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晓苏 《煤炭转化》2002,25(4):54-59
中国煤炭直接液化优选煤种划分为三组 ,计算出每一个优选煤种的镜质组 壳质组组分和惰质组的转化率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高限油收率和低限油收率 .低限油收率与镜质组 壳质组组分的质量分率大致呈现线性关系 .高限油收率和低限油收率之差与惰质组的质量分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煤炭直接液化高分散度固体酸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朱晓苏 《煤炭转化》2001,24(2):66-76
煤炭直接液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一般是沥青烯生成液化油的中间化学反应.根据煤炭直接液化油收率极限理论,新型催化剂研制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加快沥青烯生成液化油的反应速率,显著降低沥青烯的产率,获得接近高限油收率的试验油收率.首次确定了Fe2O3催化剂研制的重点必须放在表面酸性上.应用沉淀法制备Fe2O3超微颗粒催化剂,晶粒尺寸在72nm~81.3nm.通过化学计算,首次证明了液相沉淀反应体系的pH值与Fe^3 浓度对数lg[Fe^3 ]成线性关系,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法(TPD)测定了催化剂酸性。  相似文献   

3.
煤炭直接液化高分散度固体酸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晓苏 《煤炭转化》2001,24(3):66-76
煤炭直接液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一般是沥青烯生成液化油的中间化学反应。根据煤炭直接液化油收率极限理论,新型催化剂研制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加快沥青烯生成液化油的反应速率,显著降低沥青烯的生产率,获得接近高限油收率的试验油收率,首次确定了Fe2O3催化剂研制的重点必须放在表面酸性上。应用沉淀法制备Fe2O3超微颗粒催化剂,晶粒尺寸在72nm-81.3nm。通过化学计算,首次证明了液相沉淀反应体系的pH值与Fe^3 浓度对数lg[Fe^3 ]成线性关系。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法(TPD)测定了催化剂酸性。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神东煤直接液化的催化活性.主要研究了催化剂粒度等因素对直接液化反应的影响,并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863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催化剂粒径变小,煤液化的转化率和油产率增加;中间产物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组分产率基本不变,气产率和氢耗率降低.与863铁基催化剂相比,小于74μm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效果要优于后者.该催化剂中含有一定镍,镍的强加氢作用使得煤液化反应转化率和油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神东煤直接液化的催化活性,主要考察了催化剂粒度等因素对直接液化反应的影响,并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863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催化剂粒径变小,煤液化的转化率和油产率增加;中间产物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组分产率基本不变,气产率和氢耗率降低.与863铁基催化剂相比,小于74μm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要优于后者.该催化剂中含有一定的镍,镍的强加氢作用使得煤液化反应转化率增加,油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高分散度固体酸催化剂的液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制的高分散度固体酸催化剂应用于神华上湾3层煤液化试验。物料平衡在102%-106%,灰平衡在80%-82%。1^#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获得了接近高限油收率的试验油收率。酸强度很高的Broensted酸性中心数量是显著提高液化油收率的主要固体酸。高压釜液化试验的物理升温阶段与物理-化学升温阶段分界点对应的温度,就是加氢液化反应的起始温度,首次建立了通过确定加氢液化反应起始温度来识别催化剂活性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煤炭直接液化油中含有种类丰富且数量可观的酚类化合物,研究影响酚类含量和组成的因素,对于深入研究煤液化产物中酚类化合物的生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考察了煤液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催化剂及添加高分油三种工艺条件对煤液化油(41℃~220℃)中酚类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催化剂加入都能增加煤液化油中总粗酚产率,而添加高分油方式则不太明显;另外,升高反应温度和添加高分油两种方式可以促进高级酚类中间体发生裂解、脱烷基及脱羟基等二次反应向生成分子量更小、结构更简单的低级酚类进行转化,而通过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抑制部分高级酚类向低级酚类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煤液化可以分成两个重要步骤,第一步是煤结构单元中连接部分的热分解,并接着反应碎片被供氢溶剂所稳定;第二步是所谓沥青烯结构的加氢裂解。因此,煤液化油的收率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条件、催化剂和进料煤。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几个正在开发过程(SRC-Ⅰ,SRC-Ⅱ,EDS,H-Coal和Synthoil)的煤液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发表的神华烟煤间歇高压釜液化反应实验数据,将煤液化反应分为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反应模型.通过使用BFGS变尺度优化算法,获得了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液化反应升温阶段即液化初期,油和气体主要是由煤直接反应得到的,而非由前沥青烯与沥青烯二次转化而来的.在恒温阶段初期,易反应组分C1主要转化成前沥青烯与沥青烯,在恒温阶段后期,油和气主要是由前沥青烯与沥青烯转化而来.