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洞庭湖区血吸虫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使洞庭湖成为我国洪涝灾害和血吸虫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分析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长期存在的原因、疫情变化、流行形势,提出了全面治理湖区血吸虫病的措施与方法,即水利结合灭螺,整治血吸虫病源头;通过湖区环保疏浚,抑制钉螺扩散;实施血防新策略,引导湖区群众远离虫害。  相似文献   

2.
水利血防工程血防监测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芸  徐兴建 《人民长江》2009,40(3):102-104
水利血防是结合水利工程,实施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为研究水利血防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扩散的影响,开展了对湖北省阳新县富水流域下游干流防洪灭螺治理一期工程、湖南省株洲市白石港流域水利血防工程、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节水灌溉水利血防工程、江西省玉山县七一灌区水利血防工程等4个水利血防工程所在区域进行血吸虫病监测的工作,收集2003~2007年以来的螺情、疫情,比较工程建设前后的螺情、疫情变化,分析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与其变化的关系。工程建设后,4个监测点的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人群感染率等疫情明显下降,监测结果显示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扩散的影响有积极作用。水利血防监测工作为评价水利血防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水情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和水情变化对疫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趋势性影响,提出了表征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并以我国目前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洞庭湖为例,分析了湖区水情变化特征,推求了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面积大小,揭示了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面积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变化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疫区水情变化线性相关性显著。该成果可为洞庭湖疫区疫情预报预防、血防查螺及水利灭螺等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4.
水利血防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富水下游干流一期工程的水利血防设计中,根据该工程范围内河道外滩的现状特点,结合非汛期富池大闸具有反向挡水的条件,确定河道外滩采用“抬洲降滩灭螺”、“控制水位灭螺”和“涵闸设沉螺池灭螺”的综合水利灭螺措施,从而在防止疫区钉螺孳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水利工程建设与血吸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凯平  徐陵琦 《人民长江》2009,40(15):101-104
洞庭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钉螺分布面积占我国有螺面积的1/2。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开展防治,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湖区水利建设,积极开展了水利工程措施防治血吸虫病。主要措施包括:高围垦种、封堵湖汊、硬化堤防、改造进螺涵闸等。 对洞庭湖区各种工程措施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进行了总结、评价,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水利血防的工程方法。另外,对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区钉螺滋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近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湖区钉螺滋生环境与以前预测性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水利血防工程是防治血吸虫病的良好手段,它是利用水利设施和防螺设施相结合的方式,来逐步压缩钉螺生存空间,以实现防螺和灭螺的目标。文章对永修县立新圩堤水利血防整治工程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立新圩堤水利血防工程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永修县立新圩堤水利血防整治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利血防工程措施是血吸虫病防治中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是通过水利措施和防螺设施,治理钉螺孳生环境,以达到防螺和灭螺的目的.水利血防工程可分为河道整治血防工程、堤防血防工程、涵闸血防工程、灌排渠系血防工程、饮水血防工程等.本文就以上水利血防工程及其措施在桐城市挂车河流域水利血防工程中统筹安排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委、省政府今年在血防工作中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将治虫同治山治水相结合,治病同治穷致富相结合,防治与科研相结合,发动群众再送“瘟神”取得新进展。江西省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严重疫区之一。全省有8个地(市)、35个县(市)、367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其中,鄱阳湖区和长江沿岸尤为严重。省水利厅狠抓水利工程灭螺工作。今年已投放150万元资金用于血防,重点抓了彭泽县太泊湖、余干县康山圩区农业开发。长江九江大堤、星子县苏家  相似文献   

9.
