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双剪切蠕变试样在受剪切区的筏化试验结果和不同晶体取向试样的蠕变持久寿命试验结果,对镍基单晶合金的蠕变筏化预测模型和蠕变持久寿命模型进行考核,证实此2个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检查、胀粗测量、金相检验、硬度测量、内壁氧化皮厚度和金属层厚度测量等无损检验方法,对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接管进行了蠕变剩余寿命评估。结果表明,无损检验评估接管的蠕变剩余寿命的方法,可以在非奥氏体不锈钢高温锅炉管寿命评估中应用。当3根接管蠕变剩余寿命小于4万h,建议更换。  相似文献   

3.
相比于传统试验技术,小冲孔试验因试样尺寸微小、经济方便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近年来损伤条件下小冲孔试验技术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讨论了其在氢脆、低温韧脆、辐照受脆变情况下评定材料性能的应用,以及在高温下评定服役构件的蠕变损伤及其剩余寿命;对有限元模拟分析小冲孔试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蒸汽管道剩余寿命评估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主蒸汽管道和注蒸汽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主蒸汽管道蠕变曲线逐步外推法和蠕变损伤及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法。还对注蒸汽管道灰色预测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两种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喇嘛甸油田外输油管道的缺陷检测和管体材料理化实验的结果,利用基于API579评价方法的管道缺陷剩余强度评价软件,进行管体剩余强度评价;建立了基于径向深度腐蚀速率的一维腐蚀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轴向长度、环向宽度和径向深度腐蚀速率的三维腐蚀寿命预测模型,并对所检测的腐蚀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标准热处理的径锻GH4169合金不同部位的组织与性能差别。结果表明:边缘处晶粒最细,晶界δ相析出量最大,而1/2R和中心处差别不大;在边缘晶界的交汇处发现较多的碳化物。设定650℃,725MPa的蠕变条件,边缘处的试样蠕变寿命最短,而1/2R和中心部位的试样寿命相差不大;对3个部位蠕变的试样观察发现,边缘处δ相数量最多,且晶界处存在较多孔洞。晶粒的细化未能提高合金的蠕变寿命,而边缘晶界孔洞的存在会显著降低其蠕变寿命。  相似文献   

7.
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和固化力学原理,对复合材料蠕变断裂试样进行了定量研究。解析出有效蠕变应变,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蠕变断口部位,空洞体积分数与有效应变成指数关系,在快速蠕变阶段空洞生长由塑性变形控制,所述测试原理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含有空洞材料的塑性变形研究。  相似文献   

8.
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和固体力学原理,对复合材料蠕变断裂试样进行了定量研究,解析出有效蠕变应变。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蠕变断口部位,空洞体积分数与有效应变成指数关系,在快速蠕变阶段空洞生长由塑性变形控制.所述测试原理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含有空洞材料的塑性变形研究.  相似文献   

9.
机电设备的寿命预测是状态维修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多工况条件下的机电设备寿命预测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的预测多工况条件下的设备剩余寿命。文章对现有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开源数据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工况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C-DCNN)来估计剩余寿命。将原始数据输入文章提出的MC-DCNN模型中,模型输出不同工况下的设备剩余寿命。该模型能更好的预测多工况设备的剩余寿命,在实际生产中也更有价值。最后通过对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现有的模型进行分析对比,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UG软件建立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有限元模型,并用ANSYS软件进行了网格划分。对构件各状态下的应力、温度场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危险部位。根据热强参数方程,计算高压涡轮盘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蠕变寿命,从而得到其蠕变寿命载荷谱。对高压涡轮盘蠕变寿命载荷谱进行提取,并以蠕变寿命消耗线性叠加原理为基础,对高压涡轮盘的蠕变寿命进行等效计算。研究结论为高压涡轮盘蠕变寿命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θ法预测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材料剩余寿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王Yue  李志文 《金属学报》1999,35(7):721-725
对已运行1.9×105h的电厂主蒸汽管道材料12Cr1MoV的蠕变曲线进行了研究分别以θ法和修正的θ法处理恒载荷蠕变数据,井将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θ法可准确描述己运行材料的恒载荷曲线,有效地进行了瞩变曲线的外推和剩余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热电站用12Cr1MoV钢的蠕变-疲劳复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电站用12Cr1MoV钢在550℃的蠕变-疲劳复合性能(即循环蠕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应力幅下,循环蠕变寿命大于纯蠕变寿命,试样断裂以穿晶型为主.在较低应力幅下,循环蠕变寿命小于纯蠕变寿命,试样发生晶间型断裂.根据对断裂试样内部位错组态和晶界状态的透射电镜观察,认为在不同应力幅下分别发生循环强化和循环弱化的原因是:在较高应力下,晶内损伤在循环蠕变的卸载过程中得以部分回复;而在较低应力下,叠加交变应力加速了晶间空洞的形成和连接.  相似文献   

