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乙酮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正丁烯法、正丁烷液相氧化法、丁二烯催化水解法、丁烯液相氧化法、异丁苯法、异丁醛异构化法和发酵法等十余种,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正丁烯法、正丁烷液相氧化法和异丁苯法3种。其中正丁烯两步法是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甲乙酮普遍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纳米氧化镁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合成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和液相法.液相法有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分别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展望未来纳米氧化镁合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汤国虎 《山西化工》2005,25(3):8-10
液相沉淀法是一种合成纳米粉体最为普遍的方法。介绍了液相沉淀法的三种方法: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对液相沉淀法合成纳米粉体的沉淀反应过程、洗涤过程、干燥过程以及煅烧过程等环节的控制方法及原理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4.
涂飞跃  李志光  李琼  罗磊 《化工时刊》2008,22(11):50-52
介绍了纳米TiO2材料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气相法等。液相法主要有水热法,钛醇盐水解法,W/O微乳法等,气相法主要有四氯化钛气相法,钛醇盐气相水解法,低压气体蒸发法等。液相法中的几种方法由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气相法反应速度快,过程易放大,容易实现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5.
液相合成纳米TiO2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液相法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各种方法,评述了液相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和液相一步合成法的制备工艺及特点,并指出液相一步合成法在常压低温下就能合成团聚小、单分散性好和光催化活性高的金红石相纳米TiO2粉体,此生产工艺由于省去了高温焙烧工序而最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对二甲苯液相氧化体系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运用于PX液相氧化体系反应物、产物及杂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极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相结合、气相色谱和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钒酸铋(BiVO4)黄色颜料是一种无毒、品质优良的新型无机颜料,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传统的合成方法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固相法在改变颜料品质方面受限制较多,而液相法则较少。近几年科研人员开发出的液相法有:液相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微波辅助加热法,微乳液法,络合法,包覆法等。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为有关人员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哲  郑彧  童亚琦  韦中华 《硅酸盐通报》2019,38(7):2104-2108
液相法制备的陶瓷粉体纯度、粒度、微观形貌可控,均匀性好,并且可实现颗粒在分子级别上的复合、均化,是陶瓷粉体合成及批量化生产的重要方法.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液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喷雾干燥法、喷雾热分解法等在陶瓷粉体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液相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黑磷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黑磷的应用仍受限于其制备方法及剥离方法。液相法是在液相条件下合成黑磷的方法,主要包括汞回流法、铋熔化法和溶剂热法。液相法可以一步制备出纳米黑磷,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性强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纳米黑磷的低成本、可控制备的方法。综述了液相法制备黑磷的研究现状,分析并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液相法制备出的黑磷存在晶型差、产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选择合适的溶剂、调控反应温度有望制备出新型结构的纳米黑磷基材料并提高黑磷的结晶性及产率,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实现原位掺杂或形成复合材料有望提升黑磷的稳定性,进而拓宽黑磷的应用领域并提升黑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于振  韩大维  张春荣 《化学与粘合》2011,33(2):70-72,78
1,4-萘醌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医药、农药和染料的合成,其合成方法主要是液相氧化法和气相氧化法,分别介绍了两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各自特点,其中液相氧化法工业化时间较长应用广泛;相对于液相氧化法,气相氧化法则是较新的合成方法,并有较多优点,寻求一种更适合的催化剂将是气相氧化法今后研究的重点.还介绍了两种实验室合成...  相似文献   

11.
