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渭河下游为例,本文从河相关系、河道摆荡、冲淤演变以及洪水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潼关高程变化及其对渭河下游防洪形势的影响。分析表明,潼关高程抬高和降低时,渭河下游河道分别趋势性地向窄深方向和宽浅方向变化;上游来水的脉动流量可使渭河下游河道每年平均移动120~400 m;因潼关高程抬升,渭河下游还有一定量的淤积;现有潼关高程下降2 m并稳定,渭河下游河道比降和主槽过流面积均有所增加,平滩流量增加,中小洪水防洪压力减小,但大洪水威胁依然存在。认清渭河下游河床演变态势,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降低潼关高程,稳定与整治河道,加强堤防建设,提高防洪能力,是渭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渭河下游河势演变对防洪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渭河下游近期洪水特性为洪水流量小,含沙量高,水位高,灾情大,损失严重。渭河下游近期河势变化剧烈,主流摆动幅度大,畸形河弯增多,小流量漫滩现象严重。河道严重萎缩是渭河下游河势变化的的主要原因。渭河下游河势变化使发生横河、斜河和滚河的几率增加,治理难度增大;河道整治工程着流率大幅度降低。针对渭河下游河势演变情况,应加强河势演变研究,合理规划布置河道整治工程;充分发挥临时抢险工程作用;积极推进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渭河下游自成阳铁路桥至潼关河口,全长208公里,是受三门峡水库回水影响的特殊河道。经30年治理,渭河下游防洪体系中的河道整治已初具规模,有效地发挥了定槽、固滩、保堤的显著效益。整治概况与效果三门峡建库后,引起渭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比降迅速变缓,主流摆动频繁,崩滩塌岸加剧。为减轻三门峡水库的不利影响,保护沿河群众利益和防洪安全,从1964年开始进行渭河下游河道整治。截止  相似文献   

4.
调查渭河下游公庄段河道整治情况,对近几年公庄河段河势变化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修订、优化调整治导线,掀起新一轮河道整治,开展渭河下游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布设新工程,改造老工程,确保主槽稳定和行洪畅通。上延公庄防护工程,确保堤防不决口,保证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梁林江  袁峥  雷文青 《人民黄河》2012,34(12):15-17
2011年9月渭河下游发生了30 a来的最大洪水,其特点是洪量较大、含沙量小、洪峰传播历时长、临潼—渭南河段水位较高、洪峰持续时间较长、洪灾较小等。分析了洪灾较小的主要原因:2003年洪水后渭河下游河槽过洪能力加大,潼关高程降低,河口出流较原来更加顺畅,近年来渭河下游河道堤防及河道工程得到加固等。建议:加快渭河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渭河下游堤防工程防洪能力,清淤疏浚以提高渭河下游河道过洪能力;采取各种综合措施降低潼关高程,进一步畅通流路;对南山支流进行归并治理,在减轻洪涝灾害的同时变害为利;加强防洪抢险非工程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渭河下游治理概况 建库前渭河在渭南以下一直是地下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河道,略呈冲淤平衡,所以沿河两岸未设防洪大堤,除个别渡口及少量临近铁路河段修有护岸工程外,也未发现专门的河道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7.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目前防洪工程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且随着渭河泥沙不断淤积,"悬河"态势继续加剧,防洪压力变得十分严峻,是陕西乃至全国的防汛重点河流。在针对渭河防洪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堤防、河道整治、防洪水库、分滞洪区、清淤疏浚等工程为主体的高标准渭河防洪工程体系,全面实现安澜渭河。  相似文献   