13.
高周疲劳是始于19世纪中期铁道车轴疲劳破坏的、早就在研究的问题,作为钢铁材料的疲劳极限超过107次的超长寿命区域的疲劳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其背景问题有:1)是高龄化设备时代的到来。对于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当出现疲劳问题之前就要取代、更新的一些设备及机器,最近为了使用到它们的寿命时限,有必要正确评价这些机器原来的疲劳寿命,并从现在的观点适当地预测它们的剩余寿命。2)是伴随机器高性能化及使用环境苛刻  相似文献   

14.
WLCSP器件Sn3.9Ag0.6Cu焊点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蠕变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WLCSP30器件Sn3.9Ag0.6Cu焊点可靠性及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发现WLCSP器件整体的最大应力集中在阵列最拐角焊点的上表面处,该部位可能成为焊点裂纹的发源地,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对焊点应力—应变分析,发现焊点部位出现明显的蠕变应变和蠕变应变能累积现象,结合焊点疲劳寿命方程,预测焊点疲劳寿命,发现基于蠕变应变能密度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吻合,但是基于蠕变应变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差较大,因此基于蠕变应变的疲劳寿命预测方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神经网络的镍基高温合金蠕变断裂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使用BP算法对镍基高温合金蠕变断裂寿命进行研究。建立不同成分镍基变形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外应力与蠕变断裂寿命之间关系模型,并进行网络训练,对合金的蠕变断裂寿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以为镍基变形合金蠕变断裂寿命的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岳珠峰  吕震宙 《金属学报》2002,38(8):809-813
在对不同滑移系的双剪切试样进行蠕变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单向应力拉伸蠕变实验,并利用晶体滑各向异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和有限元程序,对双剪切蠕变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剪切试样受剪区域的应力状态基本为均匀分布且随蠕变时间变化很小,大部分受剪区域为单滑移系开动,提出的基于蠕变γ′相筏化规律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有限元(FEM)分析可以很好地描述双剪切试样的蠕变损伤规律,并可以和单向应力状态的实验结果联系起来,双剪切试样可以用来研究镍基单晶合金蠕变性能的晶体取向相关性,实验表明这种晶体取向相关性与开动滑移系类型及γ′相符代规律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行工程机械用液压马达剩余寿命预测,基于容积效率、Wiener过程以及支持向量机回归,提出一种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开展液压马达全寿命试验,运用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处理原始数据,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和贝叶斯更新策略建立Wiener过程模型,完成液压马达剩余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液压马达容积效率随冲击次数变化有明显下降趋势;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在考虑退化数据随机性的基础上提高了规律性;基于Wiener过程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预测液压马达的剩余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18.
对拉剪点焊试样进行了两组不同载荷水平的两级低-高循环加载试验,得到随第一级载荷下循环数变化,点焊试样的剩余寿命和总疲劳寿命变化规律。使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得到两种不同载荷水平下试样总的疲劳损伤。结果表明:对于低-高加载,随着低载水平下循环数的增多,高载荷水平下的剩余寿命以及损伤值呈逐渐减小趋势,总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当低载水平载荷幅值较小时,点焊试样破坏时的累计损伤值普遍存在小于1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可能对疲劳寿命估算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炼油厂制氢转化炉炉管试样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常温力学性能、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持久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对炉管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并估算了炉管的剩余使用寿命。在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后,预测出炉管的剩余寿命为6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裂纹扩展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效裂纹"概念及裂纹扩展理论基础上,从微裂纹扩展导致材料破坏的角度出发,得到了一种新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处理微裂纹扩展时考虑了时间无关疲劳以及时间相关静蠕变,循环蠕变的影响.时间无关疲劳裂纹扩展采用Tomkins模型,时间相关蠕变裂纹扩展采用C*控制参量.用该寿命预测模型对1.25Cr0.5Mo钢540℃应力控制下疲劳蠕变寿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