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洋  邓承继  丁军  余超  祝洪喜 《硅酸盐通报》2019,38(5):1550-155
堇青石-莫来石质耐火材料具有热膨胀系数低、容重轻、吸热少、体积稳定性好和抗热震性好等特性.以堇青石、莫来石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电熔氧化镁、活性氧化铝和硅微粉等微粉为辅助原料,制备了堇青石-莫来石质匣钵材料.研究了颗粒级配和烧成温度对堇青石-莫来石质匣钵材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的热震性和侵蚀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在1300~1400℃,对热震后的三组试样进行性能检测,发现配方一试样具有好的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其残余抗折强度在3.0~4.5 MPa之间,残余耐压强度在17.5~24.5 MPa之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利用偏光显微镜和超薄光薄片并紧密结合匣钵的制造工艺,对景德镇市多年来一直在陶瓷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进行了显微结构的研究,发现这种匣钵材料的主晶相是堇青石,次晶相是刚玉和莫来石,并发现其中各晶相成团聚状分布;另外在磨制超薄光薄片过程中,发觉其结构较疏松。最后文中还对团聚状分布结构的产生,提出了工艺方面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
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对于制备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尤为重要。本文采用莫来石(1.18~0.6 mm)和堇青石(2~1 mm)为骨料,莫来石(0.074 mm)、煅烧氧化铝(0.044 mm)、佛山黄泥(0.044 mm)和煤矸石(0.044 mm)为基质,在1 380℃下保温3 h烧结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MnzO2(LNCM)承烧用莫来石-堇青石匣钵,并采用埋覆侵蚀法探究了正极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对匣钵的侵蚀行为。结果表明:在1 380℃下保温3 h烧结制备的匣钵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均较好,其室温抗折强度为10.02 MPa,经3次热震循环后残余强度保持率在51.52%~53.26%;适当增加粗颗粒(1.18~0.6 mm)莫来石的含量可有效提高莫来石-堇青石匣钵的抗侵蚀性,且经侵蚀25次后匣钵表面的最大反应层厚度为447μm,最小反应层厚度为211μm。  相似文献   

4.
新型堇青石—莫来石窑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75%莫来石+25%堇青石为骨料,75%堇青石+25%莫来石为结合剂的堇青石—莫来石和以堇青石结合莫来石的窑具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发现使用复合骨料和复合结合剂的窑具材料具有较优越的抗热震性,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10.山东淄博瓷厂由于习惯叫法,他们把生产用的匣钵称为堇青石质匣钵,但从配方来看,实属高铝℃堇青石质。其配方(%)为:铝矾土(或焦宝石)熟料50、结合剂50。结合剂由塑县土35%、生矾土28%、滑石30%和坊子土7%组成。铝矾土(或焦宝石)经轮碾机粉碎,视匣钵大小过8目或30目筛。结合剂采用雷蒙粉碎,过200目筛筛余小于6%。干粉拌料,加水18%,继续拌料,再真空练泥。盘碗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75%莫来石+25%堇青石为骨料,75%堇青石+25%莫来石结合剂的堇青石-莫来石和以堇青石结合莫来石的窑具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发现使用复合骨料和复合结合剂的窑具材料具有较优越的抗热震性,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对试验匣钵在使用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及相变的追踪检测,探讨了匣钵显微结构随使用次数的变化关系.提出了匣钵的老化机理是: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匣钵中堇青石不断减少,莫来石不断发育和增多以及玻璃相的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8.
高热稳定性薄壁镂空匣钵是轻工部委托给四川省轻工业研究所“天然气明焰节能隧道窑”课题内容之一。该课题已于86年11月通过部级鉴定。研究人员结合四川原料资源和工厂匣钵使用次数少的情况,研制出的这种匣钵属莫来石—堇青石质制品。经仁寿瓷厂生产使用一年多,效果很好。该匣钵80%左右为四川当地原料,一次成型镂空,利于明焰烧成。壁厚5—7毫米,每个匣钵仅重0.806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现有基本条件出发,以采用现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为主,从改进生产工艺着手,对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进行了试验研究,其内容包括匣钵配方组成和结合粘土的球磨与淘洗;熟料的颗粒组成;泥浆湿法配料,坯料榨泥以及烧成工艺、涂料、垫饼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不同的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工艺上的改进,匣钵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已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匣钵是在热负荷作用下反复使用的窑具,使用寿命是匣钵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而所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抗热震性、膨胀系数、机械强度、弹性模数、高温荷重变形温度、透气性、化学矿物组成等都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使用次数。为了观察匣钵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取景德镇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现建议改称铝硅镁质匣钵,以下简称匣钵),制成各种试条,放在景德镇宇宙  相似文献   

11.
碳化硅窑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陶瓷工业使用的窑具——匣钵、耐火板、支柱等,主要是粘土熟料质的。尽管对高铝质(刚玉和莫来石)、熔融石英、镁质(堇青石)匣钵进行了研制和应用,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窑  相似文献   

