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eacell纤维     
桑建 《江苏纺织》2006,(11B):41-41
Seacell纤维也称海藻纤维,是将海藻与Lyocell纤维结合而成的一种创新纤维,它以Lyocell纤维的加工工艺为基础,通过在纺丝溶液中加入研磨得很细的海藻粉末或悬浮物在纺丝前的某一个工序加入加工成的。海藻种类很多,能用于纤维制造的有褐藻、红藻、绿藻几种,海藻中含有许多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和纤维素等物质。  相似文献   

2.
海藻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藻纤维通常由可溶性海藻酸盐(常用海藻酸钠)溶于水中形成粘稠溶液,然后通过喷丝孔挤出到含有二价金属阳离子(Mg^2+除外)的凝固浴中,形成固态不溶性海藻酸盐纤维长丝。海藻纤维具有高吸收性和成胶性,可用来制备创伤被覆材料。如加入抗菌剂,可减少细菌感染;海藻-碳能产生远红外辐射和负离子,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藻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盐酸是褐色海藻中萃取的天然多糖,近年来,海藻纤维广泛地应用于高技术绷带的生产之中。绷带能与伤口分泌物相互作用形成湿胶。海藻绷带是一种高吸收织物,而且能很容易从伤口撕去,且不伤及新愈合伤面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4.
秘鲁纺织业研制出一种海藻纤维服装,能够抵御紫外线侵袭并预防皮肤癌。这种服装用以海藻酸盐为原料开发的海藻纤维制成,能有效防止人体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中受到伤害,从而预防严重的眼部疾病和皮肤癌等皮肤疾病。  相似文献   

5.
海藻纤维制备方法有湿法纺丝、静电纺丝、微流控纺丝和离心纺丝等,其中湿法纺丝制备的海藻纤维力学性能、耐盐耐洗涤剂性能以及染色性能差,阻碍了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通过纤维改性和功能化改造可改善湿纺海藻纤维性能,拓宽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范围。从海藻纤维制备、纺织用海藻纤维性能改性以及纺织用功能型海藻纤维开发3个方面出发,比较海藻纤维不同制备方法间差异并总结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力学、耐盐耐洗涤以及染色性能改性方法及纺织用功能型海藻纤维种类。最后指出功能型海藻纤维的制备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纯海藻酸盐纤维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越  朱平  马佳娜 《纺织学报》2009,30(8):13-16
对经湿法纺丝制备的纯海藻酸盐纤维的相关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纯海藻酸盐纤维具有很高回潮率和较好吸水性,且具有一定的自阻燃性。纯海藻酸盐纤维的耐热性较差,加热至110 ℃时,纤维开始发黄,而且强度下降明显,说明纤维不适宜做高温处理。纤维的耐酸性能和耐碱性能都较差,在室温、弱酸溶液中虽不溶胀,但对强度的影响很大。纯海藻酸盐纤维的耐碱性也较差,遇含有钠离子的盐溶液易发生溶胀甚至全部溶解。  相似文献   

7.
能“美容护肤”的海藻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生藻类极其丰富,世界海洋中估计有2.5万种海藻,按颜色可粗分为红藻、褐藻、绿藻和蓝藻四大类。海藻中含有许多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和纤维素等物资。尤其是棕藻类及红藻类是最佳海藻纤维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一种可用于创面治疗的新型海藻酸盐基纤维敷料,以海藻酸、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为芯层流,氯化钙水溶液为皮层流,采用自制微流纺丝设备制备了海藻酸盐基复合纤维敷料,通过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化细胞增殖及迁移实验研究了其生物毒性,对海藻酸盐纤维的降解性能、力学性能、体外的生物矿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硅颗粒的加入使得海藻酸盐纤维敷料在降解过程中表面有矿物沉积,且表面呈现孔隙结构,有益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及组织再生长;所制纤维敷料无细胞毒性;含有二氧化硅和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复合纤维比纯海藻酸盐纤维降解度降低20%左右,断裂应力提高约18%。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盐纤维是一种用海藻酸钠制备而成的生物基纤维,原料来源于海洋褐藻,生物相容性好,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可形成凝胶,有很高的吸湿保湿性,基于其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报道。为了更全面地对其应用发展进行总结,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报道,文章从海藻酸盐纤维的发展历史开始,介绍了海藻酸盐纤维的优缺点,并对海藻酸盐纤维的应用及限制条件进行了说明,后重点对海藻酸盐纤维为基础的医用敷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综合市场的发展对海藻酸敷料的国内研究方向和海藻酸盐纤维在纺织品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藻纤维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藻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纤维,具有绿色环保和自阻燃、抗电磁辐射、止血抗菌等多种功能,符合纤维发展的趋势,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福建轻纺》2003,(6):26-26
德国Zimmer公司的全资分公司ALCERU-Schwarza公司新开发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素纤维。这种名命为SeacCell的活性纤维,是以Lyocell纤维的加工工艺为基础而生产的,是在纺丝溶液中加入很细的海藻加工而成。这些海藻主要是棕、红、绿和兰藻类,尤其是将棕、红藻类的粉末或悬浮物在纺丝前加入纺丝液中的效果为佳,他能使纤维对金属离子具有惊人的吸附能力。在SeaCell纤维活化过程中,银、锌、铜等灭菌金属就被纤维所吸收,永久嵌入纤维的内部。金属离子通过纤维素的膨胀牢固地固定在纤维矩阵中,并促进海藻在纤维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因此纤维素…  相似文献   