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对木糖渣稀硫酸水解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水解还原糖产率的因素如固液比、硫酸浓度、时间和温度,得到了水解还原糖的较优条件是固液比为1:15(质量体积比),硫酸浓度为8%,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还原糖产率为45.6%。证明通过稀酸水解处理木糖渣是一条重要和环境友好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将对羟基苯甲酸(PHB)的乙酰化产物对乙酰氧基苯甲酸(PABA)引入聚酯(PET)分子主链结构中,成功制备出共聚酯 PET /60PABA,研究了聚合温度和催化剂浓度对共聚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X 射线衍射(XRD)、超导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偏光显微镜(POM)和毛细管流变仪等手段对共聚酯的分子结构与液晶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酯 PET /60PABA 几乎为完全无规共聚,熔融状态下具有向列型热致液晶聚合物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卧螺离心机在酒糟废液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酿酒行业每年要排出几千万吨高浓度酒糟废液。酒糟废液中的有机固形物含量高达5%-8%,每吨酒糟废液中残留有机物含量高达500kg以上,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和多种氨基酸。近20年来,国内酒精行业为选择酒糟废液分离设备进行过多种尝试,大型板框压滤机存在滤布再生困难,操作劳动强度大,常规作业费用高等问题;过滤式离心机存在物料易堵塞过滤介质,处理量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常规操作费用高等问题。因此,我们选用不同规格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用于酒糟废液分离,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溴代烷与对溴联苯的格氏试剂在FeCl3催化作用下偶联合成4-烷基联苯,然后碘代、氰解合成了三种4-烷基-4′-氰基联苯液晶化合物,总收率58.1%~63.4%,通过IR、1H NMR、元素分析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步骤少、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孙仁义 《化工学报》1996,47(4):401-409
测定了6个乙醇-水-1-1型电解质系统(LiCl、LiBr、NaBr、NaAc、KCl、KI)恒压(100.8kPa)条件下的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在Pierotti定标粒子溶液理论基础上提出非电解质浓度任意变化条件下含盐双液系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的计算方法.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方程计算,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等人建议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计算.对于乙醇-水极性混合溶剂系统,离子-中心分子的碰撞直径考虑离子溶剂化的影响,以离子的溶剂化系数为可调参数,拟合出混合溶剂的局部介电常数与乙醇摩尔分数的关联方程.预测结果表明,在很大液相浓度范围(X_1=0.143~0.700)内14个乙醇-水-1-1型电解质系统52个盐效应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76%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步法合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通过UV-vis、XRD、FT-IR和1H NMR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其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UV-vis检测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最大吸收为波长260.2 nm,为液相色谱检测纯度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XRD从晶胞参数、晶面指数等晶体学数据变换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晶体微观结构,完成了物相组成和结构的定性鉴定。FT-IR揭示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内部的化学键键型,为确定其分子结构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1H NMR检测,得到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上氢原子数目为20,分子中各个氢核对应所归属的吸收峰,与其分子式中的氢原子数目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三次交换液的透光与纯度,以木糖二阳液为原料,分别对四种不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MA5133、D296、KD890、D293进行评价实验,考察了料液温度、流速对交换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KD890是用于木糖净化最理想的三次离子交换树脂;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二阳液流经KD890树脂后,不仅交换量大,而且木糖异构化最小,纯度降低最少。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同时测定口腔护理用品中3种抗菌药物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后,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后进行HPLC检测。3种药物在2.0mg/L-1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0、40、100 mg/kg 3个浓度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7.2%-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8%-2.36%,检出限为2.5 mg/kg-5.0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量准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分子设计为指导,采用熔融缩聚,制备了一类热致液晶聚合物,并进行了基本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链的刚性,该聚合物不溶于常规有机溶剂;在三氟乙酸/对氯苯酚混合试剂中特性粘度为0.66dl/g;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向列相纹影织构;红外光谱中均出现各基团的特征峰;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变液体金属在NaOH溶液中所处的环境介质,利用石墨电极对其施加电场,研究了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界面电化学反应、氧化膜的产生、溶液中电润湿等动态过程。实验发现Wood合金液滴在阳极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膜会迅速减小表面张力并发生铺展,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会使带氧化膜的金属在3 s内恢复到原状,电毛细作用力使氧化膜破裂,各氧化物与NaOH反应产生Sn(OH)62-、SnO32-、SnO22-、PbO32-、Cd(OH)42-使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溶液中生成Bi2O3-Bi(OH)3白色共聚物。薄膜电介质层润湿和溶液中电润湿机理在本质上相同,表面张力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并发生明显的电润湿铺展过程,但由于金属液滴通过电化学反应所能吸附的OH-数量有限,润湿角存在饱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