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氰化提金厂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溶液含盐量、Zn2+、Cu2+和CaSO4·2H2O的存在,以及溶氧量变化对氰离子电极行为的影响。目的是查明其对氰离子电极响应的干扰程度,提高测量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电极的响应有干扰,其中溶液含盐量和溶氧量变化的影响尤为显著,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氰化浸金过程中氰化物浓度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希明 《黄金》1998,19(3):32-35
针对氰化提金厂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溶液含盐量、Zn^2+、Cu^2+和CaSO4.2H2O的存在,以及溶氧量变化对氰闻子电极行为的影响。目的是查明其对氰离子电极响应的干扰程度,提高测量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电极的响应有干扰,其中溶液含盐量和溶氧量变化的尤显显著,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游离氰浓度是氰化提金液的主要控制指标之一.用银离子选择电极监测金矿氰化液的游离氰其主要困难在于电极中毒.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中毒离子;对中毒原因进行热力学分析,证明了中毒的主要原因是Pb,Hg等重金属离子在膜表面的离子交换反应,并试验用掩蔽、离子交换、复活液、自动分析等手段减轻、消除中毒对电极的影响,使电极的寿命大大延长,据此研制了游离氰测定仪.  相似文献   

4.
李希明 Wrig.  DC 《黄金》1999,20(10):30-34
讨论了两类氰离子电极的工作原理,列举了可能的干扰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硫、砷离子对工作电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阶硫离子对测量有严重干扰,三价砷则无不良影响。化学分析证实,氰离子电极能正确响应元素硫、S2O3^2-、SO3^2-、SCN^-和OCN^-存在时溶液氰离子浓度的变化。除元素硫之外,其它干扰离子通常在浸金过程中含量都很低,故其影响不可予考虑。  相似文献   

5.
刘峥  王松梅  王莉 《冶金分析》2010,30(8):21-24
利用自制的对甲基苯磺酰化丝氨酸稀土钕(Ⅲ)络合物为电活性物质制成了一种对钕离子有响应的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对电极的性能研究表明,以KCl为电解质溶液,在pH 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电极对钕离子在1.00×10-6~1.00×10-2mol/L的浓度范围呈良好能斯特响应,校准曲线斜率为19.3 mV/dec,检出限为6.31×10-7mol/L;电极对Nd(Ⅲ)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Cu2+、Mg2+、Co2+、Mn2+、Ni2+、Fe(Ⅲ)等离子对Nd(Ⅲ)的测定影响较小或没有干扰;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该电极应用于人工样品中钕(Ⅲ)的测定,RSD为0.10%。  相似文献   

6.
向氰化液中加入银氰配离子,可使银离子选择电极测游离NaCN的线性响应上限大幅度提高.并对在高浓度氰化液中影响电极线性响应上限的其它因素如搅拌,电极制造工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极法可直接用于氰化提金工艺中游离NaCN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将一定量钢铁试液加入到一定量过量而浓度已知的氟离子标准溶液中,硅与氟发生定量反应,生成不被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所响应的惰性配位离子SiF62-,致使氟离子浓度降低,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加入钢铁试液前后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测出反应后剩余氟离子浓度,由此间接求出钢铁试样中硅含量。实验中,溶液的酸度和离子强度对测定有影响,通过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进行控制。氟离子的适宜加入量是试验的关键,既要保证与试液中硅的定量反应完成,又不能超出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5×10-7~1×10-1mol/L)。共存离  相似文献   

8.
电解二氧化锰的电极过程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工艺中的阳极过程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工艺因素(电解温度、电流密度、硫酸浓度和杂质离子的浓度)对电极过程与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测定法(包括电位滴定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法由于使用的仪器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目前正受到国内外广大分析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现虽然很早,远在本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了指示溶液PH变化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即PH玻璃电极。半个多世纪后,1951年Elsenman首先研究和试制了对Na~ 及其它一价阳离子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电极,但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迅速发展还是在1966年Frant和Ross提出以氟化镧单晶制备的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问世以后,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用来迅速测定对于其  相似文献   