12.
海藻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肖青  朱平  王新 《纺织导报》2006,(7):46-47,50
生物可降解纤维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纤维材料。目前,研究最多的生物可降解纤维之一就是海藻纤维。文章综述了海藻纤维的原料来源、制备原理及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海藻纤维在创伤被覆材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藻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绿色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膜性、吸湿性等特点,并且在吸收液体后有易揭除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用敷料领域.文中首先介绍海藻纤维的特性及结构特点,重点论述纤维混纺织物、非织造布和静电纺纳米纤维膜3类海藻纤维医用敷料的制备工艺;然后对海藻纤维医用敷料不同的抗菌改性方法进行总结,并分别对银离子...  相似文献   

14.
膳食纤维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改善健康和预防疾病。我国海藻资源丰富,食用经济海藻产量长期居于世界首位。研究表明可食性海藻富含不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类成分;海藻膳食纤维主要由多糖类物质组成,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以及显著的生理功效。因此,从大型可食性海藻中提取膳食纤维并用于健康食品加工具有高度的发展潜力。本文重点对可食性红藻、褐藻及绿藻中的典型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理化性质研究相关报道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为我国健康食品及经济海藻精深加工领域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多功能海藻纤维针织面料,探讨织造工艺、前处理工艺、柔软工艺、后整理工艺等工序,并进行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多功能海藻纤维针织面料的开发中,解决了多功能海藻纤维面料在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技术,保证了海藻纤维面料持久的抗菌消臭及吸湿速干等多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几种生物基纤维在非织造领域的应用及材料特性进行了介绍。如海藻纤维和壳聚糖纤维作为海洋生物基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其非织造材料常被用于敷料、生物组织工程等中;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通过针刺、热粘合等工艺可以制备成非织造材料,用于过滤、装饰、农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活性染料对海藻纤维的上染百分率,首先定性研究了几种常见盐对海藻纤维染色过程的影响,根据染色后的纤维状态选出了较为合适的2种盐:氯化钙和乙酸钙.分别讨论了2种盐用量对染料上染百分率和纤维强度损失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可选用氯化钙作为活性染料上染海藻纤维的促染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以及化学溶解法,介绍了海藻纤维的特性以及海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比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藻酸钙纤维的阻燃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指数法和锥形量热仪测试海藻酸钙纤维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其极限氧指数为34.4%,在空气中离火自熄;且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和总放热量比较低,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比较高.采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海藻酸钙纤维的热分解过程以及不同裂解阶段的凝聚相裂解产物和气相裂解产物,发现海藻酸钙纤维具有阻燃性的原因在于组成纤维的海藻酸大分子的特殊结构,以及纤维中钙离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纺纱方法对棉海藻纤维氨纶包芯纱性能的影响.采用赛络纺和传统环锭纺两种纺纱方法、5种外包纤维混纺比纺制棉海藻纤维氨纶包芯纱,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纺纱方法对棉海藻纤维氨纶包芯纱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用赛络纺可明显地提高成纱强伸性能、改善条干、减少有害毛羽.外包纤维中,棉与海藻纤维混纺比以65/35时,所获得的纺纱改善效果较好.认为采用赛络包芯纺工艺以及适宜的外包纤维混纺比,可改进在棉海藻纤维氨纶包芯纱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