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糙米粉替代面粉制作低糖低脂糙米桃酥。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研究了糙米粉、植物油和白砂糖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 g由低筋面粉与糙米粉组成混合粉中糙米粉39 g,植物油添加量41 g、白砂糖添加量42 g时,感官评分最高。影响最显著的是植物油添加量(p<0.01),其次是白砂糖(p<0.01),糙米粉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以核桃青皮果胶为基础研制一款低糖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果冻的最优配方参数为100 mL纯净水,核桃青皮果胶1.5%,琼脂粉1.3%,氯化钙2.1%,木糖醇8%,浓缩葡萄汁14%。最终制得的果冻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硬度为2.481 N,弹性为7.38 mm。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低糖牡丹花脯食品的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优化牡丹花脯喷涂剂的配方。结果表明,牡丹花脯喷涂剂的最佳配方为:苹果果胶粉5 g/L、牡丹红色素4 g/L、木糖醇28.77 g/100 mL。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实验,测得经过优化配方喷涂的牡丹花脯总色差值为9.01,皱缩率为14.59%,与对照组相比花脯的品质显著提高,为牡丹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低筋面粉、刺梨汁、黄油、糖粉、鸡蛋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色泽、风味、质构为感官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刺梨曲奇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优化后低筋面粉质量100%,刺梨汁添加量为29.86%,黄油的添加量为56.74%,糖粉的添加量为40.68%,蛋液的添加量为14.72%,制得的刺梨曲奇饼干色泽均匀,具有特殊的刺梨酸味,甜度适中,且感官评价得分达到89.31分。产品的干燥失重为3.09%,蛋白质含量为11.7 g/100 g,脂肪含量为26.2 g/100 g,过氧化值为0.14 g/100 g,酸价为1.4 mg/g,以上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饼干质量通则(GB/T 20980-2021)要求。与市售的三款饼干相比,本研究所制备的刺梨曲奇饼干硬度和酸度均显著高于(P<0.05)其余三款饼干,刺梨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其目标消费群体对饼干硬度和酸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5.
6.
以小麦粉和甘草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甘草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馕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甘草粉添加量3.00%、加水量48.00%、酵母粉添加量0.90%、植物油添加量6.00%,在此条件下制作的甘草馕金黄明亮,口感佳。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苹果、刺玫果为原材料,制作一款低糖复合果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设计考察了苹果浆与刺玫果浆质量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对低糖复合果酱产品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苹果浆与刺玫果浆质量比为1.23(g/g)、白砂糖添...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刺梨汁、结晶果糖、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复配酸味剂为主要原料,以色泽、组织形态、口感和风味作为感官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刺梨硬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刺梨硬糖制备的最佳配方为结晶果糖添加量26.59%、刺梨汁添加量28.4%、复配酸味剂添加量0.52%、柠檬酸占总酸含量80%,制得的刺梨硬糖呈均匀透亮的橙色,甜味纯正,不粘牙,感官评分为84.92,产品感官性状、理化和微生物等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南瓜、澄粉、木糖醇、花生油、糯米粉为原料,以黄原胶、海藻酸钠为辅料,制作低糖南瓜月饼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木糖醇添加量、花生油添加量、澄粉添加量、熟糯米粉添加量对馅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中心法则试验预测南瓜馅料的最佳配方。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木糖醇8.80%、花生油7.21%、澄粉8.95%、熟糯米粉2.15%、黄原胶0.4%、海藻酸钠0.2%。在此条件下馅料的总糖含量为17.4%,水分含量为35.17%,且口感具有弹性,黏牙感低,硬度适中。  相似文献   

10.
将红枣粉添加到小麦面粉中,研究红枣馕的配方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红枣馕的配方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红枣馕的最优配方为红枣粉9.44%、水41.67%、酵母0.16%、盐0.55%(以小麦面粉和红枣粉的混合粉质量为基准)。采用优化的工艺配方制作的红枣馕感官评分为92分,这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且红枣馕的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研发一种滇红茶凝固型发酵乳,以滇红茶、生牛乳为原料,研究滇红茶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3个工艺参数对滇红茶凝固型发酵乳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滇红茶凝固型发酵乳发酵工艺,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滇红茶凝固型发酵乳最佳发酵条件为滇红茶粉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9.2%,发酵时间1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滇红茶凝固型发酵乳感官评分为82.33分,色香味俱佳,口感细腻,有较香浓的滇红茶味和发酵乳独特的风味,可为丰富滇红茶的应用及发酵乳新品种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斯里兰卡红碎茶与滇红碎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性,探明区分两地红碎茶差异的主要香气成分。方法 采用GC-MS法测定斯里兰卡红碎茶及滇红碎茶样品的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斯里兰卡红碎茶与滇红碎茶香气成分特征差异性,根据第一主成分贡献值大小,筛选出决定区分两地红碎茶差异的主要香气成分。结果 两地红碎茶样品共分析到香气化合物40种,以醛类、酮类、酯类、醇类为主,香气成分及含量相近,但略有差异。其中反-2-己烯醛、苯乙醇、香叶醇、壬醛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明显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高出80%以上),分别高出110.00%、108.73%、93.64%、84.91%,二氢猕猴桃内酯、吲哚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明显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50%以上),分别低至56.19%、52.38%。其中烯类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比斯里兰卡红碎茶高出最为明显,高出53.53%,吲哚类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比斯里兰卡红碎茶低出最为明显,低出52.48%。两类红碎茶中,水杨酸甲酯占比最高,在斯里兰卡红碎茶中最高可达26.60%,在滇红碎茶中最高可达29.79%。斯里兰卡红碎茶和滇红碎茶中,酯类和醇类含量最高,酯类在斯里兰卡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4.38%,在滇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5.69%,醇类在斯里兰卡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2.48%,在滇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4.84%。各香气成分中二氢猕猴桃内酯(C15)、反-戊酸-2-己烯酯(C29)最能代表斯里兰卡红碎茶香气特征,a-萜品醇(C30)、橙花醇(C40)最能代表滇红碎茶香气成分特征。