10.
以自制的煤基电极材料为阴阳极,采用电吸附技术处理氰化废水,主要研究了外加电压对电吸附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影响,测定了煤基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吸附后的电极片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明,外加电压对电吸附过程的影响显著,外加电压越大,离子的去除率越大。开路状态下仅发生离子的吸附现象,反应5 h后铜离子和总氰的去除率为14.60%,10.50%;当外加电压为0.4 V时,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富集于电极的双电层上,该过程主要发生离子的定向迁移及电吸附现象,各离子吸附顺序依次为Cu(CN)3-4,Zn(CN)2-4,Cu(CN)2-3,CN-,SCN-,5 h后铜离子和总氰的去除率为19.93%,22.53%;当外加电压2.0 V时,溶液中离子在定向迁移、电吸附与富集沉淀的共同作用下,5 h后铜离子及总氰的去除率可达到88.49%,75.17%,在此过程中阳极附近产生硫氰酸铜等絮状沉淀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加速寿命试验研究对比RuO2IrO2/Ti及IrO2Ta2O5/Ti两种涂层电极的加速寿命,并研究了水中不同浓度氟离子对这两种电极加速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IrO2Ta2O5/Ti电极的加速寿命约为RuO2IrO2/Ti电极的加速寿命的40倍。水中氟离子对两种电极加速寿命有明显影响,当氟离子浓度为1 mg/L时,即可使RuO2IrO2/Ti电极的加速寿命下降22%,使IrO2Ta2O5/Ti电极的加速寿命下降82%。氟离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腐蚀性,会使表面氧化物薄膜脱落,使钛基底暴露于电解液中被氧化成二氧化钛,导致电极完全失效。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电极催化层中有效成分的溶解、电极催化层的开裂和剥落引起的钛基底暴露和氧化可能是导致电极失效的直...  相似文献   

12.
《黄金》2014,(8)
氰离子(CN-)浓度是氰化浸金生产工艺的关键参数。针对氰化浸金工艺中氰离子浓度在线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检测原理、分析装置的设计、滴定分析算法、取样技术等,成功研发了基于电位滴定原理的氰离子浓度在线分析仪,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完全满足了氰化浸金生产中氰离子浓度在线分析的需要,为优化浸出条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电极扁钢在高温变形时的静态再结晶软化行为,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电极扁钢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得到了该电极扁钢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对电极扁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结果,计算得到了电极扁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确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道次间隔时间和变形温度对电极扁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比较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电极扁钢的静态再结晶软化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乙二醛缩双邻氨基酚铜(Ⅱ)络合物[Cu(Ⅱ)-GBAH]为中性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该电极对SCN-的响应机理。在pH 5.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电极对SCN-在.l0×10-1~1.6×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5.4 mV/pSCN-(26℃),检出限为6.3×10-7mol/L。Cu(Ⅱ)-GBAH载体膜电极对SCN-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一些常见阴离子对电极的干扰较小。将电极用于废水中硫氰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金属钴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确定了其作为指示电极的应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监测镍钴渣硫酸溶出过程钴离子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2.0时,钴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随着钴镍渣溶出的进行,氧化钴不断溶出,溶液中Co2+浓度不断增大,钴电极指示的混合电位逐渐升高,表明钴电极可用来定性指示钴镍渣溶出过程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测定金矿氰化浸出液中氰化物浓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测定氰化浸出液中氰化物浓度的新方法。该法基于镍离子与氰离子形成稳定的镍氰配离子,用紫脲酸铵作指示剂,能准确地测定氰化浸出液中氰化物的浓度。该法可克服银量法的不足,适用于氰化法生产黄金时氰化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7.
《铁合金》1973,(2)
我厂三车间12500仟伏安电炉的电极把持器,过去一度使用大螺钉顶紧铜瓦式的,因这种结构放电极的操作笨重,后改用弹簧顶紧式的“弹簧半环”。“弹簧半环”要求铜瓦对电极的压力不能太大,使得当上面的钢带松开时,电极能靠自重下滑,从而达到下放电极的目的。这种结构,铜瓦对电极单位面积压力,据推算在0.5kg/cm~2以下。正因为“弹簧半环”铜瓦对电极的压力不大,所以接触不良,电阻大。这样,从电极壳内流出的电极糊就在铜瓦的接触面上烧结一层,使压力增大,电极滑不下来,再一次松  相似文献   

18.
徐红 《钢铁》1994,29(8):58-63,28
分析了常规工作条件下的电极受热及表面温度分布状况。介绍了二种不同水冷电极方法的工业性试验。比较,分析了二种水冷方法对电极表面温度分布,电极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某黄金冶炼公司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采用酸化工艺处理,回收其中的铜和氰化物后,返回氰化水系利用。通过对酸化工艺pH条件进行优化,铜回收率提高至98.81%,同时提高了硫氰根离子脱除率;通过研发氯化钙快速沉淀技术,降低了返回氰化水系中的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优化后酸化工艺应用后,氰化水系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了49.35%,硫氰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了16.86%,明显改善了氰化浸出工艺的生产条件,尤其是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低至23.5 g/L,缓解了硫酸钠结晶对冬季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坂和铃木研制出一种新的使用二氧化铈膜的稀土离子选择电极(参见日本化学学会公报1979,52,3455—6)。 铈在55%CeO_2-45%粘合剂内的浓度最符合能斯脱(Nersnt)理论。将该电极对溶液中的三价镧、镨、镝、镥和钇的灵敏度就活度作图获得约为58毫伏的斜率。最佳pH范围为3—5.5。钡和锆对电极没有干扰,但碱金属的干扰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