8.
河道整治规划治导线是修建河道整治工程的依据,渭河下游开展以防洪安全为目的的河道整治40多年来,于20世纪70、80和90年代进行了治导线规划与修订,并得到批准和实施.文章总结了三次河道整治治导线规划与修订的原则、参数选定,阐述了不同年代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的继承和完善,对比分析了治导线基本流路、整治流量、河宽等要素的变化,总结了治导线规划与修订的经验,对进一步修订渭河治导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1渭河下游堤防情况渭河综合整治后,渭河下游现有干流防洪大堤265.42km(左岸138.32 km,右岸127.10km)。其中西安城区段堤防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洪水,渭南城区段堤防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其余为5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堤顶宽度均为20~50m。目前,渭河综合整治堤防主体工程除部分支流河口交通桥外,堤防加宽加高土方工程全面完工,多数堤防路面已经硬化,河道防洪能力显著提高。2近年来河道水沙及冲淤情况2.1近年来河道水沙情况2003年以来,渭河下游咸阳至临潼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苏村工程出险情况,分析该河段河势变化情况,结合今年的防汛形势,为保证河道行洪畅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生产安全,提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汛前准备工作,修复加固2#坝,新建1#坝,续建上延5座坝,确保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针对渭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本身的局限性,建议加强渭河下游水沙关系和河势变化研究,修正治导线,高质量编制河道整治规划,实施新一轮河道整治工程,确保渭河流域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对黄河下游宽河道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采取“宽河固堤,窄河弱防,整治中水河槽”方略治理黄河下游宽河道,在强力推进标准化堤防和完善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前提下,进一步缩窄河道,修建抵御8000m^3/s流量的滩区堤防;利用模型试验、移动组合式导流坝和超低潜坝技术,探索和进行小水河槽整治,提高滩区安全保障能力和控导工程对于中、小水的约束与控制作用,提高中、小水流的河道输沙能力,构建以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为主体的排洪输沙体系,实现黄河下游河道的长期相对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13.
渭河下游近期河道萎缩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近十多年来 ,由于潼关高程居高不下和渭河下游来水来沙减少 ,渭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明显的萎缩 ,出现了“小流量 ,高水位 ,大灾害”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渭河下游淤积速率增加 ,主槽束窄 ,过流能力显著降低 ,同流量水位升高 ,洪水传播时间延长 ,河势不稳 ,主流摆动增强 ,塌岸严重 ,支流口门淤堵 ,防洪形势十分严峻。作者在分析上述现象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降低潼关高程 ,渭河下游河道整治 ,北洛河尾闾改道 ,黄、渭汇流区治理 ,泾河东庄水库调水调沙运用 ,跨流域调水等渭河下游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堤防工程的功能除防御洪水外,在洪水风险管理方面将逐渐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堤防信息管理系统是今后堤防管理重要的设施,是水利信息网络的基本建设,是江河防洪减灾指挥和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之一。我们选择长江上游险工段岷江金马河段堤防为样本,引入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河道堤防信息的特点及水利部门应用和管理的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开发研制岷江金马河堤防管理信息系统,以期为我国堤防管理专业软件集成化积累经验。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多目标的特点,可以为堤防工程管理、防洪防汛指挥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黄渭洛河汇流区河势演变及其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以来黄渭洛河汇流区河势恶化 ,其表现是黄河西摆、河床展宽 ,渭河口上提 ,汇流区水流散乱。这些不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潼关高程抬升和不合理的河道工程布设引起的。同时由于汇流区河势的不利变化减弱了黄渭河泄洪输沙能力 ,又不利于潼关高程的冲刷下降。作者针对渭河下游及黄渭洛河汇流区泥沙发展及河势变化 ,提出合理的潼关高程为 32 5m以下 ,为稳定汇流区河势 ,改善汇流区河道条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小浪底水利工程的投入运用和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逐步完善,以往笼统地将黄河下游滩区作为行洪河道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黄河下游滩区按其功能分为3类进行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即:Ⅰ类为行洪区、Ⅱ类为行滞洪区、Ⅲ类为集中居住区。为做好滩区的分类管理,现阶段应重点研究滩区的分类试点、滩区的补偿政策以及生产堤建设标准与管理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1年9月渭河中下游秋淋降雨及洪水过程的分析表明:"11.9"洪水渭河下游呈现出洪水位高、持续时间长、洪峰沿程削减小以及临潼~华县区间洪水演进缓慢等特点,从洪水过程河道冲淤、河势变化及洪水灾害等方面探讨了洪水对渭河下游河道的影响,提出了复核保证流量与提高控导工程标准等防洪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渭河“2003”洪水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渭河洪水灾害的成因,从洪水演进特性、河道冲淤调整与潼关高程变化、防洪工程设施与河道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结合对渭河下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渭河下游从根本上减轻洪水灾害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修建的生产堤,对保护滩区农业生产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生产堤的存在,缩窄了河道的过洪断面,削弱了河道滞洪排洪能力,使同流量洪水水位抬高,洪峰流量沿程衰减量变小,洪水传播的时间缩短,严重影响了下游水文报的精度,给防洪决策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彻底破除黄河下游滩区存在的生产堤。  相似文献   

20.
目前,黄河下游洪水威胁依然是国家的心腹之患,中下游干流河段及主要支流防洪工程还不完善,洪水灾害时有发生。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黄河防洪减淤的总体布局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干支流水库的基础上,继续兴建中游干流古贤、碛口水库,支流沁河河口村水库;根据水沙条件的变化,长期不懈地进行下游堤防加高加固、河道整治、挖河固堤等下排工程建设,排洪排沙入海,保证设防标准内的防洪安全,重点进行东平湖滞洪区建设,长期开展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黄河下游的主要治理措施是堤防加固,河道整治,东平湖滞洪区加固,滩区安全建设,挖河固堤,河口治理以及古贤,河口村水库建设,上中游干流河段和主要支流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堤防,河道整治或防冲护岸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