佳投加量为0.2 mg/L,最佳沉降时间为15 min。最终,总铬去除率可达98.27%,有机铬去除率为97.08%,无机铬去除率为99.62%,处理后废水中的总铬为0.97 mg/L,达到GB 30486—2013《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进一步的调整,电镀废水的出水重金属浓度从1.0 mg·L~(-1)降低至0.1 mg·L~(-1)。本文主要论述了镀镍废水的处理难点及破络方法,并介绍了铁氧体法、浮选法、重金属捕集剂法等低浓度镀镍废水的处理方法,分析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电镀废水膜分离浓液的特点,提出了"高级氧化─重金属去除─生化处理"组合处理工艺。综述了几种常见的用于电镀废水膜分离浓液预处理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微电解、Fenton氧化、电催化氧化等,总结了加碱沉淀、离子交换、重金属捕集剂等重金属离子去除技术的优缺点,评价了BAF(曝气生物滤池)、A/O(厌氧/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等生化处理技术。展望了组合处理工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重金属捕集剂丁基黄药处理电镀工业废水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将电镀废水的pH由2.9调至6~7,加入2.5mL 10%的丁基黄药溶液。絮凝剂0.8mL 0.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快速搅拌(300r/min)1min,慢速搅拌(100r/min)10min,处理后的废水中Cu2+、Zn2+、Ni2+、Cr(Ⅵ)和总铬等重金属离子的残留质量浓度均低于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最高允许值,产生的污泥在pH大于或等于9的水环境中比较稳定。与硫化钠处理电镀废水比较,该方法沉降速度快、矾花大、污泥体积小,污泥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重金属捕集剂三巯三嗪三钠(TMT)深度处理低含量矿山废水中Cu2+、Zn2+、Pb2+、Cd2+、Cr3+等多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研究了pH、添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H为7左右,投加0.4 mL质量分数为10%的TMT溶液,室温下搅拌5 min再添加适量联合絮凝剂,总反应20 min后,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出水中所考察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均远低于GB 8978-1996排放要求,捕集产物稳定性高,二次污染风险小。因此,TMT在深度处理低浓度多金属离子共存的矿山废水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