钱凯霞  宋红波  严浩 《人民长江》2013,44(10):113-115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水利血防规划内容是在2004~2008年和2009~2015年两期《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重点介绍了水利血防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及规划布局等。通过在血吸虫病防治区实施河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安全、灌区改造等防螺灭螺工程,有效抑制了钉螺的孳生、扩散,改善了疫区水环境,保障了疫区群众饮水安全,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堤防加固工程与血吸虫病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文 《人民长江》1998,29(11):32-34
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是湖南血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是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和调蓄长江洪水的大型湖泊,洞庭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水产基地。建国以来,湖区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湖区的防洪蓄洪能力有所提高。在实施洞庭湖大堤加高加固时,根据钉螺的生长特性和血吸虫病传播特点,因地制宜,改造地形,改变钉螺生长期的水情条件,形成不利于血吸虫病传播的外部条件,是达到消灭钉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有利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我国血防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长江中下游五省洲滩有钉螺分布的面积约28亿m~2,病人每年保持在100万左右,不仅一时治理不了,而且仍有可能出现继续蔓延之势。根据实验及论证结果,兴建三峡工程将为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带来有利影响。三峡水库的运行可以加强长江中下游的抗洪能力,使洲滩钉螺随洪水扩散的机会和数量减少,压缩洲滩有螺面积,并为综合开发利用洲滩创造条件。三峡库区所在地原无钉螺分布,研究证明,建库后库区出现钉螺孽生场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有利无弊,可以充分利用三峡建坝对灭螺和防病的有利因素,着手探讨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使消灭血吸虫病成为三峡工程的社会效益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湖南省洞庭湖区1994~2000年防洪治涝规划报告(近期治理第二期工程)》,内容包括规划缘由,防洪大堤加高加固,蓄洪堤垸安全建设,河道整治,城镇防洪,防汛通讯报警系统,治涝排渍和水利结合灭螺,并对工程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既是湖南省防汛抗洪的主战场,又是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重点疫区之一,血吸虫病的流行不仅给沅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还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提高沅江市居民生活及健康水平,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查螺灭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涵闸及渠道引水灭螺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钉螺的迁移和扩散,是造成血吸虫病蔓延、传播的主要途径.分析了钉螺的几何特征和生态特性,研究钉螺输移扩散特点和水动力特性,分析传统沉螺池和进口中层取水工程灭螺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新的沉螺池中层取水结构型式,针对钉螺借助于水流的3种扩散方式分别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通过4级拦漂措施,截断幼螺自身悬漂和成螺附着于漂浮物的水面输送扩散途径,通过3级消能降低流速使水中悬移方式扩散的钉螺自然下沉至沉螺池内,设置3道水中拦螺底槛拦截水底推移的钉螺.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钉螺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受长江中上游干流及洞庭湖流域季节性洪水影响,近年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渐趋频繁,湖区钉螺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迁移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相关关系,本文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作为疫区水情变化的表征指标,定量分析洞庭湖区钉螺面积变化与疫区水情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面积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扩散加速,急性感染明显增加,血防形势相当严峻。对此,提出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抑制钉螺孳生环境、修建沉螺池或拦螺设施等措施,阻止钉螺扩散,同时提出了“疫区优先治水,治水结合灭螺”的综合治理原则,并建议在疫区新建或加固改造水利工程时,必须将血防设施建设纳入项目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系统评价洞庭湖区已有水利血防工程不同工程措施的血防效果,分析其防控钉螺的机理,在洞庭湖区选择河道综合治理、涵闸防螺改造、灌溉渠道硬化护坡3类水利血防工程共12个试点进行研究。2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3个灌溉渠道硬化护坡工程和1个中层取水涵闸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好,钉螺分布面积和钉螺平均密度均下降了90%以上;其余3个河道、3个沉螺池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较差。河道与灌溉渠道工程灭螺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干扰钉螺生存、繁殖,进螺涵闸防螺改造工程主要是建立阻螺设施、阻止钉螺向垸内扩散。提出了从项目立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血防效果、经济社会效益等6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利血防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8.
论述我省近几年水利结合灭螺取得较大成绩的主要原因,指出水利在血防工作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9.
因行洪、引水使钉螺由垸外向垸内扩散是血吸虫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钉螺随水流扩散规律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极为重要。首先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侧堰分流的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钉螺随侧堰分流扩散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钉螺随水流扩散后并不是均匀分布在流场内,而是集中分布在侧堰附近上下游以及回流区域。这一结论为安全有效地灭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利血防工程是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水利血防技术导则》(简称导则),并针对水利血防技术中有关修建沉螺池,河堤、渠道硬化,暗渠(管)和开挖新渠,抬高或降低洲滩、封堵河道支流等工程建设,同时结合浙江省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有关防螺灭螺工程的应用范围、设计要求和技术规定等有关内容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