结论 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可明显区分斯里兰卡红碎茶与滇红碎茶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云南红茶品质和指导实际生产,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香气物质并用GC-MS检测香气成分,研究加工过程中云南工夫红茶主要香气成分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工夫红茶在发酵结束后挥发油含量达到最高,经过干燥过程后挥发油含量则大幅降低;不同阶段过程样的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上有明显差异;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中的萜类化合物中的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α-松油醇的相对含量大幅减少,而醛类化合物中的苯甲醛、苯乙醛,芳香族醇类化合物中的苯甲醇、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则大幅增加。萎凋、发酵、干燥工序是影响红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对云南红茶香气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红茶核桃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红茶核桃乳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合理的配方和加工技术,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产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从感官审评、色差值、香气成分、理化成分等方面对收集到的14个云南红碎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样品茶汤以红亮为主,色差值L*、a*、b*分别为-22.50~-12.28,9.09~23.80,62.09~164.40,TF、TF-3G、TF-3′G、TFDG含量分别为0.146%~0.209%,0.108%~0.225%,0.041%~0.109%,0.056%~0.177%;香气以纯正为主,GC-MS检测到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苯甲醛(1.291%~11.747%)、氧化芳樟醇Ⅰ(1.705%~6.394%)、氧化芳樟醇Ⅱ(4.950%~14.094%)、芳樟醇(10.070%~45.471%)、水杨酸甲酯(7.255%~28.142%);滋味以浓强为主,水浸出物、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0.511%~36.422%,10.198%~17.280%,3.022%~4.443%,生物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糖组分含量也是构成茶汤滋味品质的重要组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茶叶的理化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感官品质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理化成分组成及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感官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溶滇红茶制品中茶黄素含量。方法 样品提取后,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 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1 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80 nm, 外标法定量。结果 4种茶黄素单体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 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1~1.6 μg/g和3.7~5.5 μg/g, 加标回收率为95.08%~104.50%, 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1%。结论 本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及稳定性, 适用于检测速溶滇红茶制品中茶黄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祁门红茶、GABA红茶、滇红等三种红茶特征挥发性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气-质联用结果表明,共定性鉴定出78种已知挥发性成分,包括碳氢化合物、萜烯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杂环化合物、酚类。三种红茶总挥发性物质种类数量相近,但其含量差异较大,其共有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芳樟醇、香叶醇、壬醛、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等。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挥发性成分可以区分GABA红茶、滇红、祁门红茶。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12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包括醋酸橙花酯、水杨酸甲酯、异龙脑、芳樟醇、柠檬醛等,其中醋酸橙花酯、柠檬醛在祁门红茶中含量最高,有助于形成祁门红茶的花果香型;异龙脑、芳樟醇在滇红中含量最高;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在GABA红茶中含量较高,有利于形成GABA红茶鲜嫩花果香。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客观地评价GABA红茶香气特征,阐明祁门红茶、GABA红茶、滇红香气品质差异及构建不同种类红茶风味品质鉴别图谱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云南双江4个山头(冰岛、小户赛、坝糯、荒山)春、夏、秋季晒青茶品质特征差异。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儿茶素含量、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碱含量等, 并结合感官评价对4个山头茶叶品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个山头同一季节、同一山头不同季节茶叶品质差异显著。冰岛三季的总儿茶素含量整体较高, 其中春茶儿茶素总量最高, 为21.39 mg/g。荒山秋茶儿茶素含量最低, 为16.00 mg/g。冰岛三季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整体都处于高水平, 均值分别为44.97%、29.45%、3.56%和3.88%。内含成分差异使得不同的山头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 冰岛的晒青茶甜醇回甘; 小户赛的晒青茶浓强回甘; 坝糯的晒青茶浓厚强烈, 微涩; 荒山的晒青茶醇厚, 微涩。结论 冰岛是制作晒青茶的优质产区。除冰岛整体表现优异外, 其余3个山头的样品表现也较为优异, 说明双江县生产的晒青茶是加工普洱茶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优化糯米茶酒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低档茶叶的经济附加值,以红茶与糯米为主要原料,进行生料法糯米茶酒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糯米茶酒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糯米中添加2.1%红茶粉、2.0%酒曲及2倍质量的纯净水,30.0 ℃发酵13.8 d,经后续澄清、煎酒后可获得感官评分91.87分、酒精度12.33%vol的糯米茶酒。酒体呈黄褐色、酒香与茶香和谐、酒体丰满,理化指标符合GB/T 13662—2018《黄酒》标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糯米茶酒中黄酮类物质及其含量,其中,芦丁、槲皮素、杨梅素、山奈酚含量分别为98.23 mg/L、25.45 mg/L、16.71 mg/L、2.72 mg/L;采用液液萃取(L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共检测出糯米茶酒42种香气物质,其中,芳樟醇、香叶醛、β-大马酮等16种香气物质是糯米茶酒所特有。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椰浆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凝固型发酵椰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发酵椰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椰浆添加量95%、发酵剂类型Y429A、发酵剂添加量3%、发酵温度39 ℃。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凝固型发酵椰奶感官得分为85.3分,纯白色,色泽均一,口感细腻柔和、酸甜适中,具有椰子和发酵乳融合的特有风味,质地均一、无杂质及分层;黏度为6 720 mPa·s,滴定酸度为62.1 °T,持水力为62.5%;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