两阶段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04%,3.37%,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假设在恒温阶段开始时煤中难反应组分C2部分归为活性较高的易反应组分C1,这使得优化拟合效果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疆淖毛湖煤直接液化反应特性和产品分布规律,在0.5 L间歇式高压釜中,以四氢萘为溶剂,纳米氧化铁为催化剂及S为助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条件对煤转化率和液化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淖毛湖煤易液化,在反应器温度刚加热到425℃时,煤转化率和液化油收率已分别达到96.6%、56.68%;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煤转化率、氢耗、气体产率、油收率逐渐增加,而沥青类物质产率下降,水产率基本保持不变;当反应温度进一步增加以及反应时间继续延长,轻质油将会发生裂解,导致气体产率进一步增加,而油收率有所降低。当反应温度为455℃、反应时间为80 min时,煤转化率达到99.6%,油、沥青和气体收率分别为73.42%、1.64%、16.61%,氢耗为4.85%。基于液化试验结果,建立了5集总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优化算法获得动力学模型参数,煤转化率、沥青类物质和油气收率的模拟值和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5%、1.0%、8.0%。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褐煤温和加氢液化联产高附加值酚类化学品,研制了1种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可以弥补反应条件缓和带来的褐煤大分子结构单元桥健断裂的裂解性能不足,进行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物性表征和活性评价,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对褐煤温和加氢液化性能和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固体酸催化剂用于褐煤温和加氢液化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液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粒径减小,出现了强酸中心,在430℃和15 MPa反应条件下,转化率和油产率与传统液化相当,低级酚产率增加了1.5%,气产率降低近4%,这种固体酸催化剂有利于实现褐煤加氢液化的节能减排增效和产品结构优化,是一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煤直接加氢液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BCL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针对褐煤开发并经过了工业性试验结果(PP)验证的褐煤液化工艺,是先进成熟的直接液化工艺之一。改进的BCL工艺,由于采用了多级反应模式、双组分煤浆溶剂、高效催化剂、在线加氢等技术,使工艺的油收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煤炭液化工艺技术已发展成熟,投入商业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煤炭液化前景看好;甘肃省适宜液化的煤炭资源较丰富,大有煤与天祝煤配煤液化油产率极高,进行产业化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不同煤种配煤直接液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万喜  刘兵元  李苹 《煤化工》2004,32(2):10-15
介绍了不同煤种配煤直接液化试验研究成果;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配煤液化反应过程中,两种煤中间物沥青质产生与转化为油的速率不同,催化剂效用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液化油产率;试验证明,大有高硫褐煤与天祝气煤配合,其直接液化油产率比两种单煤的液化油产率提高了2%以上,可达到69.66%,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疆黑山煤直接液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实施新疆煤炭转化战略,对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州托克逊县的黑山煤进行了煤直接加氢液化研究,分别在0.5 L的高压釜和0.12 t/d的连续装置上进行了直接液化实验.结果表明,黑山煤具有良好的液化性能和优异的成浆性能,在可输送的黏度范围内可制得浓度高达50%的油煤浆,且能长周期稳定运转并取得较高的油收率和较低的气产率.高浓度煤浆的稳定输送特性可大大提高煤液化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semi-batch reactor equipped with a consecutive sampling device,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catalysts and vehicles in the coal liquefac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vehicl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during preheating, unlike a catalyst which is not effective at this stage. A catalyst is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liquefaction under reaction conditions of 450°C and ≈ 20 MPa than is a vehicle. A vehicle higher in hydrogen donation increases the yield of oil even if a catalyst is present, providing a multiplier eff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process, therefore, selection of a vehicle is as important as that of a catalyst.  相似文献   

17.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立明  高俊文  张勇 《工业催化》2006,14(11):17-22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液化制油技术是缓解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原油供应不足的措施。煤液化工艺的各种催化剂中,铁基催化剂以其高效、廉价及低污染而倍受青睐。非铁系催化剂有Sn和Zn水溶液、含碘的煤液化催化剂、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Cr-Mo-Ⅷ族的加氢催化液化催化和硫转移剂等。概述了近年来煤液化技术在铁系催化剂研究、回收利用、制备工艺和预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煤液化催化反应器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