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流量稳定性是流量测量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水流量装置中,流量稳定除了和管道设计布局等因素外还和装置的供水方式有很大关系,实验就在新建的水流量标准装置中采用了泵直供和稳压罐两种不同供水方式,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两种不同供水方式在装置工作时的不同特性,为装置建设采用哪种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设计要点1.测量准确度根据国家标准GB/T778.1-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水表的主要流量参数有最小流量Q_1、分界流量Q_2、常用流量Q_3和过载流量Q_4。量程比R_(xxx)=(Q_3/Q_1)是水表重要的技术参数,一般从标准GB/T778.1-2007的5.1中选择80、100、125、160、200等值,R_(xxx)值越大,Q_1和Q_2越小,技术难度越大,机  相似文献   

3.
水流测量     
供应新鲜、洁净水和排除废水在市政建设中总是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澳大利亚标委会CE/24(露天水渠和封闭沟渠的水流量测量)正在致力于研制用于测量露天水渠和封闭沟渠的水流量方法,这个新标准可以为流量测量领域提供多种测量流量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形状和大小的沟渠。水流测量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气液两相流相含率及流量的双参数测量,设计新型内外管差压流量计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在单相水流量为1~11 m3/h范围内进行实验测试,拟合单相流出系数C的数学模型。单相水流量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在±1.6%以内。气液两相流测量特性研究在水流量范围为2~6 m3/h,气流量范围为0.12~0.6 m3/h进行实验,在已知含率的情况下求得弹状流的两相总质量流量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压损比与XLM变化规律,分段建立压损比和Frg与XLM的数学模型,得到分相含率。预测结果表明:弹状流液相含率相对误差在±2%以内,两相总质量流量相对误差在±3%以内。通过差压及压损比实现相含率及流量的双参数测量,为气液两相流不分离测量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气体渗碳电炉进行滴液通氨和甲烷的可控气氛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得出在乙醇滴量30~35滴/分,甲烷流量1.2~1.6升/小时和氨流量2.9~4.2升/小时的分解气氛中加热淬火零件,表面脱碳和氧化微小,表面光洁,变形小。在淬火加热时表层已有碳氮原子渗入,提高了硬度,而且表面形成较高的残余压力,这有利于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表新国家标准GB/T1778.1-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以下简称"新标准")中,对流经水表水体积的相对误差测定时,各流量点选取与GB/T778.1-1996(以下简称"旧标准")的区别很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流量标准装置中不同向开式换向器带来误差问题,研制了一种旋转分流型的同向换向器,分析了新换向器工作原理,建立了新换向器流量测量数学模型;根据流量测量数学模型推导过程得出了流量测量结果不受脉冲触发位置、流速分布及换入-换出时间影响的结论。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上对新研制换向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新换向器较好地克服了不同向换向器对流量测量带来的误差问题,可以代替不同向换向器用于水流量标准装置进行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8.
陈梅  陆科  李涛 《计量技术》2014,(7):52-54
控制系统是流量标准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是否合理,数学模型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测量结果。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以电子秤为计量标准器的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的流量计算公式、常见节流件等效直径的计算公式和控制系统应具有的电流测量范围及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引黄干渠通向支渠放水闸口(俗称斗口)的水流量是水管部门与用水单位结算水费的法定依据。本文介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的引黄灌渠斗口水流量自动测量技术。检验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输出与标准三角量水堰测量结果吻合良好,斗口水流量的测量准确度可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厂目前流量测量主要有锅炉主汽、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汽机主汽、抽汽(排汽)、凝结水流量、化学除盐水流量测量等。除减温水量外,其余均为节流装置配差压仪表进行流量检测。下面主要分析一下主汽流量检测中非仪表因素引起的误差和尽量减小的措施。在欲测流量的工艺管道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水表在中、大口径的水流量测量中,存在超声波信号易受外界干扰以及小流量的测量重复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具有缩径结构的管路模型。其次,通过CFD数值仿真研究了缩径管路模型在低流速下的流场分布情况。最后对本文设计的双声路超声水表样机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管路模型有效提高了超声水表在小流量处的重复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线口径的突变、泵出口压力不稳以及各种阀门和部件的开合都会造成流量的波动,进而对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针对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实验和应用中关于流量波动的问题,在实验室通过改变泵的频率来模拟流量的波动,研究和分析流量波动对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在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U=0.05%,k=2,0.01~50 t/h)上选取了一台DN50的Micro Motion质量流量计(准确度等级:0.2级,流量范围0~36 t/h)为实验对象,选择10 t/h和20 t/h两个流量点进行试验,使流量分别控制在q(1±1%)、q(1±3%)、q(1±5%)、q(1±10%)t/h的范围内,研究不同流量波动范围和不同测量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湿式气体流量计(以下简称流量计) 是测量空气、煤气及其他无腐蚀性气体的流量计。流量计中,以鼓轮每转气体流量为5升(SQL-2型) 的使用最多,俗称5升流量计。本文以该流量计为例,对其修理、校验作一介绍。据我们多年维修流量计的经验得知,有90%以上的流量计不能正常运转,是因壳体前面鼓起变形导致卡针、传动机构错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实验室中ZKL智能孔板流量计测量质量流量和容积法水流量测量装置同时测量清水的记录数据和迭代法理论,分析并验证了孔板流量计测量质量流量,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流出系数与雷诺数的函数关系式满足迭代法使用条件,给出了获得流量系数C值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水流量装置是验证电磁流量计基本性能的最后一个关口,是重要的验收证据。为严守最后一个关口,正确标定电磁流量计,标定人员首先应具有流量仪表检定员的资格证书,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其次,水流量标定装置要取得有效的检定证书。对于0.5级的电磁流量计来说,证书中显示流量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至少为0.15%。一般情况下,标准表水  相似文献   

