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的建议。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中,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融资力度,深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证券化融资,明确政府投融资职能定位,加强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基础设施资金保障与投资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2.
陈青  常杪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4):68-74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目标,估算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污水设施建设资金的缺口情况,分析了资金缺口及由此形成的地方财政负担随城市所处区域、经济水平及人口规模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城市污水设施建设投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交通、能源、环保等许多重大项目资金紧缺是常见的现象。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途径和投融资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一些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其他筹措途径,以及改善投资回收机制、实现投资良性循环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柴任澎 《城市建筑》2014,(15):379-379
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逐渐加大,融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项目的融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现行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指出它们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介绍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承包商融资建造模式(FC模式),并介绍了FC模式的概念、思路、结构,接下来探讨了FC模式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内成功应用FC模式的案例对其进行详尽分析,最后给出FC模式应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6.
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与市政债券融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我国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的必要性,认为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应采取适当的运作模式,最后指出我国已基本具备发行市政债券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澄清PPP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基于伙伴关系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对影响具体投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最后简要分析了南京三桥的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融资方式已在我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项目融资具有融资参与方多、结构复杂、风险因素多等特点。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几种类型和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了中国农村各类基础设施的需求及其特点,通过对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典型融资模式的讨论,揭示了这些融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困难,从而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融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但这种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参与者众多、融资结构复杂等特点,资金管理、分配及后续经营等环节问题层出不穷,导致融资难度大、融资风险增大。从融资方的角度识别出融资风险因素,分析融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融资风险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利用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有利于相关部门提高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创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功能衰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效率低下,投融资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源于现有的政府与市场角色界定不清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文章首先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几种形式,最后给出了建立投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云超  李雄  吴岩  王忠杰 《风景园林》2023,30(11):35-43
[目的]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演变视角,厘清高速城镇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阶段中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路径,分析当前公园绿地建设的可行模式,以助力公园城市建设。[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了高速城镇化阶段的以地融资路径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阶段的专项债融资路径的制度演变及公园绿地建设特点,并以2015—2020年成都市有关公园绿地建设专项债的发行文件为例,分析以地融资路径和专项债融资路径下公园绿地的建设差异及公园城市理念的适应性,分析公园城市理念下“场景营城、五态协同”策略与专项债融资路径的关系。[结果]1)以地融资路径与高速城镇化阶段相适应,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的主导权,城市公园绿地随之高速增长。2)专项债融资路径是中央应对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制度设计,本质上反映了对既有的、相对粗放的土地开发方式的认知深化,要求以更加精细化的模式对土地开发的长期经济效益进行预先安排和评估。3)专项债融资路径对公园绿地建设提出“项目自身平衡、长期多元偿债、项目捆绑实施、土地溢价偿债”的内在要求。4)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要求进一步优化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城市的...  相似文献   

13.
BT融资建设模式是BOT项目融资方式代表性衍生品之一,在大中非经营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被广泛使用,是地方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有效方式。我国BT模式的应用近年来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模式,而大部分省份都根据实际情况对BT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调整和固化,并出台了本地的管理办法。文中尝试对武汉BT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 ‘infrastructure tur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rban scholarship.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turn involves the emergence of a coordinated effort to stimulate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t the national and global level via an array of international frameworks. The key elements of this shift are described and explanations are presented, which are founded in the working out of contradictions within global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The need for urbanists to attend to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turn is emphasised, and a set of elements to which attention must be given – discourse, technical practices and politics – is described.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rguing for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turn by urban scholars.  相似文献   

15.
ABS方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工具,有着独特的表外融资、资产剥离等功能.它对于收益稳定,但建设资金缺乏却又亟需建设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健康运行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主要研究2004~2013 年10 年间空港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两个主要问题,进而围绕“空港多元化投融资改革”理念,从纵横两方面提出空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构想,即:纵向上提出飞行区、航站区和延伸区分块设计的融资建议;横向上探讨枢纽、干线和支线空港的融资策略,希望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破解空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规定,对BT项目回购期提出建议,即回购期一般不应短于项目的缺陷责任期,且回购期与建设期合计不应超过10年。就回购期及支付方式对回购款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就回购担保重点阐述现行BT项目回购担保的类型以及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运用项目管理和工程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城市基础设施BT项目回购价格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管理费用以及税收的计取方法进行了比较.文章将回购价格简化表达为回购基数以及投资回报的函数,根据上述两个变量的变化归纳了城市基础设施BT项目回购价格的三种确定方法以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9.
Demand for urban and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at particular locations is the product of market economic forces acting in concert with the inertia of established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patterns. Forecasts of how such patterns may evolve ar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Factors affecting demand for infrastructure in the Sydney region, and for New South Wales as a whole, are outlined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o some extent, especially in large urbanised regions, the location of demand for infrastructure can be steered by public policy.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resource cost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possible pattern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can result in major saving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reviews ways in which regional planning can complement more direct and faster-acting means of minimising private and public costs of financing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分阶段融资需求分析入手,对投融资需求规模预测、适合的投融资渠道选择、具体投融资模式确定等研究。构建了灰色GM(1,1)环境项目融资需求预测模型;以2000~2005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数据资料,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预测模式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