12.
我厂使用的粘土—熟料质匣钵,质量一直很低,制品变形、落渣的比例较大,匣钵使用次数少,有的使用一次就开裂。针对产品质量问题,87年11月份进行了高铝—堇青石质匣钵的研制。匣钵的使用次数由原来的4次提高到30多次,从而解决了匣钵的短缺现象。经反复试验,3~#配方的各项性能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配方及化学成分如下: 配方: 滑石马洞土木节土矾土熟料  相似文献   

13.
前言近年来我厂生产的堇青石——莫来石质匣钵,使用温度和高温荷重等主要性能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当窑温高于1350℃就会出现软化变形甚至倒塌现象,无法满足油烧隧道窑对匣钵的质量要求。以往的试验证明,往堇青石——莫来石质匣钵坯料中添加适量的铝氧原料,能有效地提高匣钵的使用温度和高温荷重性能。本试验报告叙述了以贵州熟矾土、福建黑色粘土、本市白土(海泡石)制成的,使用温度为1400~1450℃的高铝质匣钵工艺过程、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中国陶瓷》1982年第一、二、三期刊登了“我国瓷用匣钵生产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我国十二个地区、十五个瓷厂匣钵的生产和使用情况,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使我们颇受启发。但对于该文讨论中所提到的关于高铝—堇青石匣钵的名称问题,觉得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该文作者为了区别用人工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为原料制造的匣钵,并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在景德镇升降温极迅速的柴窑内,承装瓷器烧成所用之匣钵(1350——14 10℃)坯料内,以矽酸镁质粘土代滑石,来强化在液相数量少时的结晶过程,使其形成堇青石——莫来石质形态之匣钵,成为一种较安定而稳定的组分,对提高匣钵之热稳定性较以滑石形态的加入更为有利,其始熔点之温度间隔也较大,不仅对匣钵之高温变形及荷重软化始熔点均不影响,同时对烧成温度14 10℃以上之匣钵也作了研究,采取上述措施,同样能得到显著的成效,比矽酸铝质匣钵坯料内递增工业Al_20_3的含量,或引入滑右和其他添加物均可大大地提高其热稳定性,并可相对地使熟料与结会粘土的用量得以适当调节,以达到改善工艺成型良好的目的。另外并阐述了结合粘土的选择与熟料颗粒的大小及其配合比的,是决定制品的主要性能——高温荷重,温度急热抵抗性,机械强度等的重要因素,这是与制品内在玻璃质的数量,化学成分与坯体内的结合粘土有着显著的影响,我们初步证实适应景德镇瓷业生产在柴窑内烧成所用之匣钵选择低熔物较少的结合粘土,适当的熟料颗粒大小及其配合比,对提高其热稳定性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匣钵的厚薄对节能、隧道窑的烧成速度和产量关系很大,同时对匣钵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薄壁匣钵具有很多的优点,陕西庄里瓷厂,利用薄壁匣钵装烧瓷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该厂匣钵采用粘土、熟料和滑石配方,系属堇青石质匣钵,在隧道窑中的使用寿命为30~35次。过去使用的厚壁匣钵采用摩擦压力机压制,现使用的薄壁匣钵采用机压成型。现以煅烧过的三大碗匣钵壁厚改变前后  相似文献   

17.
堇青石干法合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效峰  司全京 《陶瓷》1998,(6):43-45
分析研究了3种矿化剂对滑石-粘土-工业氧化铝系统干法合成堇青石的矿化机理,合成出了堇青石相95%,热膨胀系数α=2.4×10~(-6)℃~(-1)(20~1000℃),晶体发育良好,形成网络结构的堇青石熟料.以这种干法共磨堇青石生粉作基质,优质莫来石熟料作骨料,研制出了性能良好的堇青石-莫来石棚板.  相似文献   

18.
以MgO-Al2O3-SiO2三元相图为依据,采用不同原材料,进行了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材料配料组成的设计,并在高温下合成制备了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材料。研究了堇青石含量、不同原料配方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堇青石(1~0.5、0.5~0.2、<0.088 mm)和莫来石熟料(M60,1~0.5 mm)为主要原料,加入25%(w)的由轻烧MgO粉、α-Al2O3微粉及添加剂(紫木节和KOH)组成的混合粉,按堇青石与莫来石的质量比分别为40:35、42.5:32.5和45:30配料、混练、成型后,分别在1 300、1 350和1 400℃均保温3 h条件下烧成,合成出堇青石-莫来石质棚板试样,并检测试样的常温及高温物理性能,同时进行XRD、SEM及EDS分析.结果表明:按m(堇青石):m(莫来石)=45:30配料,在1 350℃ 3 h合成的棚板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最好,其主要晶相为堇青石和莫来石,且显微结构均匀,晶间生成大量的原位堇青石和莫来石晶粒,骨料之间的"联接桥"发育良好,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20.
引入“三石”改善堇青石质匣钵性能,提高匣钵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