16.
周轶  朱杰 《计量技术》2012,(1):37-38
当前市场上使用的流量计多数都有一个测量下限,下限以下是无法计量的.对于峰谷值差很大的燃气流量测量,一般流量计的计量范围很难满足计量需求,小流量多被漏计,产生计量误差,导致计量损失.智能式全量程燃气流量计利用两种计量原理,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测量下限问题,实现了几乎从“零”计量.本流量计是集涡街及热式两种原理的流量计于一体的高度一体化仪表.由于采用了智能化处理,可直接显示出温度、压力和标准状态下的瞬时流量(m3/h)及累积流量(m3).  相似文献   

17.
纪建英 《中国计量》2011,(7):113-114
一、国际及国内流量计量装置的最高水平简介 1.水流量标准装置 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德国为代表,国家基准的不确定度为0.01%,最大流量为2100m3/h。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水大流量站.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电磁流量计在测量过程中受液体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影响下测得值的准确、可靠,因此测得值的不确定度评定十分重要.本文依据国家检定规程JJG1033-2007《电磁流量计》,选取静态容积法水流量标准装置为测量装置,以DN100的电磁流量计为例,进行测得值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离心选矿机的操作参数对选矿效果的影响,对离心分选过程中处于不同区域的矿物颗粒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分选锥转速、反冲水流量、给矿流量、给料质量分数为影响矿物颗粒沉降的主要因素。利用Fluent对离心选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离心选矿机操作参数对质量沉积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最佳操作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分选锥转速、反冲水流量、给矿流量、给料质量分数的增大,质量沉积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分选锥转速为710 r/min,反冲水流量为68 L/min,给矿流量为0.66 m3/h,给料质量分数为20%时,选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水大流量计量站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承担全国范围内口径为500~1600mm,流量为200~1600m3/h的水大流量计计量检定测试任务纠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设在河南开封市,建有口径为DN500~1600mm、流量200~1600m3/h,准确度优于±0.20%盼水流量标准装置。主要承担我国水大流量计的量值传递和开展强制检定及其合检定。测试、研究。仲裁等任务。大口在水流量计的检定一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为了统一全国量值,该国家站一直在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大口径水流量仪表的使用概况,及各类大口径水流量仪表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